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45|回复: 10

哪些人还在拼命买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9 16: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深圳的房价收入比是35.9,一对夫妻不吃不喝三十多年,可以勉强买一套。

2018年深圳的可支配收入是 57543元,如果按6万来算,两人三十年可以赚360万,只够一套60平的微小户型。

房价这么高,为什么大家还在拼命买房?


大家会觉得上图是哪个城市?

据我们在全国的考察,上图几乎可以代表中国的每一个城市。

直到今天的2019,各个城市还在密密麻麻的“种房子”。走到哪,哪都是一片钢筋水泥。

房子这么多,为什么大家还在拼命买房?

两家三代人,撑起了价格

我们在各个城市的考察路途中,喜欢和滴滴司机聊聊房子。

在采访了超过一百位滴滴司机后,我们发现全国各地买房的原因,相差无几。

许多地方的婚姻观绝不允许城市无房,矢志不渝的夫妻为了爱情掏空家底。

孩子的教育是天大的事情,没有学区的娃儿让父母怎甘愿意。

中国的投资渠道屈指可数,唯有房产不负我来不负卿。

...

双方父母千辛万苦凑足首付,夫妻二人如牛负重每月供房。这是中国千万个家庭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的房价根本不谈收入比的原因。

与中国的房子匹配的是,代际储蓄和代际收入。

掏空了上一代,透支了这一代,投资了下一代。无数中国人愿意,或者说是十分愿意,拿一平方几万的高额成本,换来房子的一系列附加值。

城市的配套设施、就业机会,婚姻的幸福美满、家庭和谐,孩子的教育资源、生长环境,代际的投资传承、财富保值,中国的城市化趋势和价值观思想牢牢把这些附加值绑在商品房之上,令无数子民趋之若鹜。

一家又一家的购买意愿,撑起了这片高房价的市场。

今天,房价这么高,横盘这么久,但民众的意愿,从未消退。

一年两千万,撑起了数量

美国,所有都会区人口占比83.7%(2010年),全国城镇化率已在2000年时稳定在80%以上。

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人口占比69.4%(2010年),全国城镇化率93.9%(2016年)。

英国,伦敦都市圈人口占比39.6%(2016年),全国城镇化率为82.8%(2016年)。

而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和长江中游五大城市群人口加起来为38.8%(2016年),全国城镇化率为59.58%(2018年末)。

相比于发达国家,无论是强力城市群对人口的集中程度,还是全国城镇化进程的完成情况,中国都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按照恒大研究院对中国城镇化率的预测,未来10年,中国还将增加2亿城镇人口,每年大约2千万。

那么,其实我们在城市中看到的那么多新建小区和新开楼盘,很大一部分都是给这两亿人口准备的。

看着水泥一片空空如也,实则需求一堆蠢蠢欲动。

这可能就是开发商为什么敢捂盘的原因之一,他们知道自己的房子,迟早会被大家往城里走的真切需求所填满。

或许在你的身边,就有不少从低能级地区往高能级地区跃迁,铆足了劲憋首付想在城市扎根的年轻人。

那么中国一共有多少房子呢?按经济学家马光远的说法,这是一个谜。

因为住建部门并没有一份各城市住房存量的权威数据,中国至今也没有一次真正详细的住房普查。

我们姑且从竣工面积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98-2017年竣工商品住宅合计103亿平,占当前城镇住宅存量的39%。

那么城镇住宅总共大约有257.5亿平,按当年数据人均36.6平方米(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来算,城里的房子刚好够7亿人住。

如果按城镇化率59.58%来看,13.9亿人中的8.3亿需要住房子。那就还有1.3亿的城市人员,住不上城里的房子。

从现实来看,也的确大概是这么个状况。

当然,这只是初步的一个估算,如果要得出可靠结论还要太多太多情况需要讨论,比如许多三四线城市存量明显超标,比如一线城市人均住房明显达不到36.6等等。

毕竟,中国究竟有多少房子,是个谜。

今天,房子这么多,到处盖盖盖,可人民的城市化浪潮,更加汹涌。

说来说去,到底是哪些人还在买房

1.进城刚需

据《经济参考报》数据,中国截至到去年底的套户比是1.13,也就是每1个家庭,有1.13套房子。

的确,这是个人人都有一套房的时代,要说谁连房子都没得住,那肯定说不过去。

但是,时至今日,中国还有大量的筒子楼、家属院、单位房、安置房,棚户房,和占比最多的自建房。若把这些都算在套户比里,人人在城里都有套宜居的房,肯定是满足不了的。

那么,无论是棚户改造进楼房,家属院老旧换现代房,农村自建房搬至城市商品房,还是从三四线城市迁居一二线扎根落户买房,都是不折不扣的刚需。

尽管有房的人越来越多,但中国6成城镇化率的切实数据告诉我们,大量在城市务工的劳动者们,在当地是没有,并且需要一套房子的。

他们,仍然是现在的买房主力军,尤其,是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

2.改善置换

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数据,这十年来,还有一种需求在不断提升,那就是改善。

10年来,家庭的第二套住房比例和三套及以上住房比例,都在不断增加。大家都在抛掉不体面的,换成体面的。

在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房产的时候,对比和要求也就随之产生。当大家都住在家属院里的时候可能还没啥感觉,但当好房子越来越多的时候,需求就来了。

根据人口普查统计的家庭户人均使用住房面积分布,中国城镇住房有个很符合我们特色的现象,就是最低20%的城镇家庭户仅拥有约6%的住房面积,而最高20%的家庭户拥有约40%或更多的住房。

那6%面积的家庭交到40%面积家庭的朋友时,又何尝不想买个大房子?

住在老破小天天为找车位发愁的人,看到了人车分流的新产品,又何尝不想住进去?

二胎慢慢长大,儿童房渐渐有些拥挤,父母又怎么会不想给小孩一个宽阔的成长环境?

不是人人都有钱置换,但至少大部分人,是有置换这个需求的。

3.投资保值

老百姓开始谈投资,其实是近十年才有的现象。

随着大家的荷包慢慢充实,一些闲钱也不知道何处安放。

证券市场、互联网金融这些并非所有人都玩得转,看到亲戚朋友亏多赚少的时候,难免会望而却步。

百姓们宁愿用经验主义,把资金放在经历过两轮暴涨的不动产。

尽管现在来看,短线炒房基本是不可能了,即便是短期有涨势,各种交易成本也会让你入不敷出。苏州5月冒头被按,西安6月风起被压,资产短期升值,如同黄粱一梦。

但从长线来看,好地段的房子依旧是稀缺且有价值的产品。目前的市场情绪相信它至少是一种保值品,在抵御通胀和代际财富传递等方面,颇有效用。

而且购买一处可以出租的房产,也不会形成市场资源的浪费。



《资本论》中有句老话:商品的价格会在市场的调节中回归价值。

现在房价这么高,显然是超出其应有价值的,迟早要回归。

但仔细想想,所谓价值,也是一个很虚无缥缈的东西。

当全人类都毁灭的时候,任何事物对人来说,是不是就没有价值了?所以价值,是基于人的想法的。

那么,当人们改变不了有房结婚的社会习俗,当人们都看重下一代的教育,当人们都想在大城市工作,当人们愿意承担这么高的入场成本的时候,房产就是有价值的。而房价,也是其价值的体现。

现在喊人上车,仍然是一句良劝。
大胡子说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9 16: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房产绑架了太多的东西!真是不知道再过几十年回怎样?如果生了两个儿子,以后还咋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9 16: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收钱了吧,就现在这个房价还窜唆别人买房,人为制造恐慌。就现在就业环境你拿什么保证你的收入,自己删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9 17: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该投资到实业的钱,都投入到房地产中了,不能让房地产绑架整个实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9 20: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城刚需”算一个理由吧,今天中午有一个朋友在四线城市,因为孩子再有2年就要上初中了,他们不想让孩子在当地接受教育,想在大城市读书,现在也想通过买房把孩子户口转移到大城市。不买房子,没有户籍,孩子想进大城市读书没有通道。哎!

点评

亲戚有当教师的,现在中小学的公办学校名额都非常紧张了  发表于 2019-7-9 22:18
这个真的是 绑架!!  发表于 2019-7-9 2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9 22: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户籍限制带来的问题更多,

点评

明白人  发表于 2019-7-10 09: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0 16: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作为代价的我们来说,房价只是收割的工具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1 08: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有调控是不大可能出现崩盘的事情,房子是结婚、小孩上学之类都是需要直面的问题,中国确实不缺房子,缺的是大中城市里的商品房罢了,农村里空置的三四层小洋房多得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11-19 12:31 , Processed in 0.06176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