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何去何从?
一说质量,大家都觉得非常必要,而如何做呢?又是QC又是质量体系等高大上的东西,又或者现在的全面质量管理,而具体可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有什么?在我看来,就是制定一些杂七杂八的制度,表面看非常有用,但实际怎么执行,如何执行,具体执行什么,定制度的都在回避这个问题,为什么?他们不知道怎么做,如何做,这就是现状,质量控制,我觉得最应该是从设计开始,设计一定要了解本单位的加工能力,人、机、料、法、环、测,这里人为因素是最不可控的。设计必须弱化人为控制,但单位往往为了节约成本,将控制人做为第一,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不去改变加工环境、不去提高设备加工精度、不去改变材质、不去制定详细的方法、不去升级测量工具以及手段,而去控制人,更可笑的是编写的作业卡,写着注意什么自检互检,观察加工状况等一堆废话,一句实用的没有。这就是一个企业的质量管理。哎!什么时候能够务实,这个企业也就强大了,我希望我的企业强大,我会尽我所能的,但真的好累好累好累。【个人认为质量管理,应该是柔性的】
防呆法由日本的质量管理专家---丰田生产体系创建人新江滋生(shingeo shingo)先生根据其长期从事现场质量改进的丰富经验首创了POKA-YOKE的概念。意思很明显--就是连呆子都不会做错事的设计方法。
防呆法通常有以下含义:
1.具有即使有人为疏忽也不会发生错误后果的构造----不需要注意力。
2.具有外行人来做也不会出错都构造------不需要经验与直觉。
3.具有不管是谁或从何阶段工作也不会出错的构造----不需要专门知识与高度技能。
防呆法的构造原则:
1.使作业动作轻松;区分颜色或放大标示使得容易看,难拿加上把手搬运变得轻松,设计或寻找专用工具减少工作强度。
2..使作业不需要技能与直觉;考虑治具及工具或机械化把需要高度技能与直觉的作业简单化,减少失误,出错。
3.使作业不会有危险;设法装上无法马虎或勉强作业都装置,避免不安全不安定作业。
4.使作业不依赖特定感官;制作治具或机械化代替需要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判断工作,如果无法避免,应当设计多重感官都同时判断构造。 我所呆过的日本或日资企业,如果出货产品合格分数为80分,那线上的报警下线就是85分。
报警响了,勤劳的日本人也不会匆匆忙忙跑过去手忙脚乱地处理。人家说了,车间里禁止乱跑,危险。
我所呆过的中方股份比例大的合资企业,没办法,听中方的,合格线为80分,报警线就设在80分。。。
报警响了,勤劳的中国人也不会匆匆忙忙跑过去手忙脚乱地处理。人家说了,跑他干嘛啊,没事儿。 楼主的一个观点我同意一个产品设计是源头,设计的优劣的确会影响很多,质量是一个方面。
但质量又往往和成本,效益,周期,人员素质,领导理念关系紧密。
万变不离其宗--技术。一旦脱离就是空中飘。
而我们很多质量管理队伍是由技术拿不上手的人所凑合,行使的管理职能只能是在套路层面的折腾,无法切中现场质量问题分析解决的本质起底。
这种情况,在大批量生产的机加工行业尤为突出。 态度决定一切。首先的首先,要有几个实实在在想把事情做好,也懂得怎么把事情做好的人,他们要勇敢坚定地克服困难和阻力,带着周围的的人把事情做的越来越好。我管这叫作“道”,其他的都是“术”,没有道,再多再好的术也不会有意义。
技术职的目的是不制造不良品
品质职的目的是不流出不良品和把不良品卖出去(避免品质过剩)
可是执行执行就变味了。。。
还有现在的ISO体系,就是他妈扯淡,啰里啰嗦一大堆,屁用没有,三个工程师,两个每天都在写资料,能干啥活 一朵娇粉嫩的花 发表于 2017-1-8 12:34
技术职的目的是不制造不良品
品质职的目的是不流出不良品和把不良品卖出去(避免品质过剩)
说道点子上了,赞同层主所言!
QUALITY 制度拟定后,如何执行、怎么执行到位是关键?企业部分人员“说”与“做”当成了两码事,完全不当回事!确实不如外资厂那么关注!
对于楼主说的“防呆法”看似应该好好研究下! 质量是造出来的,不是检出来的。不制造不良品,不传递不良品,不接受不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