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大飞机开始验证飞行:别再拿国产化率说事了
今天,东航接收的全球首架C919飞机,正式开始100小时的验证飞行。验证飞行将全面检验东航各系统为迎接C919商业运行所开展的准备是否可靠,能否向旅客提供安全舒适的国产大飞机航程,以此为即将开启的商业运行完成最后冲刺。
这是我国大飞机事业征程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又有人冷嘲热讽,称C919除了壳子外都不是国产,根本称不上“国产大飞机”。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美国波音飞机和欧洲空客飞机也都是组装机。
以波音787飞机为例,波音只负责总体设计和系统集成,以及少数零部件的生产任务和总装任务,其余大量的分系统和部件都向国际上的专业公司转包和分包。
比如,波音787客机的主翼和中央翼是三菱重工、富士重工制造的,碳素纤维复合材料则是由日本东丽公司开发生产的,起落架是在法国生产的。
中国的天津波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哈飞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也都是波音的供应商。
而一架空客飞机在2021年的全球供应商共3186家,国外占比更是高达70%以上。其中,法国占供应总额的27%、德国占19%、英国占12%,中国占2%。
https://img.36krcdn.com/20221226/v2_de28d5fe44b34f1eb4c9f86db7076351_img_000波音787飞机的供应商 资料来源:波音 原图汉化自:Reuters 制图:好奇心日报
实际上,全球供应与国际合作,是大飞机行业的通行做法。
这是技术上的妥协,亦是商业上的选择。
从技术上看,大飞机制造难度太大,一国很难大包大揽。
大飞机被称为“航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制造难度极大,技术难度高。
即便是不起眼的轮胎,也不是普通的轮胎。
C919使用的便是法国米其林的航空轮胎。
更别说航空发动机了。
中国航空业起步晚,自主研发的CJ1000长江发动机于2018年在上海点火成功,预计在2023年左右可以实现量产。
请注意。
即便是量产,也无法马上使用。
这是因为,新款发动机还需要至少10年以上的安全飞行,充分验证后才能装备。
这么看,中国技术即便可行,时间上也等不起。
所以说,必须全球供应。
从商业上看,构建全球供应链,有利于开拓市场。
不同于军用大飞机,民航大飞机,本质上还是一个商品。
一个好的商品,追求的是性价比,而非国产化率。
全球分工下,筛选来自世界各地的供应商,能够降低成本,也是主动分享利润,以便打开国际市场。
对C919来说,同样如此。
2017年C919试飞之际,国产化率大约是30%,现在已经提高到了60%,进步已经很大了。
C919的最终目标,是实现100%国产化。
然而,能够100%国产化,却不一定要采用100%国产化。
这是因为,C919还要走出海外,要与空客、波音竞争,采用全球化供应链以分享利润,才有利于开拓市场。
所以说,100%国产化是C919的技术目标,却未必是最佳的商业选择。 :) 不关注,不关心:)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说不定那一天人家又断供,不卖给你 什么都做,谁陪你玩啊。
中国大飞机,历经万难。有人在这个路上,为了多几个出国名额......,可以说要被钉在耻辱柱上。 1970年立项的国产大飞机运十太可惜了 :) 楼主,嘲笑波音787是“组装机”这是认真的吗,通用动力,霍尼韦尔,汉密尔顿,米其林等等一票供应商,虽然不是波音自己的,但也是米国的企业吧,这能同919相提并论? 为国产大飞机点赞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