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杨善梅 于 2019-8-8 20:36 编辑
. u6 u ?; W6 Z" b7 T6 q* G# L0 V t1 r9 L9 N- r. q
大侠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痛,如果我要手里面能够拥你这张大学本科文凭的话,那我现在的工资说不定还要比你高很多呢,只是时代不同,那年头,物质生活相比较匮乏,家里兄弟退姐妹多,穿衣服大多是新老大,旧老二,补补连连是老三,生产队里凭工分领取粮食,所以家里穷得有时候连白米饭都吃不周全呢,更别说让你去学这样或是那样的课外班,其实我们那一代人个个都很想读书,但是家人就是不让读书,因此只能提前辍学回家跟着家人一起下地干农活。
% ^' y/ v8 L, k8 L: |0 F4 {, s/ P# d% d2 H% A4 N
那年头,我那一代考大学,那可是相当相当的难考啊,平均每个村子,每隔三五年的时间,方才可以考出一个大学生来,而且这个好不容易才考上大学的学生,大多在高三连续复读的时间至少也是两年至三年,多的可以连续复读四五年的时间,方才可以考得出一个大学生,相传当年邻村的那个方XX就在高三连续复读了五年,年年考,年年落榜,年年考,年年也只是离录取分数线只差上那么两三分,考,考,考,考到最后方XX实在是不想再考,于是便只好放弃。3 P0 K. r; s2 }* c8 q
, L* c. B) V. m. L" `* r# ~- D; t* k. i5 T$ e. R/ K
我记得那时候的学生遇到农忙的时候,学校还要放忙假,让学生回家帮助家人下地午收或秋收,平时礼拜天的时候,还要放牛或上山打猪草,看书写作业也只能是忙偷闲,我记得我家的那个村子自打一九七九年回复高考以来,后边一直都没有人考上过大学,只是到了一九九三年的时候,村子里方才考出了第一个大学生,于其说是大学生,其实那个叶XX当时就读的是对外经济贸易的专科生,后来人家毕业之后先是去我们当地和粮食局干了一段时间,然后很快就下海经商,在广州市白云区开了一家大型宾馆,自从他考上大学之后,于是村子里面,后边就先后接二连三的考出了六七位大学生。% m: t! \1 V1 d0 V7 D" T) J& {/ W# T
4 s( o' V+ G' c; y6 T" ~3 V& K% ~0 `7 N3 r/ Z* j- S- _
大侠,我看你说话的口气,想必至少也是一个八八后或八九后,那个时代,国内老百姓的家庭的生活条件已很好了,再加上国内各大院校的每年都在不断的扩招或春季增招,于是大批的八五后,只要平时读书稍微用功一点的,大多都能够考上大学,越到后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则越低,低的时候,有个三百多分就能考上三本,像今年我们这文科三本就是500分起步,理科则稍微低一些,所以说年轻的小辈们根本就没有过过苦日子,压根不知道什么是生活上的甘苦,哈哈,哈哈 ! r6 t$ R1 a% \* Q% |* a/ ~
5 e) P1 M! L; Z) T$ T- x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