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26 21: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还是很多人在用老版本的,呵呵
) j0 G2 B0 S1 k+ U8 k毕竟安全第一。不过学习软件注意几点:不要满足于够用就可以的观念
5 j: _0 l3 ]7 D- ^0 [% S6 e5 A如果这样的估计CAD1997都可以满足大部分企业的绘图了,为什么还要学现在2009
: v% q! {! ?$ R) J+ O0 o软件设计框架和新技术没有明显改变就不以去学习
1 w6 Z4 x3 }$ A3 ]/ S! M/ l# n) a如果有明显的变革,还是要去及时跟进。
* }8 x* z0 R% O+ [现在的软件升级太快了。要注意新功能的了解和运用% ?0 \- J! o! g0 Y. j* V3 h
也许有人说这个那个的,你如果会了和不会是2个事情& P. H f4 E9 h& V3 j
为以后的事情做点准备还是有必要的" X. _# x3 p* H! a+ ^% k
* o* c5 k2 _3 t z
现在的UG6.02缺陷依旧是在2D加工的后处理上,. I+ x' w/ \1 k5 E7 K2 I/ w1 u
由于官方在 设计上的原因,无法优化出合理的结果' a3 c% h2 N! k( {( X& p
做2D加工的设置刀路要想出理想的带G41 42的功能的需要设置2个不必要的因素6 m: |; E1 s' k' {, r" h% U
且每层加工都有G41 40之间转变,有点不理想,不过实际加工也是可以接受的7 _ A$ o$ i: ~" x# x+ Z
关键是增加计算机计算量,就怕一般的国产机床在老是补G41和40的时候死机的情况出现
" s6 R3 R; m0 I' e* }以前用GSK机床测试是出现过死机现象。现在不知道GSK有没有变化,其他的机床没有测试
/ ]5 J- b6 t* b8 x' v有待实际测试,呵呵,所以它的2D加工还是被MASTERCAM代替。
/ M; c' ]0 | H9 K5 C- F5 Y" l c在3D上UG6已经和MC拉开档次了,以前版本不明显,现在的IPW技术和颜色余量测试功能已经6 Y* r6 n* }* a/ S! q$ O( J
达到实际加工的效果了(切削参数合理的情况下,至于拐角和边缘过切问题动点脑子就知道了)
3 f9 X7 g3 k% ~0 a1 g4 s) f* x4 t; {" S) X5 S, g3 k) Y; v
呵呵UGS卖给西门子将会带来质变,西门子将会多年的制造技术加入到CAM里面,新的建模技术出现和新理念,UGS将会有一次不小的提升,这次的CAM完全和先前 的几个版本有大幅度的提升 希望UGS会在后处理上下工夫,现在的机床仿真技术还很不成熟,只有能够简单的看碰状,过切和粗糙度等技术还没有引进,希望将计算和程序的优化都提高
5 S9 [$ X! h; D/ v
5 w! [* y$ {. w0 ]1 T4 r0 q
5 l* }! R/ X4 @" k- \MASTERCAM,新功能还没有通用性,不过大家做3D的有兴趣的注意溶接加工,这个东西在做7 l2 h# k& s- x* ]' k
四方件曲面和全圆刀路上有不少特色,大家有兴趣的分析下,还有等高增加的曲面等高功能& V& {3 s& N; S# V/ s4 g8 z& g
希望大家要会用,MC论坛比较好的有开思网的。那高手不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