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nqy
发表于 2010-5-13 13:49:11
学习并了解!大侠通过计算后,在具体某个模型下能发出多少电?
突入和产出如是怎样呢?
swf1945qd
发表于 2010-5-13 16:56:51
请看我的博客http://blog.tech110.net/?14490/
已有高人计算了,请看:
2010-03-11发贴
该叶轮通过控制最高效率37。5%,通常为12。5%,该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垂直轴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但得不到权威的认可,道路还很漫长。望楼主努力。
2010-05-13
宋氏海浪叶轮与现有风能叶轮比较:
1]稳定性高。
2]单位面积能量大。现有风能叶轮200W/每平方米,宋氏海浪叶轮按1米浪高20%效率计算,也有 1200W/每平方米,提高了6倍。
3]宋氏海电投资小,仅有现有风电36%。
因此,希望发明人提供相关有力的科学证据与当地政府部门联系,层层上报,只有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这个发明项目才能发掘。
至今我们互不认识,可不是吹捧啊!
swf1945qd
发表于 2010-5-13 17:42:37
【突入和产出如是怎样呢?】——回复如下:
1、投入的问题,由于本技术还在初期阶段,还在申请专利阶段。故,尚无具体的实验数据。
但是您可以根据经验估算出成本。以一个标准化的“发电单元”为例:直径5-6米为宜。
1.1 由于其结构及其简单,接触海水的部件只有“碳钢件”和“玻璃钢件”和自调的叶片转动有的“轴套”。
1.2 加工工艺较高的只有两个焊接的“子弹型”的“浮体”互对为一个“梭”型,其中一个内设“发电机”——不接触海水。
1.3 还有固定在“浮体”上或锚定海底的设施。
1.4 还得增加“30%”的试制费和“30%”不可预见的费用。
2、产出的问题:
按保守的计算,六翼的水轮机,在我国的水域里(年平均2M的浪高)最好设置1-2KW的发电机是保守的。(这一切都是没有实验依据的)你们自己算吧!
有问题在线答复。谢谢!
佳木斯abc
发表于 2010-5-14 09:24:20
回复 33# swf1945qd 这种专利国外很多,并且已经有做成产品应用的了,
wuhui148
发表于 2010-5-14 16:02:29
很好的想法,希望能实现。支持!
swf1945qd
发表于 2010-5-14 16:55:43
回复swf1945qd 这种专利国外很多,并且已经有做成产品应用的了,
佳木斯abc 发表于 2010-5-14 09:24 http://bbs.cmiw.cn/images/common/back.gif
发此贴的目的就是如此:一个老头的视野和思路究竟有限,晒一晒,大家评一评就不会“碰壁”了。
谢谢你的提示。
另外,如果可能您能否发个介绍、照片或网址给我呢?将不胜感激!
再一次谢谢了!
swf1945qd
发表于 2010-5-14 16:58:09
很好的想法,希望能实现。支持!
wuhui148 发表于 2010-5-14 16:02 http://bbs.cmiw.cn/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支持,希望多提意见和看法,谢谢了!
swf1945qd
发表于 2010-5-20 16:46:56
我手工做了一个模型“叶轮机”,用自行车“辐条”、泡沫板和纸片为材料做的,直径约40CM。我手持在空气中左右晃动,模型就可以向一个方向转起来。
水的密度约是空气的200多倍啊!所以在水中是毫无怀疑的——这有点像小时候玩的纸风车,向前一跑,就转。只不过现在是站原地不动,以身体为轴心,手臂为半径,反复在空气中往返“画半圆”,模型就转了。
哈哈!成功了。
swf1945qd
发表于 2010-5-28 09:08:28
美好的未来——美丽的远景图画,几千亿的市场,哇!这不是理论
注意——前提是:
假设本技术“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实验成功——这是假设,那么如下的预测将是可能的。下面我画两个好大的好大的“图画”。
第一幅:
远处的海景:隐约有一个小海岛时隐时现,这个小岛上有一个小渔村,村里有一个小冷藏厂和一个小维修厂,还有一个海水淡化厂和一个小小的码头......。
—— 在距离一些“孤岛”大约2海里浩瀚的海面上、在离航运路线5海里远处、年平均浪高2.5M左右(我国大陆架基本就是)、每年大约会有5-8次台风经过大约10平方公里的海区上星罗棋布这接近1000个白点,在风浪中起伏摇晃,在最外的一圈的白点上面都插有一面小旗,顶部一盏雾灯一闪一闪。这就是布置在我国东海和黄海的某一些“海浪波能发电场”。
一个白点就是一个发电为2——5KW的“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风浪大发电就多,但台风并不会再增加多少发电量。
如果按年平均发电3KW计算,这个电站的年发电量就是:1000*24小时/天*365天/年*3KW/小时=2628万度电。
这一些电可供应岛上生活和生产用电。
随着风浪的大小变化,在大风浪的天气里或者夜里会发出多余的电。那么,一部分就增加冷库里“制冷机组”的出冰量和加快海水淡化厂的出水量,另一部分则为蓄电池组充电,用于调节供(发)电低谷时的用电量。
这样的海岛变成了“世外桃源”了,是真正的“蓬莱仙岛”,是生态之岛、绿色之岛。
第二幅:
也是远景——在浩瀚的海面上、孤零零地有两座钻井平台,每座平台不远处还有一座海上储油库,几个“堡垒”似的油罐扣在平台上。偶尔有时还可以看到一艘油驳船停靠在装油。
就在每组钻井平台和储油平台的一侧,都布置下一个 1-2KKW的和上面介绍一样的本技术——“海上海浪波能发电场”,供应着工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用电。
随着风浪的大小变化,在大风浪的天气里发出多余的电,仍然用增加冷库和淡化厂的产量来调剂。但是备用的大型柴油机组还得随时保持完好,随时准备着为发电低谷时补充供电量。
这个景象描绘出用身边的可再生和纯绿色的能源——海洋波能,生产着“珍贵”的石油。而又节约了大量的产品柴油,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这一切都市“海市哲楼”,要想变为“人间仙境”还需:
第一步:等待本技术的专利批复。
第二部:有了专利,有了钱,有了政府支持;在样机成功的基础上,标准化系列化批量生产;
第三部:推广使用——又难又不难,没办法说了......。
喜之乐之:这是一个【几千亿的市场】,好大啊!
悲之泣之:到时一个小小老头,心有余而力不足矣!
swf1945qd
发表于 2010-5-29 21:46:05
以下是:设置在在6米以上水深的海域,附着固定在主体物上安装发电的本技术产品——“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一台机组和系统的成本估算。
一、名词解释:
1、 海域水深:要求大于6米水深以上,且越深越好。
2、 附着固定安装形式:就是本技术产品——“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不是在海面独立的安装形式,而是必须附着固定于主体物周围的安装形式。
这样就节省了海底锚定设施,缩小了导流罩体积和浮力。
简化的结构,估算成本不确定因素也少,当然成本也低。
3、附着物包括:钻井平台(固定式)、海洋风力发电立柱(固定式)、大型深海养殖平台(浮式)、固定式海上航标灯等一切大型海上建筑或平台设施。
4、 单个机组成本估算主要包括:水轮机总成、发电机总成、上导流浮体总成、下导流浮体总成、附着支架总成、海缆及共用部分分摊的缆线及自动控制系统(包括陆上部分)、海上控制平台(若有的话)等项目的成本估算。
5、 “系统”估算是指各个单元汇总后的所有共用的设备设施,按总台数费用分摊的项目,主要包括:
汇总后缆线、中央自动控制室及设备、小维修厂、备品配件及库存等项分应摊费用的估算。
二、单个机组各部分的构成、规格和参数:本技术样机暂定为直径6米,六翼,叶片翼面积(1.5*0.4*6)=3.6M2
1、 水轮机总成:由6片叶片组成、水轮机机体、水轮机主轴构成。其中:
1.1 叶片总成:共6套,每套主要由——碳钢材质空心的叶轮轴(表面用防腐涂料涂覆处理)、碳钢材质的限位器、4MM厚纯钛板叶片和“聚四氟乙烯”轴封构成,
1.2 水轮机体总成的构成:Φ3000MM*300MM,10MM碳钢板焊接。
1.3 水轮机主轴总成的构成:碳钢材质Φ120MM、2套轴承和轴封等。
2、 发电机总成的构成:6KW风力发电机和外壳。
3、 上导流浮体总成的构成:Φ3000MM*6000MM(无人孔),10MM碳钢板焊接。
4、 下导流浮体总成的构成:Φ3000MM*4000MM(有人孔),10MM碳钢板焊接。
5、 附着支架总成的构成:Φ125MM碳钢,壁后6MM圆管焊接。
6、 海缆及共用部分分摊的缆线及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路上部分)的构成:3KW容量直流海缆及信号海缆若干。
7、 海上控制平台的构成:若设置的话,项目的成本估算平摊。
8、 海上控制平台以后的整个“系统”的构成:是指各个发电单元,集中汇总后的所有共用的设备和设施。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