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时的首检如何判断可以生产,这点很困扰
个人在一个以机加工为主的工厂。加工时的首检是如何判断可以生产,这点很困扰。比如平板上钻一个孔,孔中心距边要求为10±0.1,1、车间师傅调机后做首件为1件,数值为10.06,判断OK可以生产。结果连续生产一段时间后,巡检时发现不良,推卸责任说加工能力达不到需要工程部改善。 个人纯粹从理论上判断,假如这个时间段生产的产品此尺寸均值为10.07,即使CP为1.8,CPK因为偏离了中值而为0.72,也有3%不良率。
2、而另外一个师傅调机做首件为3件,检测数值为10.08/10.06/10.09,做首件为1件结果连续生产一段时间后,巡检时发现不良,推卸责任说加工能力达不到需要工程部改善。个人纯粹从理论上判断,假如这个时间段生产的产品此尺寸均值为10.07,即使CP为1.8,CPK因为偏离了中值而为0.72,也有3%不良率。
实际情况比这个复杂,我只是简单举例。以上所说的有不良出现,个人认为主要是尺寸均值偏离规格中心太远造成。
个人想制作一个文件规范首检的改善,所以想请教一下:
1、零件实际均值偏离规格中心多少可以接受,这个有没有个标准或者经验值? 有人说偏移一般在1.5σ内,有人说是Ca<25%,不知道哪个准确。假如是1.5σ内,这个σ不是几个零件能确认的,首检也不可能太多吧。
2、首检像上面的情况,各位大侠建议为多少个,1个,3个,5个??
最好不好要告诉我要使用SPC控制,或者每个工序在生产前已经测定过CPK,因为成本考虑,这个不是本厂目前能够实施的。
补充内容 (2014-6-19 23:11):
我想说明的是生产设备的加工能力是充足的,只是调机偏离太多造成.首件检验合格我不否认。
就如简单举例,目标尺寸为10±0.1,生产设备的能力为0.25内,你首件调机为10.09,虽然合格,批量生产肯定有不良。因为你调机虽然为10.09合格,但是批量生产肯定是围绕10.09上下跳动,机器不是人,怎么能那么听话只往小的方向跳动。10.09往上跳动0.02就超差了? 这是空调房里玩的理论,何用?到不如设计工装,按批量抽检 CPK做出来的结果是什么,3%不合格吗?
如果有3%不合格,做首检检查1件是不是超过做CPK时的最大值就可以了。
干完这道工序,下道工序就要全检把3%挑选出来。 你应该把首件检验的目的搞清楚,首件能起到你所说的那么多内容吗? 🍠🍧 首检,首检,顾名思义,就是首次生产(停机后再次开机,或者机器换另外产品加工)检验,数量一般都是检验一件。首检的目的更多是发现错误,也就是说看你生产调机有没有调错,首检目的最主要是识别出错误。首检是不能保证批量的加工精度(但是某种情况,是可以根据首检的测量数据对机器进行微调,保证加工的产品尽量能到标准范围内)。你说的这种情况还真不能完全说是做首检的人推卸责任。确实是在前期FA的时间就没有完全评估到位。是加工过程能力不足。某些工厂为为了获得订单,在FA的时候即使是发现加工过程能力不足,但是还是要硬着头皮把订单给拦下来,FA的时候生产20件,本身就发现有超标准或者是CPK评估确实会有很大风险,但是还是要挑选几件最好的给客户,表示我们能完全做到。这种情况批量加工的产品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如果公司默许要这样做,只有两个方向,第一:能搞定你的客户,让他默许允收你的超标准产品,因为这种超标准一般都是在临界值,或者不会超出标准要求太多。第二:搞不定你的客户,公司内部加工过程能力又没法保证,怎么办?那就只能投入更多的成本,实行全检啰!但可以做一些工装、通止规之类的来筛选了。一般客户是不太认可全检这种方式的,毕竟还是一种不可控的方式。 国内加工行业,甭玩什么理论,尤其新产品,新零件,就是100%全检,让加工的工人有个意识,就是你超差了是混不过去的,他有这个意识以后,质量就大幅度提高,
国人是没有什么质量意识的,你稍微一松,他就松懈了,
举个我的产品例子,
我有些东西是出口的,加工厂也非常熟悉,定期有活,老板是多年朋友,我从来都不赊帐,按道理说,加工应该是完全保障的,开始产品质量不错,过一阵就下降了,反反复复,没辙,
我就安排人到厂里全检,腾出一块地方来,所有件在平台上一个尺寸一个尺寸测量,合格的就按数量付账,你弄几次,你的产品就比那个厂子其它产品质量高许多,因为他不知道你哪次要全检,即使你一次不全检,超差也非常少,是偶然的,
我说过许多次,现阶段,中国,提高质量一个是全流程材料跟踪,清清楚楚材料怎么来的,再一个就是100%全检,过50年,再玩西洋那一套理论体系,现在没戏, 本帖最后由 liuxiaojiexs 于 2014-6-19 22:49 编辑
冷月梧桐 发表于 2014-6-19 08: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是空调房里玩的理论,何用?到不如设计工装,按批量抽检
抛开空调房里玩的理论不说。我想说明的是生产设备的加工能力是充足的,只是调机偏离太多造成.
“到不如设计工装,按批量抽检”,工装没有问题,按批量抽检是事后补救。品质的关键是预防,即使事后检查出了,零件需要报废或者返工,那就是成本。有没有好的预防方法?
就如简单举例,目标尺寸为10±0.1,生产设备的能力为公差0.30内,你首件调机为10.09,虽然合格,批量生产肯定有不良。因为你调机虽然为10.09合格,但是批量生产肯定是围绕10.09上下跳动,机器不是人,怎么能那么听话只往小的方向跳动。10.09往上跳动0.02就超差了?
蓝天心 发表于 2014-6-19 08: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应该把首件检验的目的搞清楚,首件能起到你所说的那么多内容吗?
生产过程中的首件检验主要是防止产品出现成批超差、返修、报废。如果首件不能防止批量不良,那就失去首件意义。
退一步讲,即使这不是首件能够承担的,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改善呢?
本帖最后由 liuxiaojiexs 于 2014-6-19 22:58 编辑
我想说明的是生产设备的加工能力是充足的,只是调机偏离太多造成.
就如简单举例,目标尺寸为10±0.1,生产设备的能力为公差0.30内,你首件调机为10.09,虽然合格,批量生产肯定有不良。因为你调机虽然为10.09合格,但是批量生产肯定是围绕10.09上下跳动,机器不是人,怎么能那么听话只往小的方向跳动。10.09往上跳动0.02就超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