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我在下半年写的八大危机,在这个之后,广州有一家媒体叫做《南方人物周刊》对我做了专访,编辑在编辑语上写一句很耸动的话,他说当全国都公认为去年所谓的泡沫现象,通货膨胀现象是来自于流动性过剩的时候,郎教授不同意,下面的话更有意思了,他说如果郎教授是对的话,那么全国的学者几乎都是错的。那么也就是说按照郎教授的意思,政府所推行的宏观调控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是一个落井下石的毒药。也是由于媒体耸动的报道,大家也是看戏,到底是郎先生对,还是其他所有人是对的,我还把这句话抄在一个小纸带上面,我也是做一个赌博,必胜的赌博,到今天为止,最近这几个月,我就变得羞答答的了,不知道为什么呢。我很害羞的不好意思的告诉各位,对不起了,我又是那个唯一的胜利者,他们都失败了,我是唯一正确的。中国经济现象根本不是流动性过剩,胡说八道。 $ S1 [. E N& V5 I
8 q6 L9 c/ u" P7 U- ] a/ k 那么怎么造成的?请各位想一想,宏观调控的目的是社会流动性,问题流动性本身就是错的,所以在汇率、成本、劳动合同法的打击之下,宏观调控就变成了我去年所谓的新的打击,怎么打击我们的企业呢?通过以下三个管道打击我们的制造业。第一个管道在宏调压力之下,银行从制造业部门大量社会流动性,打给过热的地方政府,第一个管道。
# ~$ \+ V. _8 w3 J" H
2 C0 A, M+ q$ P+ Q, W; N 第二个管道就是在汇率、成本、劳动合同法以及宏观调控的四大压力之下,民营制造业更干不下去了,它的必然结果就是把应该投资在制造业的钱不投资了,拿出来打到过热的部门去炒楼炒股去了。因而造成股市泡沫、楼市泡沫。就在这个时刻我们的政府误认为,错误的解读这叫经济过热,实际上就是没有斩断工商链条,在制造业碰到危机的时候没有解决制造业的问题,才使得制造业资金流窜到过热的部门,炒楼炒股,因此第二张骨牌倒下。 0 A! x- ]% j( Y6 z
+ R) o" L$ A6 k. p' G 第三个管道,我简称为海尔现象,什么叫海尔现象?也就是原先在制造业这些企业干不下去了,然后就拿出大笔资金打到过热的部门去做地产开发。所以各位请注意,这三个管道很有意思,第一个管道使得更多的资金从过冷的,最需要钱的民营制造业流到了GDP工程去,第二个管道使得制造业资金从过冷的制造业打入过热部门炒楼炒股,形成虚胖现象,更误导政府是经济过热,实际上根本不是过热。
9 M! G" V5 }. O, E* M$ ]" m1 m0 d2 i' x
第三个管道使得资金从过冷部门转到过热部门大量的开发商又出来了,买楼的钱多了,做地产的资金也多了,而楼市泡沫跟股市泡沫最直接的冲击就是坚定了政府认为经济是过热的,这是错的,实际上只跟GDP工程的有关部门是过热的,这个总量只有30%,其他70%的制造业基本过冷。那么这个30%是哪些部门呢?去年是地产、钢铁、水泥、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替他们融资的银行,大型国企,证券公司等等,这几个部门是过热的。与我国民生息息相关的制造业部门呢?基本过冷。
8 i: t, w8 i. F1 N
8 ^ K0 ]$ ^( e 所以这种现象就形成了一个全世界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二元经济环境,在这种二元经济环境之下,政府的任何的宏调政策的必然结果就一定通过三个管道使得过冷的部门更冷,过热的部门更热,就这么简单。从而造成宏调的失败,经过一个人大力呼吁的结果,政府宏调的结果也有一些改变,也要给政府一些正面的评价。而且到这个时刻,两年之后发现郎咸平讲的是对的,但是如果早就帮助制造业的话还不仅仅如此。这就是中国经济的现实情况,它是二元经济情况。 " f4 C. I4 b, J8 C2 G, ^6 J
, R& P+ J& |/ l4 B, N 那么二元经济几乎完全主导了股市的股价和楼价,而这也是为什么我对股价的判断总是这么精确,各位记忆犹新的话应该知道我去年11月在北京清华上课的时候,我讲过年底开始国家开始跌,到了今年5月份的时候,我还在凤凰卫视的《镪镪三人行》提出我的观点,当时大家又是一片幻想,说是有奥运行情,奥运之前股价大涨,我相信我是全世界少数几个人非常明确的指出,呼吁全国股民不要相信奥运行情,我讲的很具体,不要有幻想,中国没有奥运行情,股价必跌,有这种胆识是不容易的,讲错了怎么办呢,但是我是不会错的。因为全世界的奥运主办国的股价在奥运之前都是上升的,奥运之后才会跌,郎咸平你凭什么这么大胆?你讲的话不但给我们内地学者完全不一样,同时和国际经验也完全不同,你为什么敢笃定中国完全负责没有奥运行情?原因就在二元经济,因为股价跟楼价的价格走动一定是取决于基本链,而我们过去的错误在哪里呢?我们只看到表面现象10%的经济成长证明我国的经济是健康的,因此为什么股价、楼价不反映这种旺盛的经济成长呢?搞错了,它所反映的不是每一年10%的成长,而是什么呢?而是二元经济的本质问题。在清华学习你们很幸运,我跟你们接触的是最多的。
9 `* U& ] @; s2 ]* f9 [" e1 S! ?) `4 D* {" L' F) h
请各位想一想,政府包括证监会,总认为它的股改是成功的,05年开始我就极力的批判证监会,我说这种股改是错的,根本不该推行,我讲话都是很绝对的,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我从来不模棱两可。所以当时我就说股改是错的,那么证监会怎么回应呢?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也回应了一下,当然他也不会听我的了,我说箭在弦上也得撤下,他也不撤。听完这次演讲其实还有副作用,回家以后保证你后悔,肯定会说今天不该听演讲,怎么不听呢?以前不听他的演讲什么都搞不懂,觉得日子挺好的,现在什么都搞懂了再也睡不着了,因为那个家伙讲的都是对的,我连点幻想都没有了。 : Y( I9 r( }) p4 A# Q! k
, j9 Y, E: u$ t; g0 I% e. T
所以在这个时刻,因为我们毕竟是一个学术讨论,不需要变成像演讲一样,非常注重实效性,我们稍微洒脱一点,我想跟大家沟通一下资本主义的问题,为什么股改是失败的?那么我今天就想通过这个机会和你谈一谈在英国撒切尔夫人时代,他们推出过股改,你相不相信我们做股改的时候从来不研究别人是怎么做股改的,闭门造车,他们是谁帮他们设计的呢?是罗斯查尔德家族帮他们设计的,今年有一本畅销书叫做《货币战争》,千万别看,大部分是胡说八道,但是有部分是对的,罗斯查尔德家族是对的,而且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里面无数次谈到这个家族,大概是400多次,这个家族伟大到什么地步,在撒切尔夫人时代叫英国股改的计划,他们是资本主义皇冠民族,替英国资本主义的政府制定了一个股改计划,我拿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股改计划和我们中国社会主义股改一对比,我保证你哄堂大笑,罗斯查尔德家族所拟定的股改叫做股改三定律,定律一,股改的公司一定必须得负有信托职业经理人经营,因为这才是资本主义的灵魂。 ) D) ^" o* Q) C5 V! @: T' ]
. v; E/ |( j! h* h
对比中国,我们中国也有很多职业经理人,他们缺乏对国家民族以及老百姓的信托责任,你能不能相信在08年上半年,这些人为了自己的私利在股价如此大跌的时候一样抛售,这种心态我完全不理解,信托责任在哪里,不是说法律规范你可以做你就一定要做,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尺,法律说你可以做的时候,你要问问自己的良心你该不该做,在估价大跌的时候谁想到了股民?你们上市公司哪一个人为了股民的利益而做思考,没有,为什么?因为股改的第一条定律你就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的职业经理人不应该讲全部了,大部分缺乏信托责任。而英国股改的第一条,职业经理人必须具有信托责任,第一条就以后完全显示出了差距,第一条如果能够彻底执行的话上半年股改的问题不会出现。
5 _) O b) H; h5 P# Z% H: ^* H
( _4 Q: n3 @, R" Z& }$ D+ | 第二条,请看看帝国主义政府怎么做的,只有好公司才能股改,坏公司不能股改,英国政府是什么观念呢?他们认为一公司进行股改的话和好公司进行股改的话不一样,因为股改本身是政府的信用,坏公司股改的结果是老百姓会受到损失,老百姓一旦受到损失回过头来骂政府,英国政府为了保护中小股民的利益,一直不鼓励坏公司股改,股改是政府的信用,对于中国来讲任何公司都可以股改,包括坏公司,这一点你会发现巨大的差距。 # b0 N: H2 Q& q1 E0 O+ A
0 y( f3 H$ w z' Y4 R5 }
第三条是最重要的,也是我在05年一直呼吁证监会的,这种以市场化为主导的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第三条是什么?为了保护中小股民,因此股改后的公司英国政府保有一股黄金股,在必要的时候具有一票否决权。这个话05年我就说过,但是不听,只要是我讲的话他就一定不听,不是我讲的对不对,因为我没有讲错,我讲的结果就是不听。那么我们呢?政府完全退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继续留在股市,为了中小股民的利益还保有一股黄金股,对这些股改后的公司,如果它的政策伤害中小股民的话,英国政府具有一票否决权,这是资本主义国家。那么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呢?完全退出,你该干啥干啥。为什么?靠市场解决问题。罗斯查尔德三定律做一个对比,定律一,必须具有信托责任的职业经理人经营,定律二,好公司才能股改,定律三,英国政府具有一票否决权。任何一条在中国实施的话股改都不至于是今天这种模样,假设中国的上市公司都具有罗斯查尔德定义率品德的话,没有这么多问题,如果中国上市公司只是好公司进行股改的话也没有这么多的问题,如果两样都不是,第三项如果我们政府保有一股黄金股的话也没有那么多的问题,为什么?最近发生的事情,一票否决就是了。现在做亡羊补牢的工作,为什么做亡羊补牢的工作呢?学习不好,原先的制度设计就是错的,最后谁负上沉重的代价呢?在座的各位,这是一个政策的错误。 0 _8 _0 w8 _4 A) W( u
8 B$ I* A1 H: _6 l, T/ D. f
所以今天我用信托责任来贯穿整场演讲,你会发现罗斯查尔德三定律里面强调的信托责任,你想一想英国政府它是不是一个对中小股民具有信托责任的政府,在想一想英国政府在这次金融海啸当中是不是全世界第一个领先国有化银行的国家,为什么?这是对全国老百姓的信托责任,他们想做什么,他们用国家的信用来弥补老百姓对资本主义信心的丧失。所以英国已经是没落的国家了,可是英国政府这种品质一直是放在这里的,那么这种以信托责任为主导的品质,我认为才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我相信各位学员一定有一句话,为什么这种品质只存在英国人的制度里面的?为什么英国人血里面流着信托责任的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