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55555
发表于 2016-3-2 13:29:13
刚仔细看了一下手册,个人理解是这样的:
LZ说的是否可以互换,严格讲应该是“轴线的同轴度”和“径向圆跳动”是否可以互换?
就从手册上两个位置公差给出的示意图可以看出,虽然基准都是轴线,但被测要素不同,前者是轴线的变化,后者圆柱面的变化,应该是不可以替换的
就像2楼大侠所说的那样,后者可能影响前者,前者不能影响后者
换句话说就是,圆柱面变化了,对应的轴线肯定也是变化的,但是轴线变化了,圆柱面不一定会变化,这还与圆柱度有关系
个人觉得如果是圆柱度没什么要求的情况下,两者应该是可以互换的
说的不对的,还请大家指正
机器人小白2014
发表于 2016-3-2 13:32:27
各位大侠,从原理定义及图片、使用情况、测量方法、加工特点等分析对比了,太好了,终于明白一点了...
耶稣爱子
发表于 2016-3-2 22:42:26
luxiang821 发表于 2016-3-1 08: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的理解差异在功能和检测方法上
全跳动的检测结果包含同轴度因素,但是不能完全替代同轴度
要看具体要求 ...
大侠能否举一个宜用同轴度而不宜用全跳动的例子?
laotounihao
发表于 2016-3-3 03:27:20
同轴度是对轴线要求,圆跳动是对端面要求这样理解可以吗
luxiang821
发表于 2016-3-3 10:01:04
耶稣爱子 发表于 2016-3-2 22: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侠能否举一个宜用同轴度而不宜用全跳动的例子?
这么说吧,同轴度控制的是被测要素的轴线,控制的是表面轮廓相对基准轴线的对中性;
全跳动控制的是被测要素的轮廓相对基准轴线的偏离大小。
如果对配合要求仅限于轴线,那用同轴度控制就好了。如果对轮廓表面在轴向不同截面
直径尺寸差别要求小,那就需要用全跳动控制。
举个全跳动的例子,检验机床主轴跳动的检验棒,仅仅要求同轴是不行的,因为检验机床主轴跳动一般检验
距离主轴端300mm(记不清了)处的跳动,如果检验棒本身圆柱度不好(全跳动检测是包含圆柱度因素的),对检验结果肯定会有影响,就不能准确判断机床主轴的跳动。
liucaiyong
发表于 2016-3-3 13:23:38
一个是轴线,一个是圆周表面?那个同轴度是从轴线作为基准尺度去考虑的,而径向跳动是从圆柱的表面?
我只是发问,不知道是不是。
桃源闲客
发表于 2016-3-4 14:17:34
应该看使用场合来决定使用哪种形位公差。
丹枫911
发表于 2016-3-4 15:49:03
luxiang821 发表于 2016-3-3 10: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么说吧,同轴度控制的是被测要素的轴线,控制的是表面轮廓相对基准轴线的对中性;
全跳动控制的是被测 ...
你好,请问圆柱度不好,同轴度能好吗?
能否举个例子,圆柱度不好的时候,同轴度反而好?
luxiang821
发表于 2016-3-4 16:39:52
丹枫911 发表于 2016-3-4 15: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好,请问圆柱度不好,同轴度能好吗?
能否举个例子,圆柱度不好的时候,同轴度反而好?
图中轴的中间有段圆弧(为了看着明显夸大了一点)
它的回转中心如果和AB基准确定的轴线重合的话,同轴度不能说不好吧
但是它的圆柱度肯定是不好了,其实楼上已经有提到这种特殊情况,比如说:台阶轴
圆柱度不仅仅有同轴度影响,还有素线平行度(母线直线度)的影响。同轴度好,素线平行度(母线直线度)未必好。
zxzx2
发表于 2016-3-4 22:04:55
一900 发表于 2016-3-1 10: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前上大学,学同轴度的时候,同轴度公差数值前面要标一个直径的符号,当时老师只是强调,不懂的话就记住 ...
同轴度这基准轴线怎么来的呢?是打圆周得出的基准轴,那圆度是影响同轴度最基本因素。
本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