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558 发表于 2012-5-23 21:53:00

我有一本搞创造发明思维技法的书,讲得很好。创造灵感也是可以锻炼,且有各种实施方法的。有头脑风暴,逆向,交叉等等,我们一些研发部门很少搞这些方法技巧,比如技术科长常常把项目分几部分,分给几个人,然后各干各的,极少交流。

横槊 发表于 2012-5-24 14:12:43

所谓的灵感,我觉得最终来源还是基础知识。虽然感觉上是灵光一现,但实际上,这是由于长期思考某刻问题,潜意识根据基础知识不断思考整合的结果,只不过这个思考过程并不容易意识到而已。因此是否能产生灵感,灵感够不够好,完全取决于这个人在该方面的知识积累。好比一个人不懂编程类知识,很难想象他会毫无由来的迸发出某个牛逼的算法或程序写法。

WWLL13 发表于 2012-5-25 11:54:23

机械需要很厚很实才能勃那么一下,等到再拉出来遛遛才知道

D.M.L 发表于 2012-5-26 16:45:00

先模仿,再创新。例如让你设计一个剪东西的机构,你基本就照着剪刀的外形,能改的只有那么几个弧度——能开发一个新机构的那就青史留名了

julianyan 发表于 2012-6-1 23:54:23

德国人讲,要有十年设计一个东西的耐心,跟我们的十年磨一剑是异曲同工之说。我觉得机械更多的是不断积累不断领悟的过程。关键是一个工程师有这个机会,有这个耐心,有一点悟性,久而久之,也就成专家了。

阿狸狸 发表于 2012-6-2 13:33:06

机械的东西是相当巨大的

xiailu 发表于 2012-6-4 15:02:49

理论和实践都是需要积累的吧!总会“微风浅入物,润物细无声”

子子61961 发表于 2012-6-4 20:26:47

关于这个话题,俺想到了一句曾经的网络流行语:给我一分钟,我会和你知道的一样多,因为我有百度。那么,一个人有百度有google有yahoo,而我也有同样的资源,那么我的优势在于什么呢?后来在工作中有了一点答案,就是新的设想。一个被想出来提出来的东西,关于它大家都可以去查阅资料去做研究,但差别化就在于,能否想到那一点。

比如我工作中遇到一个问题,6米高的机器,顶端的汽缸需要一个大的空气罐连接,但是顶端平台已经没地方了,所以我只能考虑把它放在机器半截腰的平台上,然后用管道向上连到汽缸。但是后来一位老技术员看到这个问题后说,在顶端侧面支出来一个三脚架,放在架上不就好了,离汽缸还近,也美观,结构上也没什么问题。当时我觉得,人生,总是tmd充满着各种东西。一个好的设想,不是你用百度就能搜出来的(当然了搜出来的时候也有,请不要抬杠,谢谢)。

一个大的压力下来,可以用线圈弹簧来形变吸收,但是压力太大了我找不到合适的线圈弹簧,这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知道了还有碟形弹簧这种东西,而且是被广泛运用在数控中心上的,于是有了一点线索继续研究。想要获得直线运动,我以前可能只能想到连杆和LM导轨,但后来才知道,还有滚珠丝杠这类东西。这些还只是知识面的问题,或许说知识面广了就好了。但有些时候就是一些灵感了。绿色的电路板估计大家都见过上面立着一些电子元件,但手机里面的电路板,为了节约空间及加强强度,干脆在电子元件上面涂了一层绝缘物质,这样就不必担心在内部遭到接触或磕碰了,这些新的想法,往往就是差别化的根源。

昨天贴了一个帖子算圆钢的排料,我排了113跟觉得不错了,今天有朋友排了110根,说明我考虑的排列组合还不够多,比较郁闷。这种情况还可以用穷举法来试验,三种物料有十几种排列组合,但是几何空间的摆放运动问题,就不是穷举法所能穷举的了,这时候就看新想法的重要性了,这时候一方面看知识面的广阔,一方面就看思维的发散性了,机械的差异,也许有一部分也在于此吧。

以上。谢谢。

by 子子

GUO18029815663 发表于 2012-6-6 21:05:22

坐等观战

生而为赢 发表于 2012-6-7 11:41:55

dao558 发表于 2012-5-23 21: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有一本搞创造发明思维技法的书,讲得很好。创造灵感也是可以锻炼,且有各种实施方法的。有头脑风暴,逆向 ...

能把你那本书,分享给俺吗?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想破脑袋恍然大悟,机械这门学问很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