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测量仪器选用中的一些现象---[行业研究]
响应老鹰在公告栏里的新号召,我不是高手,所以不敢在高手乐园里面写就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我从1995年开始进入在线检测(几何量)领域。在与众多厂家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对企业不太好的现象,简单列举几个:
1、在广西某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动机缸体、缸盖在线测量产品中,所有测量方案基本上都是我做的,等到真正进入商务阶段时,出现了一种论点:设备都是国外的,量仪不能都用国内的显得不够档次,所以就拿了一半东西给国外做。结果以测量两个定位销孔的电子检具来说,我设计制造的距离为668毫米的重复测量精度和国外的一样都是2微米,但是价格我是3万,国外的是12万多。这些企业选用仪器更多的是偏重于装饰——宣传企业形象而不太关心真正的使用。
2、迷信国外经验。天津一个公司给美国一家供货,美方要求必须配备检测设备。其实被测参数很简单,美方要求该企业检测过程要全自动,因为人工放料可能带来定位误差。我分析了美方的方案后发现全自动检测节拍30秒检一个,因为动作太多了,半自动或手动反而只需要12秒,机床的生产节拍是30秒,全自动的价格是手动的将近6倍。美方不建议用手动是他们的设计方案中定位部分没有传感器,只要我们加一个监视传感器手动测量根本就不存在定位误差。
3、骑自行车更容易解决的事情就要买轿车。我经常给一些用户打比方,你仅仅是一个人从一个车间门口到另一个距离两百米的车间门口,骑自行车就可以了,开轿车你还得发动停车等不见得就比自行车快。往往很多用户买测量设备时一味追求高精尖显示实力不愿意花时间考虑企业实际情况,造成很大浪费。
先说这么多,希望和同行或对在线测量感兴趣的朋友能够交流,有新的测量方法或产品及时沟通。 国内在线测量的厂家,有中原量仪,意大利的马波斯
请问楼主在哪儿 回楼上的兄弟,我由于过于传统迂腐看不得腐败所以没有单位了呵呵呵,我现在做的主要是为了我的兴趣——在线检测。 国内从事在线测量的厂家有很多,国外近年来参与国内市场的也很多(除了在中国有代理或者办事处的,还有一部分随着中外合资企业外方的设备带过来或者一般企业进口设备的时候自带的检测仪器),另外还有一些企业的工具车间也为本企业定作一部分,例如一气工装设备厂、二气工具厂、西安航空发动机厂的工具车间(看到过他们十几年以前给玉柴的东东)、洛阳轴承厂的工具车间等等。对于各自的特点如质量、性价比、服务等要是感兴趣的话我们私下交流,在这里有广告的嫌疑。顺便说一句,上面提到的两个单位你要是有认识的可以问问他们知不知道我:loveliness: 国内现在量检具方面与国外在硬件方面的差距不是特别大,但是在细节方面相差甚远.我见过多家,说得都不错,细究都有问题.MARPOSS的东西没说的,细节考虑到骨头里了,让人不得不服.
听楼主讲得应该挺在行(从三个例子),为什么不干了,一个量具企业二三十个人就可以开张了.几年就可以做起来. LZ,我曾经到日本使用过他们的数显卡尺,他们卡尺的材质真的不是我们安一,成量比的上。我曾经失手卡尺掉在地上(广陆的)卡尺的反爪就没用了,直接往里翻边,要从新打磨,汗。而且日本的卡尺根本就不吸铁屑。卡尺是最基本的量具,何况别的呢? 我用过三丰的数显卡尺,卡尺编号为06366572,失手掉在地上(大约有65CM高),结果是内爪报废!修复都没有办法修了.小日本的三丰,JUST SO SO ! 多谢四楼朋友的关心,我还在做,不过是换了个方式,就像回答二楼朋友的问题时说到的一样怕别人以为我做广告,我觉得这里是很纯洁的地方,不想那么做。
您提到MARPOSS,那我就不客气了,该公司是该行业世界上的老大,很多东西是模块化组合,而国内国企主要是由于体制的问题牵涉到利益管理等方面不容易有成熟的模块化的东西,私企有能力的极少,所以国内产品多数是满足功能,您提到的“我见过多家,说得都不错,细究都有问”我深有体会,细节和我提到的 是一方面原因,另一个原因是价格以及和国外企业受到的极不平等待遇。我提到的第一个例子说的就是MARPOSS,至少那个检具质量不比他差,用户挑毛病说重量太重可是洋人得比我的还重十公斤他们就给人通过了,我直接到他们厂长那里投诉对洋人松对国人紧。最重要的一点,做事就是做人,你不光要看你面对的企业,还要看具体实施的人,至少检具行业目前还是这样。我曾经被一家国家级研究所害过,在某合资企业的发动机缸体测量线中我做为总负责人,把其中纯机械检具部分交给他们,承诺某年一月份可以完成,我就承诺用户三月份整体交货,结果该研究所七月份都没有交货,拖到了半年。本来我是口碑很好的人,从此后我再也不踏进该用户一步觉得无脸见人。从您的叙述看来您也经常接触这个行业,同二楼一样,我还是说我们私下交流比较好。我做不了生意人,很多给我打电话的用户我经常都是仔细了解他们的情况然后可用可不用的情况下推荐他们别用用通用方法代替,可用低精度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要浪费成本用高精度,甚至北京一家做直角尺的咨询我垂直度测量仪的时候我不但没有卖给他还在电话里告诉他怎么改造它现有设备完成测量,人家省了十几万很高兴感谢完我答应以后有项目找我呵呵呵一年过去了没消息了。第一次见到对这个行业比较了解的人,说得多了些,见谅 我有些听明白了,有时做事的确很难,特别是分包如果控制不好,整个项目都会有问题.所以在谈合同时一定要先君子后小人.迟交货的处罚一定要写清,另外就是一定要找到对方最终能控制全局的人对你承诺.否则承诺你的人最后迟误了,也不全是他的问题.
关于是否生意人,未必全是象你所说,搞技术的人总是陷在技术之中,所以不能拔,所以做不好.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头几年我也如此.我有一歪论,也不知对不对,"做领导要想干好,先要把自干得什么也不会才行"
.当然你要把握住全局和大方向,同时要找几个强有力的助手才行. 楼主,谈一谈我的看法。
1.Marposs质量是好的,但不是没有问题。在主动测量这一块,它是老大。特别是:曲轴终检机、磨床和绗磨机内的主动量仪、车床后反馈测量机,以及泄漏测试等等。但该公司的交货期和价格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2.买设备换句话是买信心。用惯了的东西很少去改动它。大的企业特别是全球化经营的企业,出于质量控制和成本管理的考虑,一般会对全球的设备采购制定统一的标准,甚至规定供应商。检具也不例外,虽然这从一个角度看,具体到某一个特定检具,它买的不见得是性价比最高的,但综合起来看,风险是最小的,因而日后的运营以及管理成本也是最小的。
3.一个新产品出来,要被人认可,总归要经过一个过程。比如:当年,Marposs搞出曲轴终检机的时候,他的老板是骑着自行车,到处推销,请人家试用,这才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4.楼主所在的三门峡市有中原和力邦等著名国内企业,在主动量仪以及其它量仪制造方面,堪与无锡媲美。它们的产品与国外的相比,在低端产品方面,质量虽有差距,但不至于太大。如果它们的服务意识加以改进的话,完全也应该在低端产品这一块和国内的其它供应商一起击溃国外品牌。 楼上说得好。第二点我很赞同,许多公司不轻易换供应商,还有一个原因是环节多怕担责任就算对原来的不满也不肯出头提异议,所以我要解释一下我提到的例子不是上述类型公司,主要是那些自己明明没有经验又冒充什么都知道的一些用户,当然有很多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些灰色潜规则的作用,比如说回扣。中原和力邦既然楼主很熟悉我也坦率地说我们关系很好。国内产品一定不要走入一个误区——互相吹嘘说自己比别人好到哪里,其实都差不多,价格特别低的那些例外,国内相关企业很少致力于怎样细化、精化产品,致力于互相低价抢用户或者通过别的手段走上层路线去挤别人,而不是努力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还是我7楼提到的,不光要看看你面对那个企业,还要看具体操作的人。去年至今机械行业整体形势不错,所以国内量仪行业都忙得很,但是能够按时交货的不多,快赶上你说得Marposs的交货期了。很高兴和您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