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状况是:国有企业技术人员老化和严重流失,原有民营企业热处理技术人员十分稀少,新建民企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由于高等教育体制的变化,几乎所有的工科院校都取消了“金属热处理”专业,新设的材料与工程专业不能保证毕业生具备足够的专业和实践技能。许多大学毕业生不愿到生产第一线,相当一部分企业因大学生在热处理呆不牢也不愿招聘,造成热处理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沿海城市民企从内地招聘技术熟练工或退休老工程师能解燃眉之急,但终不是长久之计。因年龄原因,“文革”前入校的大学生全部到了古稀之年,“文革”中入学的“工农兵”大学生也已基本退休,九零后毕业的热处理大学生大部分当了领导或改行,21世纪开始很少见大学生到车间来……当前热处理企业尤其缺乏既懂产品生产工艺又精通金相的热处理质量控制工程师,更缺乏从事热处理新技术新工艺研发人员。6 l8 x& u: }" V
" }; x7 N, E- G- O: k: h热处理人才断层问题早已凸显,但并没有引起政府和行业部门的重视!
, T: E5 M0 D+ b( i7 ]# {3 d1 x/ o1 ]* H. `
很多企业由于金相人员的跳槽或退休,从工人提拔上来的年轻人顶不上来,热处理及材料质量难以控制,不得不返聘退休者。
! L% j& o- x% l _# I. r# Q
& Q2 h, M/ x# ]真空淬火、气碳渗碳、多用炉等亦有一人顶数人的异常情况。由于热处理是有毒、有安全隐患,加之要上夜班,现在的年轻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宁可到超市去当收银员,也不愿到热处理当操作工,造成热处理操作工紧张的被动局面。% F2 B6 x! S9 v9 C' K1 ~
/ h2 V5 Z: L: O9 Z/ x, x w人才的成长速度慢,一般5~6年熟练,10年才比较精通,现在如果再不抓紧对金相人才的培养,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补充,人才断层只会日趋加剧,势必成为制约各行各业发展的瓶颈。警钟已经敲响,金相技术同样后继乏人并非杞人忧天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