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乐,你好!
原图看起来中间的象是输入轴,左边的是输出轴.
但怎么个动作,结果要得到什么,不清楚.
那么,能再解释你绘的图吗?
那样希望得到什么结果?
从哪输入,从哪输出?
我感觉我这个修改和原图应该没有太大的原理差别
原来是怎么用的,这个应该也可以怎么用
我只不过用一个带沟槽的对数螺线的轮代替了一对异型齿轮(方程应该有所变化)
用发条代替了弹簧
一个没有经过严密论证的东西,或有谬误,请详查
拙见
诸位仔细观察原图,可以肯定的是:1.中间的输入轴工作状态是顺时针旋转的。
不然那对非园齿轮将毫无用武之地。
2. 如果按住外圈壳体(白色塑料齿轮),则可见随着输入
轴旋转角度的增大,所需要的扭距也在逐渐增大。
而且这个增大的过程不是线性的,后期是陡增的,有点像Y=X^2
即所谓“可变刚性” 。先软后硬,呵呵。
3. 输入轴到壳体转差过程几乎可达360度。
因此: 这个东东是个有缓冲作用的驱动轮。
这么做的好处是使壳体上的白色塑料齿轮受力柔和,减小启动或
工作中负荷的变化时对齿的冲击。 该齿轮在使用中的负载变化
频繁迅速。 塑料齿轮最怕扫齿(断牙)。
这个结构可以用发条机构或者内嵌成对圆柱弹簧实现,不过发条机
构太软(响应范围超过360度),成对圆柱弹簧机构太硬(响应角度小),
而且这两种机构的刚性都是固定值。
这个机构实现的效果如同给轮子加了充气的轮胎。轻载到重载都适应。
缺点? 你不觉得复杂么?
那个非圆齿轮,除了个别高手,有哪位能马上画得出?
接下来怎么把非圆齿轮做出来?
[ 本帖最后由 dongjingzhij 于 2008-7-30 14:59 编辑 ] 高手,俺只有看的份了。
学习学习!学无止境! 不知是做什么用的,只有看看得分了!! 很巧妙的设计,随着弹簧力的增加,弹簧力臂则减少了。所以输出的力大小增加很少,或不增加,或减小 看了半天我也没看明白用途, 没懂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