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工业
本帖最后由 Ruland联轴器 于 2016-12-15 12:15 编辑近日读晚清历史,颇有感慨。
晚清的洋务运动应该算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而且重中之重,在于造船,先后成立了江南制造局和福州船政局等重要机构。晚清的有识之士,例如沈葆桢、丁日昌、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很早就开始意识到工业的重要性,虽然许多尝试都始于国防,但却对学习建立整个工业系统至关重要。他们不仅希望能够学习到这些技术,而且希望能够培养一批人才,成立了福建船政学堂这类教育机构,并希望改革科举,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也进行相应的改革。例如,李鸿章曾提出在科举的基础上另开一科,以激励人才,后来的“经济科”就有这个意思。在晚清风雨飘摇的时代背景下,这些都是难得的见解。对于推动社会进步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从这些风云人物的奏章和书信往来中,可以看到,清末的精英阶层对于接受西方工业体系大抵持开放态度,但由于信息的不畅通,很多人对于国外的整个工业体系并不了解,满清大臣虽支持洋务运动,但在人才、资金和激励政策方面并无实际可行之策,大多泛泛而谈,缺乏实际操作的手段。李、左等人算是实干派,虽然很多做法确实值得商榷,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做出有益的尝试就是对民族最大的贡献。时代的进步是渐进的,先行者们的努力值得我们后辈们致以最高的敬意。经过百年工业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工业基础,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世界局势也大为不同,但我们的时代也需要向李、左之类枭雄学习,避虚向实,方可成事。
再说造船一事,在海防存在严重问题的晚清,造船运动轰轰烈烈应时而出。但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基本上处于学习阶段,从试制木船到制造铁甲舰,中国的造船业经历了很长的历程。期间,由于技术的落后,自己所造之船价格往往比购买的舰船贵一倍,性能也不比国外购买的船只,这就造成了购买国外船还是自己造船两种意见。正如曾国藩所言,造船旨在掌握各项技术,提高自己的能力,通过长期的努力在技术上赶上国外,这样才不受制于人。但如何平衡造船与买船,确实是一件两难的事。在南北两洋水师建立之时,整个清庭对于如何建立海军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讨论。清庭最终没有采纳李鸿章的北洋为主的看法,也没有同意丁日昌的三洋共建,最终让李鸿章和沈葆桢各自建立北洋和南洋水师,并以实际状况出发,提出先买外国的船,并辅以国内制造的船,然后逐步扩展。清庭的决策有平衡权利的含义,但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不足,希望通过渐进式发展改变落后局面,应当说,从大的思路上来说,没有任何问题,决策层并非如教科书上所述的那样腐朽无能。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航空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基础,从买飞机到造飞机,我们的发展道路与历史何其相似,不同的是,我们所处的历史环境要比清庭好的多,但从工业发展策略上来看,同出一路,并无不同。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问题,我们面临的工业困境只有以务实的态度才能解决,并且这个过程应该是渐进的,我辈虽不能枉谈朝堂之大事,但做好本职工作,也算是尽了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最后,共欣赏李鸿章一言:
“人生如朝露,倘及时得手,作成一二件济世安民顶天立地事业,不更愈于空言耶”
有慈禧太后和腐败政治在,工业和国防就不容易搞好。 不错!看问题比较深刻;学习了! 领先时代的先进意识、打开国门的魄力 落后,都是被列强所害,尤其是小日本 纵观中国的历史,是一群流氓推翻另一群流氓的过程,谁上台执政,总是集天下美女、美物、美食、美宅于自己的家族于一身,然后就是变着法来奴役天下子民以供其独裁集团的奢靡;从来没有实质上的家天下、均贫富的均衡发展;这与自古以来的文化有关系。文化应该改进,这就是西方的普世价值,平等价值。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必须要“”达”才能济世安民。 当时的改革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政治体制改革不怎么进行;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也只是一小部分人认识到了,很多人还是认为是“奇巧淫技”的。不能与现在的“改革开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日而语。不过从科学技术的积累来看,还是相似的,从无到有,积少成多,从模仿到创造。 晚清,其实确实出现了一批人才,但是都被腐败给毁了…… 小小刘llt 发表于 2016-12-15 14:18
当时的改革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政治体制改革不怎么进行;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也只是一小部分人认识到 ...
看历史,要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看才有意义。
在当时的情况下,洋务运动已经是走在前列了。任何历史的进程,从来不是一撮而就的,是一个慢慢探索慢慢改变的过程。我们今天的教科书,总是用一种阶级史观来评价历史,诸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之类。
政治体制改革也是如此,读晚清和民初史料,发现当时也是在一步步前进,从洋务,到立宪运动,再到后来的共和体制,一步步进步。而且,任何政治制度的改变都需要有很好的社会基础,晚清末的这些活动恰恰为以后的近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批人功不可没。中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其中利益错综复杂,而且我们根本就没有西方工业所具备的社会基础,就像一艘巨大的船,调转航向相比于小国家也困难的多。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亦不为过,在摸索中发现问题,然后才有了后面的立宪运动,这需要一个认识的过程。这些活动基本上达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晚清的最后几年,从史料上看出,整个社会的进步是飞速的,商业和工业都大有发展,但历史是由许多偶然铸就的,一些突发性的事件可能就会改变整个历史的航向,改革的路线图最终被许多偶然的因素改变。经过长期的思想启蒙,后来的袁世凯复辟,大家就不愿意了,这就是社会渐进的结果。
清政府是无能的,但这也是长期闭关锁国的恶果,是国策失败的典范,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先烈们的努力。就像我们个人一样,有时候遇到困难处境,这个处境是由于自己以前的某个错误决策造成的,但不能因为我们以前做错了决定就自暴自弃,自认为得重新投胎,而是需要奋起努力,改变自己的处境。从这点来看,李、左等人无愧于中华儿女之楷模。
百年中国史就是融入世界的百年历程。工业从无到有,再到如今形成完善的工业体系,这些都是融入世界的自然结果,我们学的是洋人的“技巧”,也接受着洋人的文化输入,但我们真的要完全“西化”?不以为然。中国的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开放的文化,也是世俗的文化,所以具备强大的生命力。我们的历史充满着对各种优秀文化的汲取和融合,宗教也是世俗化的,所以才能达到儒、道、释的融合。每个时代的中国文化都有所不同,但都蕴含着一个重要命题,就是人的存在性问题,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无论贵贱,大多讲求修身处事,治齐修平,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今天,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中西学的问题,我认为,仍然需要“中学为体”,这里的中学为体讲求的是个人道德,修的是诚信礼仪,待人接物;“西学为用”,打造的是政法体系,学的是自然科学。
再谈邓公的改革,毫无疑问,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改革,其伟大在于及时从政治运动中抽身,从阶级斗争中抽身,从意识形态斗争中抽身,重新投入到国家建设中。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个人觉得,这只是百年中国改革史的延续,在中断数年之后,重新回归到正确的轨道上,所以才有了后期的发展,融入世界是过去百年的主题,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党的历史功绩,在于重新全面统一了这个国家,从而获得了发展的必备基础。
浅薄之见,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