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12-14 10: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MOLDMAN 于 2018-12-14 11:10 编辑
: L( o5 ]) S$ R$ D% X" Y- _" M, R8 E9 D+ t7 }7 o+ \1 q l$ [
说下我的展开经验,供楼主参考。我是做高低压配电柜壳体的,和楼主的调压柜类似,只是我们的精度要求相对较低。7楼回复的折弯系数表,很清楚的表达了展开扣除量与下模宽度有关,对零件成型的R角也会产生相应影响,但我门的产品相对调压柜来说是更粗旷一点的,所以在设计时并不会考虑R角的大小。(而且设备也是相当简陋,能折弯就不错了,下模就一套,你还想换圆角?如果我想,就是想和车间的工人师傅们干架了,我又是猥琐多病的身躯,哪敢这么做)
. w; n) P, T7 f' u2 S
9 A' _- y* t( u6 z' V先拿楼主的一个展开示意说,我觉得既然用CAD了,初学完全可以考虑把材料厚度也画出来。1 ?$ B' e9 }( y6 ]8 J& \
横平竖直的很简单,用多线段按尺寸画出外边,然后偏移材料厚度就可以了。零件截面不能选太大的,用这个就挺好。6 @! P# q5 W$ {4 u5 R5 x
; T1 c4 B+ Q% o: z- h这么做的话内边尺寸也很简单的可以标注出来。下面说下我的计算公式:
" K v* g8 R, p1 r9 `+ Q展开尺寸=L-折弯数量×扣除量(K),以我的1.5材料的扣除量为2.4为例1 i- z7 q- t! m) M4 H+ H/ ?4 R+ n
(40+100+50+15+24)-3*2.4+0.6=222.4- A+ F% l7 z$ @" v
括号内理解,是'L', '3'是几个意思?不是明明4道折弯吗?最后还加了个0.6又是什么鬼?
; z w c$ d! v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在多年折腾以后,也算搞明白了,得从单独一次折弯说起。不过好像这论坛的积分只跟回帖数量关联,所以我邪恶的想再用一楼来解释:为什么最后要加一个0.6?* m# V/ }& M- R: T
" ?7 M# H( N* a% j9 w1 U4 ^* _
9 R8 Y) g6 A/ Q) M/ W& h
* f" p. j7 |, a" v5 z! `! T! h
; V; v, `! C- l/ p$ V# P& @& k5 `. Y% |' M Z, V b4 L' w3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