swf1945qd 发表于 2010-11-22 13:03:44

【2013年英国的风力发电能力、风电项目数量都将出现大幅下降,海上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下降幅度更将达到93%。英国的风电产业,特别是海上风电发展将出现缩水。】——
我觉得是经济问题,而不是技术上的难题。海风电更是如此,成本更高。当然也有投资的问题,资金还困扰着英国经济。——我的猜想啊!
   【瑞典瀑布能源公司今年10月就表示,因为接入电网的存在安全问题】——这就是量的问题了,比重大了,电网被“气象”绑架,大风一停负荷急剧变化,也不是技术问题。
【 资金也是影响英国海上风电发展的一个因素。目前只有10到14家银行愿意为英国海上风电项目提供贷款,而2008年前有40家愿意这样做,并且目前每家银行提供的贷款量都是之前的一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能源业务负责人安迪?考克斯说:“现在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争取信贷委员会的信任,他们普遍对这些项目面临的风险有所顾虑。海上风电项目的巨大资金缺口正逐渐呈现出来】——资金,资金,还是资金。
【 英国政府表示,在11月出台规划,整顿能源市场,使其能够更好地吸引诸如巨型海上风电场这样的低碳项目投资。另有中东投资商,如马斯达基金,目前也在与资金短缺的电力企业进行商谈,打算做进一步的投资。】——说明是英国国内的资金短缺
      我认为这是高速发展后的“调整”,不是技术而是经济因素所致。
谢谢!

yangxiaohui_09 发表于 2010-11-22 13:40:03

我感觉很好,有发展的空间,建议楼主去推行

swf1945qd 发表于 2010-11-22 19:26:33

谢谢你的支持!
可是海发电尚属“待开发”之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况人已老矣!
现在就算为海发电做做普及工作吧!
说不定会有高人出现,接手去开发。

一只想飞的猫 发表于 2010-11-22 22:35:05

       还是技术上有缺陷的问题:现有的技术1/不能提供稳定的电源,即不能通过现在的技术解决风能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缺陷;2/性价比过低,即现在的技术花的钱多而只能得到较少的收益。我一直主张,新能源一定要放到市场里比较才有价值,而对新能源的支持一定要放到源头,即放到研究上,而不是放到使用上,只有这样新能源才有替代旧能源的可能性。这个主张现在开始在欧美国家渐渐成为主流意识了,而在中国仍然没有被接受,原因是有权势的利益集团仍然能够轻易的获得政府的补贴,对费时费力的创新毫无兴趣。您说,这是经济问题吗?从根本上讲,甚至不算技术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了。我看,到政府没钱玩下去了,中国的风电才会从“疯中”平静下来。

lvtengteng 发表于 2010-11-22 22:40:34

此技术的关键是叶轮机导叶可以(自调)以轴反复转动一个角度。而且是自动的,不需外力

swf1945qd 发表于 2010-11-23 09:16:54

lvtengteng 发表于 2010-11-22 22: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此技术的关键是叶轮机导叶可以(自调)以轴反复转动一个角度。而且是自动的,不需外力

就是,就是,您说的很对,且无功的“波高”损失很小(这一点就是秘密了),在小浪中也可以发电。呵呵!
谢谢你的评价。:D

纵横飞度 发表于 2011-3-26 10:05:06

新东西还没见过!!等待观察

纵横飞度 发表于 2011-3-26 10:39:20

回复 198768lilu 的帖子

新东西还没见过!!等待观察

swf1945qd 发表于 2011-3-26 17:45:45

这是我的第一个专利,是小发电项目。第二个海发电的专利,有较大的突破,实现了深海海浪波能发电的大型化。
请看本人的博客:http://blog.tech110.net/?14490
和本社区的帖子: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6972

swf1945qd 发表于 2011-5-15 21:33:52

本帖最后由 swf1945qd 于 2011-5-15 21:36 编辑

本人第二个海发电的专利,有较大的突破,实现了深海海浪波能发电的大型化。
请看本人的博客:http://blog.tech110.net/?14490
和本社区的帖子: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6972

经济效益预测:发电成本=0.12元/度

下面以10台发电单元组成的海上发电场为例预测{每台发电单元由四个叶轮机(4+1个浮体)构成},估算结果总装机容量年平均约3956KW/海上发电场。(注:所取数值为假设,结果仅供参考!)
1、   参数设定:(说明:所设参数主观上是较保守,尽量选用低数值,如有出入,试验后可以修正,并得出较准确的单台发电功率。)
1.1   设备参数:设海面上“蜘蛛型”平台对角线中心距约100米,海面下中央浮体半径及与叶机轮的间隙合计约10米;叶轮机半径约40米,叶轮机浮体半径及与叶轮间隙合计约10米;4台叶轮机上的几千个“小导叶”合计面积占叶轮机导叶覆盖海浪总面积的20%,即有效导叶分布密度为20%。
1.2   计算参数:设叶轮机综合能量转换效率系数按10%计算。包括:
导叶夹角形成海浪浪高的虚动损失;导叶夹角形成后转换为水平投影的面积损失;海水与各个表面摩擦造成的总能量损失;两级传动增速过程的效率损失;发电过程的效率损失;直流发电输出的“频变”损失;输变电、蓄能等工艺转换效率损失;以及海浪释放能量后的“浪高”衰减等能量损失。
1.3   设发电海区“年平均”海浪能按0.8KW/平米计算。
2、计算:(注:以下为理论推算,有待验证。)
2.1海上发电场功率计算公式:10×单台(发电单元)发电功率=10×4台叶轮机覆盖海浪的总面积×有效导叶分布密度×每平米海浪具有的能量×综合转换效率。
单台发电单元中4台叶轮机导叶有效做功的总面积=叶轮机个数×(叶轮机覆盖海浪的面积-叶轮机浮体截面积-叶轮与浮体的间隙面积)
=4×3.14(402-102)=18840平米
2.2发电功率计算结果:由4台叶轮机构成的发电单元年平均发电功率约376.8KW/发电单元。若以10个发电单元集成布阵的“海上发电场”为例,总装机容量年平均约3768KW/海上发电场。
计算:10×单台发电单元功率=10×18840平米×20%×1KW/平米×10%=3768KW
3、成本核算(估算):下面以10台发电单元组成的海上发电场为例估算成本,估算结果约为元/度 。
3.1总投入:4298万元。其中:
3.1.1 装机容量10台发电单元共投入11台,其中为保养、维修替换备用设备,共投入:合计11×250万元/台=2750万元。
3.1.2 折旧10年,残值20%约550万元。
3.1.3 配套设施合计投入:约1088万元。其中包括:
*   陆上机房100平米建筑投入:约50万元。
*   海水淡化设备一套投入:约60万元。
*   输电配套主海缆4000米投入:约为1000万,
*   制氢设备投入:约250万。
*   设备10年的折旧约20%,约250万。
3.1.4 10年运行费用合计1050万元。其中:
*   无故障运行、检修期为2年共检修5次,每次约10万元。11台10年共检修55次,10年合计:10万元/次×5次/台×11台=550万元
*   运转人工费、管理费、杂费等(三人)10年合计小于500万。
3.1.6 10年合计投入:3.1.1-3.1.2+3.1.3+3.1.4
=2750-550+1088+1050
=4298万元
3.2产出合计:
3.2.1 10台发电量:10年×3768KW×360天/年×24小时/天=32556万度。
3.2.2 副产品(淡水和液氢)计算产值10年保守估计增值约200万。
3.2.3 每度电成本约:(投入-副产品增值)/10年发电量
                  =(4298-200)/32556
                  =0.12元/度
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查看完整版本: 高手们评一评这个海水波能发电的专利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