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7-15 10: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9 o3 m( D$ p: A% e8 j$ @) f6 f
不知道你这个十多年是怎么过,还有,“一种材料一次测试就能测出该材料的K因子”,你确定不是逗着玩??1 t' S! n8 l/ `/ N( c0 s1 y; _4 j
/ k2 f+ ~) G, ]8 o
: b0 t0 T4 u$ V. @: Y带 K-因子的折弯系数使用以下计算公式: BA=pi(R + KT) A/180 其中: - BA = 折弯系数
- R = 内侧折弯半径
- K = K-因子,即为 t / T
- T = 材料厚度
- t = 内表面到中性面的距离
- A = 折弯角度(经过折弯材料的角度)2 o& ]% n8 [" [+ q5 c
| , `; W" d* o* M
3 y0 D- w/ \2 p3 U& q5 X+ p
" b& }8 U% S- s# Z( [
上面的公式你肯定知道出在哪,废话就少说,问:" Z! ]5 U/ o; K- b6 _) H
1.同一种材料,如A3/304,甚至铝材,你确定每次供应商提供的板材材质性能、实际板厚会相同?别跟我说SGS那种收钱就过关的;% F" n- t5 K I$ i1 b
2.工艺上需要增加薄膜进行折弯,那么此时中性面如何计算?注意了,薄膜不是只有一种的,更不是只有你常见那种白面带LOGO的;
% A) w5 `) C* t7 M7 B( K3.折弯成品的内侧折弯半径,实际是一个非圆形,同一道折弯,也会有出现不同半径的情况,即使是大圆弧形的折弯如内径R20、R35也会有偏差,你依靠什么工具测量?尤其遇上薄板如0.3板厚的,或者折弯角度非90或者135等非标准角度,要怎么测量这个内径?而且折弯板件通常在你脱离上下模的时候会回弹微量角度,那么这个折弯角度你取回弹前的值,还是目标成品的角度值?别看上面括号内的说明,用你理解的回答" g @& b! W, _4 u- r: ^8 d/ p$ [
你可以不回答,心中有个谱就行,其实再想想,如果K因子真的这么完美,那么为什么我接触的和我经历的厂家,均不采用K因子?背后原因是什么?
" {0 w' y/ F) O另外,事实上,你说的数学确实是非常重要,重要到我现在都无法处理好,从基础的动力学静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到弹性力学疲劳分析有限元等等,想要理解好,数学真不能差,还有鸟语,真心的累,即使搞电气控制的也脱离不了这个,但是现在这个折弯问题还得跟实际对接,单纯讲理论,没有用,如同一条阶梯空心轴的挠度分析计算或者齿轮选型一样,脱离了各个方面的实际影响,最终也是废话
5 V7 K7 Q# i3 E5 v" V. X4 w7 {2 F4 U3 v! n(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