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床作为“工业之母”,是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象征。随着我国汽车、航空航天、船舶、电力设备、工程机械等行业快速发展,对机床市场尤其是数控机床产生了巨大需求。
. {1 ?$ ]4 `! Q但国内机床企业并未抓住发展机遇,反而频繁暴雷,有巨额亏损的,还有债务违约的,甚至还有破产的。9 V; `, A, l; F. c; f2 \" n
: i: W) d: e" r1 d& l
+ B% ^+ p0 B3 I' W5家机床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巨额亏损
- M, Q& B& h% W
8 Q0 Y# y* O- V# d) K" s* [' N% h
7 f0 F$ U4 T- t为了准确反映出公司真实的经营情况,我们这里说的亏损,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亏损,如下表所示,有5家机床公司连续三年巨额亏损,三年的亏损总计高达47.84亿。
5 u c) D1 T2 b" h
4 K1 c ~) \$ V4 X
# D1 c% q2 @, p. m
! B8 c7 F$ W8 O: N: ]4 j
& B2 H) i5 S' b# \/ B; g+ v- T4 p: N6 {
按照营收排名,沈阳机床、秦川机床在15家A股机床公司中分列第一二位,华中数控和青海华鼎也排在行业中游,只有华东数控营收排名垫底。 F0 `+ N7 K; K. Y/ Z. V0 r! e+ g; c
/ e; `6 T, [" a+ V# j; \/ _5 A
, `$ X& o- E: v9 C# ^1 s在这里我们重点说一下沈阳机床,最近三年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32亿,再往前看,沈阳机床从2012年起扣非净利润就一直是负数,但是每年都有好几千万的非经常性损益。7 l0 K) g3 n5 c
直到2015年、2016年,沈阳机床几乎没有业务外的收入,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才被第一次ST。$ G3 h% h: T+ e" ^5 W! E
. ~2 ^" O2 P5 A: ^: L( G1 ~
% t" c9 C9 H e* X" O8 o: ~. Y9 O8 z
0 G( L6 I/ i/ E/ a$ D
本来2017年也该亏损的,但是公司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多达12.4亿。沈阳机床将几家子公司和一些部门的全部资产和负债转让给了母公司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获得收入10.56亿元。5 k- a$ I+ D G
- Q6 k8 F" K- I" `
2 K0 z# `, B. H8 s
通过这一操作,沈阳机床的负债少了35亿,负债率从99.80%下降到95.23%,而营业收入也少了21亿。但是这样至少能保住上市资格,最终把2017年净利润定格为1.18亿元。
7 {: F& S. I4 U2 ` O' `6 s6 z- g5 R
9 R: p; w: Y/ L. ?8 w2 b+ U当然这也反映了沈阳机床所面临的困局,负债率居高不下,最近3年的财务费用累计26.74亿。就凭公司现在的经营状况,几乎没有偿债能力,每年经营现金流净额至少都是-11.23亿,2012年至今已经-101.82亿了。
7 D( N+ U' d- k- v7 N1 @& H; M1 C9 P6 t- z$ B& w
2 N+ K8 b7 Z1 p1 E3 o k
如果不是有沈阳市国资委的庇护,恐怕沈阳机床的下场就跟大连机床一样了。9 D% \( i9 ? ?: c$ O0 r
- m: E+ L* S1 _6 \% \
' `: I4 m; h9 P) _
大连机床破产重整,还坑了同行
* @* G- l& @- A# w2 W2 I
3 T& x) z2 o+ B: O( h. |, M, H( \( ] C2 z, T
近年来,大连机床因多起债务接连违约而被外界所熟知,公开市场债券就有多达8个违约,截至今年4月底,共有114家债权人向管理人申报债权,申报债权总额达到224.22亿元。4 C* e7 C; a) H$ U$ c" R/ O
2017年11月,该公司被法院裁定破产重整。而一道纳入破产的还有它的控股母公司大连高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控股股东陈永开,今年5月被公安部列为A级通缉犯,此前他涉嫌骗取贷款被公安部门立案侦查。
' u' d) O5 ]! o* J4 f `/ V8 b5 A7 G# M- }; p$ g
* ], i/ R& A0 f- ^, c, o; { / L* i& d! X1 D% B4 _7 S: Y
! {- ]% _$ n; b% w6 Q8 |8 p1 F, g4 n
除了债券违约,大连机床及其子公司在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也出现大面积逾期,最大的“债主”中国银行涉及金额达20亿元,仅逾期借款就达13.95亿元。1 v% ~8 U: h9 Q$ y
7 B; z- S* w- b) x8 M) B4 c0 z
8 ]# ?2 |$ f/ X在大连机床诸多的债权人中,还有一家同行——华中数控。华中数控于7月13日发布公告,称大连机床合并重整的27家公司中,有4家公司合计欠华中数控3452.59万元。而且华中数控还持有大连高金数控有限公司18%的股份。
I/ V3 N& y. o4 F4 N& N) T d {- s# e& W' o7 A
+ j6 A/ N& [1 h. c) _' [受到大连机床破产的影响,华中数控将计提应收款项坏账准备2239.96万元,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897.68万元,影响2018年上半年利润3137.64万元,预计半年报净利润至少亏损4500万元。; H7 w; T' b6 z; @" B5 R
0 J( N8 I/ e4 q2 r! J% d; p
$ i; h, A7 l" y$ [3 O7 k" J+ o# o如此看来,即使不考虑坏账和减值的影响,华中数控业绩依然亏损,和沈阳机床一样,2012年至今扣非净利润一直都是负数,现金流情况也非常差。+ t9 Q. C7 I% s- d- n
6 Q9 S) L; X3 w5 w
2 p# H, u) a% ~不过与大连机床相比,沈阳机床、华中数控已经算幸运的了,后两者的实控人分别是地方国资委和高校,而大连机床自从2004年改制后,实控人就一直是陈永开,或许这就是与后两者的区别吧。% A: r* @9 m: h: ?- F* |' F5 W7 J
# J9 T; |3 K- ]& _, W7 g" d2 Q4 V' E
但不管是民营控股还是国有控股,国内机床企业的发展都已经到了瓶颈期,债务居高不下是他们的通病,所谓的龙头沈阳机床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的活着。
" w9 O( l; h' m% h* t7 I! [9 M% R
! C! l* ?0 C. r: @8 n
9 g6 O- [, o8 B- C `+ b华东数控同样陷入债务危机
2 J9 _$ @, N( c: S& U) x; T0 h; w; Y. l: R+ P. z; p
! t, C/ a1 ~# w' ~* g/ h# k
华东数控是一家小型的数控机床企业,每年营收不过2、3亿,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常年都是负数,2017年出现两笔债务逾期,共计达1.45亿元。7 p, ]" E$ A# E) J4 I- ?9 H5 W# K9 ]# M
8 }$ L' s3 P3 ~ w' G# l# l& e4 k1 h5 ]; q3 c5 E
近年来,虽然华东数控拟通过增发、重大资产重组等方式、方法扭转公司的困局,但都遇到了众多阻力。2017年的两次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也均以失利告终。; S0 m% h: T z5 W) N/ P
- B- l; J/ x+ L* Q
! i& E+ \% C: Y+ d4 _; O
事实上,华东数控早就是公认的壳股了,曾经还与大连机床有过一段不解之缘。. A+ U, T, q( o4 p
% Q4 U3 L) T' k* _# L3 I; H1 `( `6 y @4 \# U
2013年,大连机床的母公司高金科技出资3.2亿元认购5000万股华东数控普通股,持股16.26%,并在几度增持后,成为华东数控最大股东。3 N# C4 d' D; w6 H" S- ^5 P
! Z& P. R: ?9 O& }" n4 j$ [# o* m! M- l! N
但因高金科技负债累累,持有的华东数控股份全部被司法冻结等一系列原因,大连机床最终借壳失败。由此可见,大连机床的债务问题早就已经暴露。
; b9 w- y+ m; K" Y' J# i4 o1 B/ X5 W1 a
) n' U7 F$ T7 B5 h' W揭示国内数控机床行业困局
) Z5 V- s2 w- } n: Y- k$ @3 _
0 q3 `5 m Z2 G; v6 T9 D( _8 y' @2 o
实际上,近年来数控机床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张,2016年,我国数控机床销售额为2732.3亿元,同比增长7.69%。2017年销售额约为3060.3亿元,首次超过3000亿元。 V- T. q% `# q, X% D. J
' [9 l$ t; @( q. u5 b# t
! w$ [+ f4 Z, K! O
这与上文所说的破产、债务违约、巨额亏损形成了强烈反差,而归根结底在于供需两端的矛盾。' W1 D \# @5 [% J
: K4 F5 R6 }0 T, f x
: F6 m* }9 @- ]$ @3 a3 F
简单来说,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的供需矛盾,主要体现在低档数控机床的产能过剩和高档数控机床的供应不足。
5 ?' F }8 _) g/ s9 [5 l' k8 l5 a& ?/ s, U& i* t- T
' f5 _' {& m. M" f5 m* r由于低档数控机床行业门槛低,进入企业多,且近几年低档数控机床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该领域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反观高档数控机床,需求越来越大,供给则完全跟不上。
6 `) s1 v6 O% |7 H$ u4 U$ F, w# g$ ~! Z
2 r/ t2 C, M9 B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统计,2013年我国高端数控机床的需求占比已经达到10%左右,2017年大约在15-20%之间,但是在这期间高档数控的国产化率仅从2%提高到了6%,国内大多数高档数控机床都依赖进口。# k8 B1 _- q1 {5 A/ m4 F1 P. O/ y
+ b/ p" D, ]6 w3 O) `) L' t/ \6 ^/ T: }! _& n; E, N1 U* N5 F, Z
4 _& W' O2 S' }0 [5 @1 Q1 P
5 W3 H# T' M" q
0 L1 W6 p, ]# a6 P/ ?' }, a
8 h: h5 Z J ~8 E* w
0 [" s; w8 ^# m我国不同数控机床产品的国产化率情况
7 I$ G! f; t7 o! l7 \% K* @# l$ ^ W9 n7 {) e7 I8 ?4 y
1 Y q! p( ~1 H9 Q" x& u正因为国产机床无法进入高端市场,才造成了我们上文所说的困局。回想2006年,大连机床在美国金属协会“世界机床500强”排名中位列第8,但是经过11年的发展后却以破产告终。而经常被人提及的数控龙头沈阳机床,实际上也举步维艰了。
, E, j4 u1 L' c7 _5 _: J2 i. D, _) S# \
# j: X& u1 ?7 _, i3 ^/ d% F1 a- L颇为讽刺的是,就在5个月前,数控机床行业还曾为工业互联网欢呼,不少数控概念股借此机会连续封板,但贸易战风暴降临,这些数控企业就像芯片那样被打回原形了。3 w! D* Z9 A: l: o7 e! T
8 J9 [! _3 }/ s8 r8 p' Y& ]/ E: {0 E; C
; h7 ?. J9 r! A# p" V- W {) ~如果高端数控技术继续控制在外人手中,国产机床又如何能看到翻身之日,浮现在眼前的不过是一出又一出的悲剧:先是巨额亏损,再是债务违约,最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破产出现。 M+ x& j% n/ a7 y5 ~4 X$ r
S$ Q2 C2 `0 R! ]6 t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