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微变形如何控制
现在公司准备变更工艺流程,液压油缸外缸筒直接采用成品冷拔管,在缸口位置焊接一铰轴要求焊接后在图纸要求范围内:基本设备:
NBC-630R自制自动环焊机
ER60G高强焊丝Φ1.2mm
焊缝为8mm直角环焊缝
见图如下:
其中 ΦB=Φ230mm,ΦA=Φ206(+0.10~+0.22);材质均为27SiMn,热处理HB240-280.
焊接试验采用焊接工艺参数如下:
NBC-630R上电压调试为:32.5~35V
电流调试为:250~270A
与送丝装备之间电线不到2m
焊接前内孔ΦA=206(+0.05~+0.13)范围内
试验了不到10个,其内孔ΦA测量结果出现两个趋势:
其一:Φ206(+0.04~+0.15)等,符合图纸要求,达到实验目的,占50%试验比例;
其二:Φ206(-0.02~+0.15)等,上差符合图纸要求,下差超差,也占50%试验比例
汇总结果:上差加大,下查减小,就是如椭圆截面环焊后椭圆变扁了 ,未达到试验目的。
可能原因:未焊前预热 。
请教大家 这个椭圆现象如何控制? 有些地方没看懂,产品要求的公差是多少?焊接前的MAX,MIN尺寸是多少? 焊接后的MAX,MIN尺寸是多少?
考虑过用内涨嘛? 本帖最后由 wo103838 于 2015-1-12 16:56 编辑
以前我问过类似问题,道长给了我一本不错的书,有兴趣你可以看看。
这类问题,我觉得热源在哪些位置、哪位置收缩、如何变形的,然后通过反变形、工装、校正解决。
椭圆一般都是受热不均
@orc_roll 焊前留加工余量,焊后光一刀不就好了嘛 好资料 补充一下:
1.焊前内孔,MAX=206+0.13,Min=206+0.05;
2.图纸要求:206(+0.10 +0.22)
3.现在变更前走的工艺流程就是:内孔留余量,先焊铰轴,再内孔镗一刀。变更后是直接用内孔成品的冷拔管,省去镗内孔工序,是直接焊上铰轴后就可以使用。 焊接变形由多种原因汇总引起,焊前未预热也是因素之一,不知LZ焊高8的焊缝是一次性拉出来还是分层(焊缝太高热影响太大,可以考虑分层焊),另外LZ也可从改变焊接方法来试,圆周环焊改多段均布段焊,最后跳跃补满环焊,这样接头会多些,考虑到是自动焊机应该不会影响焊缝外观 楼主你问题解决了吗?我觉得Mr的思路靠谱,预热—分层焊—分段焊,目的都是为了减少冷热差,焊件均匀受热,另外在内部做工装你考虑过吗? 我主张内孔用内涨式夹具比较合理 .____﹏Mr 发表于 2015-1-13 17: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焊接变形由多种原因汇总引起,焊前未预热也是因素之一,不知LZ焊高8的焊缝是一次性拉出来还是分层(焊缝太高 ...
一次性焊成,不是多道焊、分层焊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