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刀片牌号、规格选择不当,如刀片的厚度太薄或粗加工时选用了太硬太脆的牌号。
) b# C& f* l! Q2 `4 N; F
; l! j4 B6 M5 E: F对策:增大刀片厚度或将刀片立装,选用抗弯强度及韧性较高的牌号。
- T) [6 S9 y& b( @* s1 H7 d8 L4 x4 t5 L$ W0 i' ]% a% u1 }5 V
2) 刀具几何参数选择不当(如前后角过大等)。
. k; @$ j4 e0 y4 y( c
( P* P. W+ ~# C& `+ E对策: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重新设计刀具。① 适当减小前、后角。② 采用较大的负刃倾角。③ 减小主偏角。④ 采用较大的负倒棱或刃口圆弧。⑤ 修磨过渡切削刃,增强刀尖。+ n- W% S8 P. o2 I1 j! ^
8 M7 H1 y: j+ T& P; `) A
3)刀片的焊接工艺不正确,造成焊接应力过大或焊接裂缝。4 I( J+ p1 e: y# D/ g4 p
& }# A* \+ W9 a: G3 V& z对策:①避免采用三面封闭的刀片槽结构。②正确选用焊料。③避免采用氧炔焰加热焊接,并且在焊接后应保温,以消除内应力。④尽可能改用机械夹固的结构。% l) c3 {9 m$ ]8 _, q! O5 e! f& r
- I- H3 I$ ~# W \
4)刃磨方法不当,造成磨削应力及磨削裂纹;对PCBN铣刀刃磨后刀齿的振摆过大,使个别刀齿负荷过重,也会造成打刀。
% Q. [( E) M1 e: ~! j9 H, ]
: ]2 B0 i3 g* `* t) }# z5 Q对策:①采用间断磨削或金刚石砂轮磨削。②选用较软的砂轮,并经常修整保持砂轮锋利。③注意刃磨质量,严格控制铣刀刀齿的振摆量。4 c# j2 Y- y1 y/ L& Z
) p7 x& r: n/ R- L# o4 x5) 切削用量选择不合理,如用量过大,便机床闷车;断续切削时,切削速度过高,进给量过大,毛坯余量不均匀时,切削深度过小;切削高锰钢等加工硬化倾向大的材料时,进给量过小等。* d! n6 w+ x7 G7 ?
. ^/ `1 A+ X# R4 k对策:重新选择切削用量。
+ ^# S) s* o! f0 z1 I! T4 M
8 t+ ~. L) o$ M* G, h- ]6) 机械夹固式刀具的刀槽底面不平整或刀片伸出过长等结构上的原因。
- a3 F: U! A: R8 d; `
+ s0 S' J1 `" d1 Z( b对策:①修整刀槽底面。②合理布置切削液喷嘴的位置。③淬硬刀杆在刀片下面增加硬质合金垫片。, X$ ]' q1 O6 C' Q- {
& Z! ?# z6 k2 b3 I7) 刀具磨损过度。6 R! _- I+ H3 L/ T
/ V$ P/ y5 h: E- ~: r$ S1 v; x
对策:及时换刀或更换切削刃。
# X- g `) k& r4 f
1 @5 y6 X; T4 `- x7 Q) K8) 切削液流量不足或加注方法不正确,造成刀片骤热而裂损。
# ~5 y, J9 B" l
5 X" f6 p$ S# _$ A% I+ H对策:① 加大切削液的流量。② 合理布置切削液喷嘴的位置。③ 采用有效的冷却方法如喷雾冷却等提高冷却效果。④ 采用*切削减小对刀片的冲击。
% N5 k3 {5 q+ V9 E4 j
% [/ H/ ?8 V9 F4 X9) 刀具安装不正确,如:切断车刀安装过高或过低;端面铣刀采用了不对称顺铣等。
5 D& z3 r$ I- g# f2 Q, `3 O( L4 Q# ^/ F
对策:重新安装刀具。
) B8 I( m8 c7 l7 p
% Z, s7 f7 E) J, }10) 工艺系统刚性太差,造成切削振动过大。
0 f- y! G( V* @6 C( s4 F$ b+ ~' w
对策:① 增加工件的辅助支承,提高工件装夹刚性。② 减小刀具的悬伸长度。③ 适当减小刀具的后角。④ 采用其它的消振措施。
: M6 H5 H( K# b! ]. x$ A4 F" z0 p7 I3 S9 a+ h9 @
11) 操作不慎,如:刀具由工件中间切入时,动作过猛;尚未退刀,即行停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