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子
发表于 2014-6-29 18:57:08
7. 自由和自主 - 学习和创新的不可分割性
虽然大家都知道法国人办事相当天马行空不靠谱,但是法国的思想家、数学家、艺术家都是非常有名的。德国工程师经常嘲笑法国工程师:德国是一个设计,分析计算打样测试再测试最后投产;法国是一个设计,分析再分析,计算再计算,修改再修改,最后洋洋洒洒写成一篇文章发表。瑞士工程师也经常嘲笑法国是用一流的软件(catia等)做三流的设计。
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为什么法国人能提出很多创新的理念、写出很多有思想的文章、甚至做出很多神奇的成果呢?
因为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当你提出一个idea,大家都会下意识的想why?甚至德国瑞士这种深思熟虑的国家还会想how?而法国人的口头禅却是:why not?
从拿破仑时代起,法国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深深的影响了整个欧洲。这开启了人类封闭思维的大门。虽然现在大家也能看到自由带来的乱哄哄的欧洲局面,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它也带来了革新和进步。
在工程师学院,我的手绘设计图被放在全班展览当样本,因为粗线细线各种标注都非常的规矩。但是这并不表示我的那些同学们的课程成绩就比我低很多,因为他们的设计很有趣,有新意。我们的课程设计不是国内千篇一律的二级减速器,而是某个企业的新产品,小组讨论方案,画需求表,做DFMEA,自行设计分析计算,还要上网查零配件的供应商和相关价格。所以很多法国同学可以提出新奇的idea,哪怕最后证明是有漏洞缺陷的。老师不会去统一答案,只是会根据每个人的设计给些建议,因为他不会去限制孩子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欧洲的教育从孩子起就讲究因材施教。不会强迫孩子去做千篇一律的事,会从兴趣方面引导。比如我在别的贴子里提到的,参观工厂、参观博物馆、去亲自动手参与。瑞士的博物馆比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完全不是一个等级,都很小,而且很多是小手工作坊的开放参观。这些年我在瑞士也和同事朋友们去参观过好几家大型机械企业工厂,大坝的内部结构和能源讲解,矿井的内部和采矿原理及器械,八音盒博物馆里有介绍凸轮的制作以及世界上最早的用凸轮实现的机器人,还有钟表博物馆里会有人展示内部结构和装配过程,奶酪博物馆和巧克力博物馆里全有生产的流水线和相关工艺介绍。。。孩子们在这些博物馆参观可以亲手制作,可以学到很多生产方面的知识。
扯远了。再说说企业里的教育。企业里也是一样,老鹰哥问我有没有师傅带,我可以说,完全没有。企业里会有一些培训,也都是自己申请参加。
经常看见国内刚参加工作的孩子们抱怨学不到东西啦,师傅不好啦,没人教啦。我一般不敢吭声。
我的入职培训还算勉强有的,老板给我一张企业架构图(还是我自己找他要的),让我每周去找一个部门的经理要求培训。于是我就成天跑到各个部门去跟各个领导搭讪,软磨硬泡的偷师。几周下来,和公司上下几百号人都熟得不得了,上至GM下至三班倒的工人,下班后在公车上超市里遇到都能寒暄半天,还经常大家一起去喝一杯玩一玩神马的。后来想想,其实这是对项目经理最好的培训,能让我最快的认识到所有人的所有特点,将来遇到什么事都能最快想到派谁去如何处理。
欧洲这边很多领导都是这样,你的试用期期间,他不过多干预,就在旁边看着,你自己混得风生水起,你就过关了,他也能捉摸出来你的喜好和做事方法。你要是自甘堕落,自己试用期熬不过去就打退堂鼓了,他也不需要费劲裁掉你。这就是欧洲人所谓的“双向选择”。在我看来是中国经典的无为而治和后发制人。
说起我的几任老板,对我的一些潜移默化的教育让我转变很大。
一个是他们很喜欢给我派任务,从流程表这种小任务开始派,直到现在的一些部门管理任务。任务不限时间,不限方法,不限交付性成果形式。一开始不是很适应,总觉得任务很不清晰,做起来也有些没底。但是做起来之后越来越喜欢,因为没有什么约束,而且我工作急脾气还有点完美主义,一定要尽快做完,拿到他们面前臭美。很多时候他们就笑笑说很好啊,我说你倒是挑挑毛病啊,他们说没啥毛病比我最初设想的还好。你看,其实很多时候他们心里都有数,就是怕限制你的思路不爱说出来。万一你真搞砸了,他们会给点意见和建议的。这可能是他们的一种鼓励创新的教育方式吧。
另一个是我老板发现我刚到公司有点没头绪,很多问题不知深浅不敢问。他们就特别爱以身作则,经常有些特弱智的画图问题或者软件问题叫我过去帮忙解决。当然我肯定是不会嘲笑他们的,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夸他们bug找得准。时间久了,我就跟他们学会了,要不耻下问。现在好奇啥都会去找人问、找人学,发现那些不问的同事嘛其实也不是真的懂,哈哈哈,原来大家都是迈不出第一步啊!
zhanggao2013
发表于 2014-6-29 19:09:49
好像早点去国外读书工作。。。。见识外面的世界,切身的体会是一生的财富,
十九子
发表于 2014-6-29 20:08:48
最后附加一个小话题,讨论一下价值观的问题。
在国外呆久了的人都会慢慢体会到,千万不要轻易用中国的价值观去衡量其他国家的情况。
一个国家的价值观,是由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国情决定的。就像有些国家的啤酒比水还便宜,有些国家的咖啡比黄金还贵,有些国家用机器人代替人,有些国家用人代替机器人。
欧洲人去了中国,会奇怪怎么一台机器后面跟了三五个人?我们那边都是一个人管三五台机器啊。
再去了印度啥的会更奇怪,机器后面跟的人更多。。。
中国人来了欧洲,会奇怪这叫发达国家吗怎么都是小平房?你们的车没头没屁股多丑多不气派啊。
再看看很多老总骑摩托骑自行车、住在大农场还自己种种菜的会更奇怪。。。
在欧洲的奢侈品店排队的都是亚洲人,各种表店包店都有中文标识和中国导购,有次我逛商场就随便在天梭柜台前站了一下,就过来一个金发碧眼的美女一口流利中文给我介绍手表。虽说贫富差距大的国家,富人比较爱炫富,但这也是国情和文化决定的,即使不赞同也要理解和接受。更何况,没有这些市场需求,就没有这个行业呢,钱总是要赚的。
在欧洲的街道上崭新发亮的法拉利保时捷各种老爷车都很常见,但更多的是各种国际品牌的二手车。欧美的二手市场很普及也很正规,在中国可能被认为不大气,但在欧洲被认为是节约资源和成本的一种手段。欧洲人吃饭如果剩下饭菜会认为是对厨师的不喜欢,会认为是浪费粮食,在中国人眼里可能会显得抠门小气。欧美喜欢AA制,甚至情侣之间为了避免财产纠纷也会这样,这也是国人难以理解的。还有买房问题,欧洲的租房系统很健全,也不需要通过买房来增添安全感。
不仅国内外人的价值观差别很大。其实不同国家之间的价值观差别也很大。很多人说,欧洲那么小,每个国家都长得差不多,无非是小镇教堂,看都看腻了。其实不然。
每个人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都不一样,看到的听到的内容也都不尽相同。我认为如果有机会和三种人聊一聊最有机会了解一个国家:学者、商人政客和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你可以关注媒体了解商人政客的言论,听一听他们对国家发展的分析,哪怕那些言论水分较多。你可以阅读一些书籍或找机会与一些学者讨论,更深刻的了解对社会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的不同解读。但对于社会底层平民百姓的想法和生活,你只能通过深入腹地去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看看他们各自都在想些什么。
如果你像我一样喜欢自己一个人背包旅行,去住当地人的民宿,甚至去当地人家当沙发客,旅途中一路乘坐公共交通跟当地人聊天,你会听到很多更有趣的内容。
再细化到每个人,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有些人觉得金钱最宝贵,有些人觉得健康最无价,而我追求的是经历和体验。
这个世界很大,还有很多的国家我没有去过,还有很多的特色文化我没有接触。就算是走马观花,我也很难一辈子周游完全部国家。但是这是我开拓眼界的一种方式,也是我强大自己内心的一种方式。接触到千百种不同的风俗文化、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会让我变得真正的包容,真正的能理解各种不同人的处境,真正的能发现世界的丰富和美好。而旅行中遇到的那些挫折和坎坷,会让我对这个世界上的不如意更加淡然,有时候转个弯就会发现之前的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十九子
发表于 2014-6-29 20:20:56
老鹰哥,你为啥把我的题目给改了?
我也不完全是亲身经历啊,还有很多听亲朋好友或路人甲乙丙丁的道听途说呢哈哈哈。。。一个人活不出来大家的精彩人生的,我也只是尽力客观公正而已了。。。
@老鹰
东海fyh126
发表于 2014-6-29 20:35:51
十九妹的长篇,记号了:lol
倚剑踏破乱红尘
发表于 2014-6-29 21:39:59
好的啊
WUHANLIST
发表于 2014-6-29 21:53:05
十九子瑞士见闻
老鹰
发表于 2014-6-29 22:04:01
刚工作的工程师和工作10年的工程师(起点差不多),收入差距多大?不同企业的工程师,差距有多大?瑞士人收入那么高,都花到哪里了呢?
林86523001
发表于 2014-6-29 22:06:59
学习
老鹰
发表于 2014-6-29 22:15:54
我常去宜家,迪卡侬和无印良品,内心深处佩服人家,产品性价比,卖场的设置都很棒,工业的组织水平、技术水平、设计水平都厉害。今日去看一个轻工展览,什么陶瓷工艺大师,设计大瓶罐,根本没有任何实用功能,12个瓶子分别画金陵十二钗。没有实用功能的东西,浪费土地能源,简直就是丑陋的垃圾。还有红木家具,几十万一套,坐进去还没有宜家百八十块钱的椅子舒服。除了用来炫富,根本没用,就是观念落后,艺术落后,工业落后。
对欧美日本要学习,我对人家能把事情做得那么好既敬佩又好奇。
有的人把中国人说得多么差,我也不以为然。确实有不少垃圾,坏蛋,但善良正直勤劳的也大有人在啊。还是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