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设计经验,设计产品也错误百出
最近应朋友邀请,帮忙完善一款开发了近5年的机械产品。几个月下来,感慨万千。该款产品的主任设计师是在同行业有近40年的设计经验的老工程师,而且设计开发团队中还有好几个行业专家。但该款产品一直毛病百出,市场接受度低。
说实在的,我本人对该款机器的行业并不熟悉,是第一次接触该行业。接手该机器图纸后,发现确实问题很多,而且很多地方都犯的是非常低级的错误。再次体会到了,什么叫"隔行如隔山”?什么叫“近亲繁殖”?什么叫“理论和实践必须相结合”?
由于对该机器所在行业不熟悉,所以,一开始工作进展得寸步难行,只好从最基本的概念入手,了解该行业的发展历史,该行业的主要生产厂家和产品,行业存在的发展瓶颈……
但即使对行业非常熟悉的老工程师,在设计时却每每犯下各种低级错误,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该工程师的学习能力还是比较欠缺,很多市场上已经成熟的零部件产品在设计时都选型或应用错误。而这些错误,开发团队里的其他几个专家也视而不见,因为大家都只是该机器行业里的专家,而不是这些零部件产品领域的专家。“近亲繁殖”问题在这个开发团队里表现得非常明显。
就“近亲繁殖”问题,两月前参观了上海附近的一家机器制造公司,发现从老板到下面的所有设计人员,都是同一个大学同一个导师教出来的。可以肯定地讲,这家公司前景堪忧,事实也是如此。可以肯定地讲,每个人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有盲点的,要克服这些盲点,必须引入外系统的知识和经验。
说到“理论和实践必须相结合”,问题就更多了,例如,理论上齿轮中心采用两个滚针轴承是不会有多大问题的,但实际上产生一大堆的问题,例如滚针轴承的安装孔公差选错了,导致间隙不合适,齿轮轴径也选小了,而且安装时很难保证轴间的平行,钳工装配时也采取了一些不正确的手段,最后导致机器在该处噪音奇大。最后怀疑是齿轮的问题(其实一点问题都没有),采用研磨膏直接在机器上研磨,把机器搞得惨不忍睹。就本人参与设计过的产品来说,类似的问题,在一台设计不合理的机器上应该是数不胜数的,理论很重要,经验也很重要。我见过的中国机械设计师,大多确实还只停留在简单copy的水平,而一个优秀的设计,每一个数据都应该是有据可查可证的。
个人认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谦虚的态度,饱满的学习热情,紧跟市场的发展步伐,在不断提升理论水平的同时,应大量大范围地积累实践经验。
这就是国情,越是老资格的越不能说,说了他就跟你急,错了他也不会承认。其他那几个专家只是敢怒不敢言,也没必要与老专家争执并且承担责任。
我现在所处的就是这么个情况,很多人对我说,何必把自己弄得那么累,那老头错了就让他错了。可是我这人天生犯贱,错的东西无法容忍,明知道按他说的做一定会出问题。于是我就去翻各种手册,找各种资料去说服他。
有几次实在他太固执,我就随他去设计零件,结果真的出现我早已预料到的问题,最后还是我去擦屁股。就那几次以后,我老大学乖了,也是自称做了半辈子设备的,这就是国情。 经验并不等于能力。 技术工作本来就不应该掺杂各种体现人性弱点的因素,面对科学技术和客观发展规律每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一个人完成设计的话肯定会发生错误百出的地方,这时候团队的作用就可以降低风险和错误,好的团队可以把风险和错误降到最低,差的团队可能风险更高、错误更多。 新人,受教了。
齿轮中心采用两个滚针轴承。
是图中的意思吗,为什么齿轮不与轴直接相连,而是中间隔着轴承,莫非这个齿轮是个介轮吗
经验并不等于能力,与人的性格有关,有的人犯一个错要再用一百个错来证明他没有错,是别人的错。 寂静天花板 发表于 2014-6-22 08: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齿轮中心采用两个滚针轴承。
是图中的意思吗,为什么齿轮不与轴直接相连,而是中间隔着轴承,莫非这个齿轮 ...
行星齿轮或者双联齿轮都可以。
从字里行间看出你有很多委屈和不服,其实也很正常,在一个行业里从业时间长,老工程师他只能保证设备的技术方案是正确的,至于你说的那些问题,谁去做都一样要出问题,出的多少而已,主要是看出问题出以后怎么解决,没有一个包容的心,我劝你还是不要做机械这行,不然你会很痛苦 设计出错很正常。很多错误是你犯过一次或二次之后才能在今后避免,有点像打疫苗。
我个人觉得不能对别人要求太高,如果对方是你的下属而你又要保证项目的成功率的时候除外。
重要的是个人能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什么教训。
看楼主的标题有点50步笑100步的嫌疑。
虽然楼主并不是要真的表达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