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新科技创新能力70%在民营经济手中,历史始终是一面镜子,它会告诉我们,在从高中收入迈向高收入国家这一征程上,我们会有怎样的变速。
“我已经很多次在公开场合说,上海人今后要把一个身份突出,也就是说我不仅是上海人,我更是长三角人。”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 7月7日在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新领袖创新大课暨2019(第十九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上一语惊人。
长三角,一片35.9万平方公里土地,占中国总领土面积1/26;人口2.2亿,占中国总人口的1/6。2018年,长三角创下21.3万亿人民币经济产值,占中国经济总量近1/4。
“如果我讲1/4,你无感,我告诉大家,世界排名前五分别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英国。去年,长三角经济总量超过了英国,你就明白什么叫长三角了。”周汉民这样解释长三角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此外,周汉民还重点剖析了硬核技术与颠覆性创新,强调企业家群体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价值。
中国高新科技创新能力70%在民营经济手中,历史始终是一面镜子,它会告诉我们,在从高中收入迈向高收入国家这一征程上,我们会有怎样的变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每年评出的一张榜单,叫做世界最聪明企业50强榜单。登上这张榜单的企业必须符合两个要求,一是你所具有的创新是颠覆性的,二是颠覆性的创新技术具有雄心勃勃的商业计划。2018年,登上榜单的50强中,有9家中国企业。
“今年这张榜单刚公布不到两周,中国企业一路前行,首次出现了两家上海企业上榜最聪明企业50强,令人振奋。”周汉民感慨。 以下为周汉民在新领袖创新大课暨2019(第十九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上发表的演讲(内容有删减):
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一个时代催生了一本杂志,一本杂志鼓励了一个群体,这个时代就是改革开放的时代,到今年41年,在座年轻的企业家对于几组数据,我认为有必要温故而知新,那就是1978年的中国是什么样的中国?
1978年中国的经济总量2683亿美元,2018年改革开放第40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13.6万亿美元,从2683亿到13.6万亿美元,这一变化用“沧桑巨变”仍然显得不足,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40年前在座谁可以想象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叫企业家群体的一员?因为当年中国的人均GDP是155美元,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用一把尺度来衡量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叫最不发达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997美元或以下为最不发达国家,998美元到12757美元为之中等收入国家,而中等收入国家还要一分为三,叫低中收入、中中收入、高中收入。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第40年,中国人均GDP迈入高中收入国家,别忘了我们只是中等收入偏高而已。经济学有一个词汇叫做中等收入陷阱,说明继续发展,达到高收入国家的目标这一段路仍然十分艰辛。
什么是国家的栋梁?我用5个数据来说明民营经济是国家的栋梁之一,我讲“56789”。
什么叫“5”?2018年中国税收总量50%由中国的民营经济贡献。
什么叫“6”?中国去年GDP总量首次跨越90万亿人民币大关。90万亿经济总量中60%是民营经济创造的,即54万亿。54万亿是什么概念?54万亿就是2010年中国经济的总量,而2001年只有10.9万亿,所以中国的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给了中国经济巨大动力。
什么叫“7”?中国高新科技创新能力70%在民营经济手中。
什么叫“8”?中国当下就业人口16~59周岁有多少人?9亿人口。9亿中有80%是民营企业吸纳的。
去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目前有市场主体正好1亿个,1亿个中有企业,有工商户,这1亿个当中民营企业多少?94%。所以一个时代催生了一本杂志,一本杂志服务一个群体,而一个群体在独善其身之际,满怀兼济天下的豪志。
现代经济学的统计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7000美元的时候,服务业占比可望达到70%,乃至再往上升。当我们中国的人均GDP去年刚刚达到9770美元的时候,但中国的制造业占比已经下降,中国制造业目前在全国GDP占比是27%。这一现象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关注在何处?中国制造业现代化尚未完成之际,我们绝不能弃自己的阵地而走。
2018年,数字经济在中国已经超过31.2万亿人民币,占国家GDP总量的34%。当下中国数字经济的从业人员1.9亿人,全世界的软件工程师人数大致是1100万人,中国的软件工程师占1/3,约374.5万人。有这样好的基础,中国的制造业就必须挺住,挺住我们的制造业,让科技和工业革命带动中国制造业迈向一个新的高峰,中国制造业当下最需要的是“两业融合”。
“两业融合”就是制造业要与信息业融合,而制造业、信息业融合之后的产业当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这是我们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有的应对,也是对中美贸易战的态度。态度就是中国必须独善其身,让我们自己的制造业继续昂扬地发展,尤其是要解决三个卡脖子工程: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芯片制造。
只有制造业发展才会让中国的经济发展有自己的底气,所以第一个态度就是强大我们的制造业。
中国是何年成为世界制造第一大国的?那是201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的标志是什么?标志就是在今天世界520大类工业产品中,220大类中国的产量世界第一,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中国还不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强国。
我特别提醒各位,中国制造业的现代化远远没有完成,千万不要弃先进制造业而走。因为今天正处在我们创一代、创二代交接之时,许多创二代已经对制造业有所放弃,这是当下中国企业家群体十分需要关注的问题。
长三角一体化是中国今天40年改革开放到目前惟有以一体化作为核心任务的国家战略。因此即将展开的十四五规划,首先就是要做到长三角规划一张图。
中国经济要往北望,南望,东望,然后是整个一条线的发展。
北望,京津冀。它用的词在座各位一定要明了叫“协同”。北京、天津中国两个直辖市,再加上河北11个地级市,21.5万平方公里土地,1.1亿万人民,他们所做的叫做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请关注两个点,一个是北京作为直辖市的功能疏解叫通州,一个是北京作为首都功能的扩展,请您关注雄安。
南望,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核心是叫合作,因为有三个事要关注:一是“一国两制”要高度尊重;二是这个区域有三种法定货币:人民币、港币、澳元;三是这个区域有三个相对独立的法律和司法体系是独立的,所以特别要强调合作。这里土地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7000万,它将来要突破的,我个人认为在两点上:一是人才的高度聚集,尤其是自然科学家;二是人才的税收一定会往更优惠靠拢,就是在广东从业的香港、澳门人士的税收比照香港、澳门的税率,超过的一部分由当地政府补贴。
第三个战略叫长江经济战略。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有6300公里长,长江流域有2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人口占全国14亿人口的40%,经济产能在2018年中国90万亿人民币GDP总量中占40%。长三角的经济总量是粤港澳的两倍,经济总量是国家的1/4,而其组成部分的长三角,它将真正成为我们国家发展最新的标杆,而标杆的主题词就是“一体化”。
我用三句话总结:第一,长三角一体化首先是规划的一体化,从今往后不要再说自己只是上海人,更要强调我是长三角人;第二,长三角要实现交通网络的同城效应,所以在座企业要高度关注长三角的交通格局再造,其中商机无限;第三,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要得是让人民未来的生活更美好,因此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其中的商机不是用一句话可以概括的。
规划的一体、网络的一体、服务的一体,这三个一体才是真正意义的“一体化”,它的意义会随着未来5~10年的发展会充分显现。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联盟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