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一 裁员 后感
原文:在三一集团因美国风电项目高调起诉奥巴马的同时,其所控股的三一重工,这家国内市值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也结束了曾长达10年的业绩狂飙。尽管2009年时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曾承诺对员工不裁员、不减薪,尽管向文波极力否认裁员的消息,但三一的员工们仍在被这家陷入危机的公司一步步抛弃。罢工!罢工!
晚上6点半,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正是下班回家的时候。对于28岁的长沙三一重工员工夏琳而言,这是她开车来到芙蓉区一家超市附近摆地摊卖围巾的时间。
一天晚上能有四五十块钱收入,对于收入减少的夏琳而言,这些钱很重要。2008年大学毕业后,她同时收到了两份OFFER,一份是国家电网,一份是三一重工。她选择了加入长沙的三一重工总部,“主要原因是想留在湖南,离家近点,而且当时的三一发展势头很好”。
夏琳从来没担心过三一的“员工优化”,“机械行业哪个公司没有流动、没有裁员?”直到今年9月,夏琳看到自己的工作量因为同事减少而变多,而工资越来越少,她开始有点忧虑,下一个被优化的或许就是自己。
焦虑的不仅仅是夏琳。
“要出大事了!”当刘琦在百度贴吧上看到号召三一员工从10月14日起开始罢工的传单,他忍不住叫了起来。
刘琦是三一制造部的一名普通钳工。7月份的裁员,“运气好,逃了过来”。但裁员后的日子开始让他生不如死:所有员工接受军训、培训,培训期间工资从5000元到仅剩1200元。各种小道消息也开始在员工之间流传:下半年产量减少,公司还要继续减薪、裁员……
10月14日的罢工最后没有发生,发放传单的员工被迅速揪了出来,遭到了处理。在刘琦眼里,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罢工流产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前段时间有年轻员工还到处找工会,说让工会组织我们罢工,你说可不可笑?”刘琦总结这次罢工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单里的诉求太不现实:日工资提高到160元,质检不合格的处罚减半。“现在正是公司困难的时候,肯定是想办法少花钱,怎么可能加薪?”
几乎所有员工都知道,目前正是三一最困难的时候。这家机械行业的领头民营企业,在经历了数年的高速增长后,来到了一个艰难的时点:受宏观经济、工程机械需求低迷影响,订单减少,营业收入和现金流持续减少。
根据三一重工2012年上半年财报,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17.6亿元,同比增4.6%;净利润51.6亿元,同比降13.1%;应收账款从年初的113亿元,猛增至229亿元,翻了一倍;长期借款则较同期增长121.08%,达到147.68亿元。糟糕的财报也让三一的股价由年初的12.6元下跌至9.1元,跌幅超过27%,市值蒸发超过260亿元。
而钳工刘琦在10月19日,参加公司举行的培训考试,如果不及格,他将被辞退。“我已经33岁了,还要考试,考完理论还要考实践,折腾哟。”他曾四处打听,如果考试不及格被公司优化,能不能拿到赔偿?得到的消息是不可能。不过他已经想好了退路,他有哥们去了浙江绍兴的机械厂打工,“收入也就三千多元,但起码每月能按时发工资”
两个月后将做爸爸的刘琦已经不敢再奢望在长沙买房买车,总结自己前30年的人生,他最后悔的就是没有多读点书,“要是能读个好大学,考个公务员,日子肯定好过得多。”
“已经跌破10元了。”娄凡告诉记者。在三一某分公司工作时,他从未关心过三一的股价。被裁员后,他开始关注三一的一举一动。
7月,一个普通的周二,和女朋友分手半个月的娄凡正在和同事喝酒时,却接到了一个让他更加心烦意乱的电话:“从明天起,你不用再来上班了。”和他一样被通知“放假”的,还有公司其他五十多名员工。以这样的方法通知员工,娄凡至今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之后的情绪则是恼火:“裁员就是裁员,我和公司的合同还没到期,照理这是要赔偿的。”
王俊峰则是裁员风波里运气较好的一个。在被裁之后,他迅速找到了一家外企的工作,“收入待遇、公司氛围都比三一好”。他不愿多描述在三一的工作,只形容“很压抑”,中高层职位稀缺,导致老员工背后互相“捅刀子”,踩着别人向上爬。
在被裁时,他建立了一个“反三一”的群,群里大部分是对三一不满的前员工和现员工。王俊峰告诉《新财经》记者,类似这样的群还有四五个,“我现在根本不恨三一,群里的人恨不恨,我不知道。我觉得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发泄的渠道”。他自认为可以客观看待三一,并将三一的问题总结为两大症结:管理不规范、销售太激进。“客户两成首付可以提走价值一百多万元的机器,形势一恶化,货款就收不回来?了”。
管理上的问题更是严重。“三一三一,就是把一个人当三个人使,订单多的时候没日没夜的加班,订单一少就扫地出门,谁会对这样的公司忠诚?”王俊峰认为,三一的危机还在后面,“如果以后经济形势好转,如果以后三一还要招人,谁会愿意来?销售也好,管理也好,太激进,总会付出代价的。”
三一总裁向文波则很乐观。在微博上,他信誓旦旦:“三一的业绩,我毫不谦虚的讲是最好的!”
后感:生存在工程机械行业里这些企业的颓废,也许只是社会发展中所有企业的缩影,在
历史的长河中似乎没有那一家企业能够摆脱这样这样的宿命:创业--发展—事业的巅峰---短暂的辉煌---低谷的开始---泥潭的挣扎---再次的起步或者消失的无人提起。作为机械行业里的一名小员工,深深的为行业发展所担忧,作为从基层成长得管理人员更为我所处的企业感到担忧,两家企业的发展是何曾的相似,做人常怀感恩的心、报国志,但是没有忧国心,又何谈感恩的心呢?集团公司的职能转变、机构变革无不是为了明天的发展夯实基础,修建坦途,市场竞争的压力巨大,销售难、成本高,解决这个难题似乎是企业发展的瓶颈;
销售篇;任何一家的销售人员当面临指标完不成的时候,总是有不同的借口,什么市场不好啦,正在做计划啦,争取下个月完成啦等等。那么,试想一下,市场非常火爆时,我需要销售人员吗,答案是肯定的,显然不需要,需要的是营业员,只有市场不好的时候才需要销售员,而且是能够销售出去的销售员。现在我们在讨论一下如何支撑销售业绩:主要客户、潜在客户、售后、销售政策的建立。维持主要客户的方法是感情维系最为主要,对客户最起码的尊重而不失感情的距离是很多人难以掌握的,无法用数据来判定推广,而二潜在客户的开发和售后的回访将是支撑也记得最佳工具,在你的片区里如何让制定科学的拜访计划、回访记录,用你的诚心打动客户,你的业绩将是无与伦比,售后的回访将是将客户与公司拉近关系最佳工具,无论是否存在产品问题,你的电话拜访将会令你的客户心情激动(当然了,不是空洞的话语,几句关心的话会让你们成为朋友),销售政策是为销售人员的定制的,作为制度的执行者,应该广泛的听取他们的意见,就像我们去买衣服一样,营业员总是听从客户的意见,销售政策的灵活也是公司业绩上升的催化剂。
成本篇;说到成本,不能不说到影响最大的采购成本,拿钱买东西,就是采购,但是买和会买却有着天壤之别,有人会拿高价买回低廉的物品(你能明白吗??),有人却会买来质优价廉的东西,如何做到零库存,如何做到全球采购,也许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吧,真正的采购经理人是不会拿回扣的,而是靠职业操守和公司俸禄忙忙碌碌。当我们的采购成本管控不住时,我们的管理成本也会随之上升,因为钱都管不住,还能管住什么呢?
西汉官民之比1:7945,唐朝官民之比1:3927,清朝1:911,现代1:26,汉武大帝、大唐盛世到清帝国的衰落,民为官所累呀,成本岂不高哉,效率岂不低呼,我们企业的官民之比呢,也许比现代更低吧。上面两项成本已经够高了,再谈生产成本就…………
这种变相裁员,逼着员工自动离职有点让人接受不了。 现在看来,三一也是个泡泡啊。 假道人而已,穿的是风流倜傥,满口的道德文章,自己说都是沧桑,做的都是肮脏。说90后没有规矩,自己却和90后挣媳妇。 经济形势不好,裁员也是无奈的
但是不能想方设法逃避责任
该赔偿的必须赔偿 我同学开始是天天在公司军训,后来干脆请假回去学驾照了。
三一扩张太快了,根基不稳。 这种裁员太不道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