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武钢集团整体划入宝钢集团,后者更名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新诞生的宝武钢铁集团2015年粗钢总产量达到6070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钢铁厂。 而排在第一位的是安赛乐米塔尔钢铁集团。该集团是全球最优秀的钢铁制造商,它分别在19个国家拥有钢铁厂,年产粗钢可达1.14亿吨。 拉克希尔·米塔尔(Lakshmi Nivas Mittal)是安赛乐米塔尔钢铁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兼CEO,也被人称作“加尔各答钢铁侠”。
2008年,拉克希尔·米塔尔达到个人资产峰值450亿美元。近几年受全球经济萧条影响,钢铁大王米塔尔在2016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位列第135位,印度排名第六,个人财富缩水为117亿美元。
事业起步
拉克希尔·米塔尔的爷爷一代还生活在卡拉奇(现属巴基斯坦),印巴分治后加入了新印度。他的父亲名叫默罕·米塔尔(Mohan Lal Mittal),是家族第一代真正的企业家。 默罕·米塔尔从小外出经商,后来带领全家定居到加尔各答,投身实业。1952年,他拿出多年经商的积累,在当地收购了一家经营惨淡的钢铁厂,改名Ispat钢铁厂,这里成为米塔尔家族钢铁帝国的第一起点。默罕·米塔尔很快就将经营惨淡的钢铁厂扭亏为赢,几年后成功脱手,大赚一笔。 到1974年,经过20年的发展,米塔尔家族不仅在印度钢铁业颇有成就,还在印尼买下一块土地,准备进行国际化探索。公司名称也由原来的Ispat钢铁厂正式改名Ispat集团。但由于精力不济,印尼的土地空了两年多,项目也未建成。 拉克希尔·米塔尔是家中长子。父亲对小米塔尔的要求很高,在他考上加尔各答圣泽维尔大学后,仍要求他每天早上6点半必须起床,10点半放学后必须到钢铁厂跟父亲学习钢铁厂的技术、经营以及团队管理。从1969年大学毕业后算起,到1976年,他已经在父亲的钢铁厂浸泡7年。 1976年,父亲派拉克希尔·米塔尔卖掉印尼的土地,但是米塔尔到达印尼后,他迅速对周边商业环境进行认真调研,最终建议父亲保留此地,并兴建一座钢铁厂。同时,他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钢铁公司,即LNM控股公司(LNM Holdings),独自经营,独自管理,并将其作为父亲创立的Ispat钢铁集团的独立子公司。 1977年,米塔尔家族第一座海外钢铁厂落成,这就是后来的IspatIndo。为经营好Ispat Indo,拉克希尔·米塔尔每天至少工作12个小时,有时工作14小时甚至更多。在此期间,他不仅摸索出一套市场开拓技巧,更重要的是练出削减成本与技术创新等不少独门绝技。 这是拉克希尔·米塔尔一生中第一次转型。在印尼的练手取得巨大成功之后,米塔尔一发不可收拾,决定进一步在国际舞台上寻找机会。
全球并购
拉克希尔·米塔尔放眼全球,开始寻找新的并购标的。 1989年,Ispat Indo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位于特里尼达岛&多巴哥岛的Iron & Steel公司出现危机。Iron & Steel是两岛最重要的国有钢铁厂,一直为米塔尔提供废钢等原材料,但由于经营不善,亏损日益严重。米塔尔接手后,连施三项手术。 一是更换管理团队,直接将钢铁厂高层换血; 二是技术改造,采用他在印尼独家摸索的直接还原铁技术,使钢铁厂原料成本降低近50%; 三是精确成本管理,参照Ispat Indo每吨钢需要多少吨原材料,多少度电,多少人力工时等控制新钢厂各项指标。
实施三大手术后,Iron & Steel奇迹般地在当年扭亏为赢,一年后产量翻倍。 1992年,拉克希尔·米塔尔进军墨西哥,他花2.2亿美元买下了墨西哥政府花费20亿美元建造、亏损了几年的第三大钢铁厂Sicartsa。 1994年,他如法炮制,成功并购加拿大第四大钢铁厂Sidbec-Dosco,并在一年内扭亏为赢。 1995 年,他成功并购德国最大的盘条生产商汉堡Stahlwerke,以及哈萨克斯坦年产550万吨的Karmet钢铁公司,一年之内双双扭亏为盈。 2004年,拉克希尔·米塔尔看准机会,以45亿美元从罗斯手中接过美国国际钢铁(ISG),成功登上世界钢铁业制高点,年产钢量也一下子跃居全球第一,成为新一代钢铁之王。 2005 年11 月, 拉克希尔·米塔尔购买了乌克兰最大的国有克里沃罗格钢铁公司, 成交金额达48. 4亿美元。 拉克希尔·米塔尔马上加快对欧洲的布局,先后成功收购罗马尼亚政府下属的Sidex钢铁厂,捷克最大钢铁生产商NovaHut,以及波兰年产钢量超过650万吨的最大钢铁生产商PolskiHuty Stali。 2006年1月,拉克希尔·米塔尔又出人意料地提出收购欧洲钢铁业老大阿塞洛,遭到极力反对及多轮反收购,但由于之前整个欧洲的重大钢铁厂已经几乎全被米塔尔收购,阿塞洛最终不敌米塔尔的强大攻势,于2006年6月25日同意并归米塔尔旗下。
新集团安赛乐米塔尔钢铁年产钢量合计超过1.1亿吨,规模上高出当时排名第二的日本钢铁三倍之多,牢牢坐稳全球钢铁之王的宝座。
褒贬不一
拉克希尔·米塔尔以并购与投资入股为武器,在各国钢铁巨头之间纵横捭阖,最终成为“钢铁业福特”。然而对于这一系列资本运作,外界对此看法不一。 有媒体评论道,米塔尔集团的成长史是一部典型的资本运作史,与技术和产业本身都没有太多关系。在收购安赛乐钢铁集团之后,拉克希尔·米塔尔又把目光投向了世界排名第二的日本新日铁,新日铁社长三村明夫对“基于金钱逻辑的重组”表示质疑:“我相信,钢铁业的并购重组,应该由钢铁业内人士来进行,不应该听从对冲基金所代表的金钱逻辑的指使。他们只追求短期利益,企业价值将毁于一旦。” 2007年,当拉克希尔·米塔尔把手伸向日本时,新日铁积极开展反并购,而且得到了当时排名第三的韩国浦项和排名第五的上海宝钢的支持,浦项和宝钢都表示愿扩大与新日铁的交叉持股比例。浦项李龟则认为:“把企业做大我们并不反对,但反对通过用钱到处购买的做法。” 而印度媒体则纷纷夸赞米塔尔具有远见,拉克希尔·米塔尔本人则说:“我们需要更多大型的、健康的公司。他们会促使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从安赛乐米塔尔钢铁的集团运作来看,该集团确实从庞大的规模中获益颇多。安赛乐米塔尔集团控制着自身所需铁矿石供应的40%,焦炭则可以自给自足。当这些资源不能从市场上以合理价格购买时,米塔尔集团就会动用自身所拥有的资源。 此外,拉克希尔·米塔尔十分重视技术改造,曾开创直接还原铁技术(DRI),以DRI替代进口废钢,使炼钢成本大幅度降低。 即使是竞争对手也承认,拉克希尔·米塔尔拥有了一个覆盖面更为宽广的集团,并且拥有让同行们羡慕不已的高利润。
内外分家
进入1990年代,随着年迈的父亲默罕·米塔尔逐步退出管理,两位弟弟普拉默德·米塔尔(Pramod Mittal))与维诺德·米塔尔(Vinod Mittal)全权接管家族留在印度的产业,兄弟之间在经营思路上的分歧越来越大,最后不得不分家。 在父亲默罕·米塔尔主持下,1994年,拉克希尔·米塔尔从家族中完全分离,仅保留家族钢铁产业品牌Ispat,另行成立Ispat国际公司。之后,米塔尔家族的印度公司又通过与日立合作,以及新建彩钢厂,在印度钢铁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年收入也逐步从最初的几千万美元扩大到2005年的640多亿卢比,折合15亿美元左右,成为印度当时最大的钢铁公司之一。 2004年12月,由米塔尔家族控股77% 、总部设在荷兰的Ispat国际集团首先发行5. 25亿新股, 从股市募集到大约133亿美元,转向收购其母公司LNM控股的资产, 合并成立了以现任总裁姓氏为公司名称的股份制有限公司——米塔尔钢铁集团。
结语
可以说,家族企业作为世界上最具普遍意义的企业组织形态,在世界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球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在顽强的生长和发展着。 米塔尔家族在分家之后各自发展,家族产业分而不倒,甚至开枝散叶,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