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基础和共性技术研究---讨论
中国的机械制造行业基础件和零部件特别落后,靠企业竞争又难以解决。听说台湾的办法是当局出资支持行业基础技术研发,待成功或成熟以后,研发团队直接“下海”搞产业化。由政府组织行业级研发平台进行“竞争前”的技术研发,是保持工业竞争力的前提。我感觉这个办法似乎比较可行。高手们有什么好主意? 说到底是材料和基础研究的问题,烧钱的活,象金属材料类从金属所转到宝钢之类做,好象是很难,其它的材料也是一样,改由企业做,能做到拜耳杜邦水平吗,好象也很难。
原来中字头的研究所也不过如此,国有企业就更难了,民营企业对烧钱的东西更是叶公好龙。
这就是过街大侠谈到的怪圈,很难做,个人观点很消极。没有国家的钱很难,拿到了钱的话谁又会做这个。
不过也有让人欣慰的信息,据说,大连科兴的碳纤维搞得很好,更详细的信息不多,不好评论。 知识产权不解决就行不通 祖国的政府就是有钱,不过要做这种事情恐怕很困难,即使成功实现可能也只是再造一个国营企业,到最后能走多远还不得而知,也许会对某一群体有些益处!能否改变落后的制造业我不敢轻言,但就老鹰上述观点,我觉得国民合资也许会更有效果,现在中国好的企业管理我感觉还是出自民营企业,我在两个国营企业干过,都不算小,一汽和华晨,一汽还好,华晨的管理体系我是有点晕菜,呵呵。 本帖最后由 恁老厮 于 2010-2-25 22:53 编辑
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好早前就陆续搞几个大分类项目,具体名称记不得,如精密机械/自行车与健康医学--/鞋类xx---,还有官产研合作搞汽机车发动机的"华擎机械"(现在好像也改了名称),多是单位研究人员出来创业,还不是官僚!干实活官僚是搞不出好东西的!西方的汽车/航空/舟船技术都是民间兴趣玩出来的! 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法制来限制一些东西,目前的情况是有技术的拿不到钱,拿到钱的不搞技术,分配很不公,谁还愿意踏踏实实搞点东西呢。
接触过几个国外企业,工程师一干几十年,研究一个系列。国内呆几十年的大概只有国有单位,清闲好养老。换做民企,谁给你养老,谁给你房子,谁给你******。
没办法,越干越浮躁! 关键还是靠政府的执行力,要不大家有钱都投到房产什么的了,谁还愿意搞制造业啊。没看房产利润如此之高,几个江湖大佬还嚣张的不行。
制造业呢,谁让我们嚣张一小把呢。 产品质量优劣靠全民平均文化素质/价值观/公德心,无法速成 官产学研用,即政府、大学、研究机构和用户,这5个方面合作起来搞,总能有办法。文化层面的问题肯定有,但那不起主要作用。 存在着不少问题,估计比较难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