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一直在对CAM的铣部分学分析和实际运用的探讨
& m: I4 m. c2 P由于做不锈钢产品的,产品大都是小日本和美国的
2 a/ T1 J# f! y. Q4 U* x特别是小日本的东西要求苛刻。角度和倒角都有严格的要求$ z N- T( S4 D- \. j/ O
5 `4 X" d+ d, z# ]5 Q) M
机床是沈阳一机配备广数980TD的系统(沈阳机床垃圾,严重的抄袭国外液压卡盘设计思路。) d8 [# V4 b4 |% l! v
最近CNC车很多厂家模仿沈阳,不知道以后这些企业怎么死呢。沈阳在车床设计上已经落伍了). @8 T: B# w. q, Q
6 a) w. E) W8 |$ _/ A/ U9 J: ~6 ~
用系统的刀尖补偿功能,用下来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 J4 x0 v4 m- N" G0 M$ M1 v* w' j9 C9 ~真好X3我已经到手,破解版本的。于是就用了看下,一直没有用过车的CAM& K' i, m' }0 v! x0 m. w( g
所以我很小心,对图形的公差和要求都做记录。/ m) g# @' q9 A- m$ _
8 | M# d" Y! e/ \( b1 P3 W注意点是:MASTERCAM的X X2 X3的车的部分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异。# W. O! Z6 D. _* V& F% o9 V
系统默认的是后刀架。处理POST是FANUC默认的。所以在圆弧功能上要注意差异。其他的没有什么了6 b+ j2 Z! e8 |9 X7 S, e' T
MC是支持刀尖圆弧补偿的,而且是可以自己设置的,一般刀具用默认的。熟悉了以后再对其修改3 @0 f) U4 r$ D& u
00 是安假想的刀尖来的程序" W4 Q! [% P" R# `0 L V
! |2 F- A0 \2 U8 {5 c% P) V04就是安0.4刀尖来算 的刀路轨迹% U9 S, o) U, q2 H8 J' s* P
08 就是安0.8刀尖来算 的刀路轨迹
) u5 J: b. R3 j9 {- x- s& u, e# r12就是安1.2刀尖来算 的刀路轨迹, N1 x; X8 o4 }6 [) ~+ A
如果是手动设置0.2的刀尖圆弧,那么在刀尖圆弧的空格里输入0.2,然后重新计算出的刀路就是0.2刀尖的刀路
2 n( t, S& X5 q* ^% F3 F) N2 ?
3 }6 e( ]8 p$ y5 n" |4 l不利用机床的刀尖圆弧的好处(刀具必须是标准刀片)
* R3 x. Y/ v i4 m在循环功能里用粗0.8的刀尖。用CAM处理后的刀路和精加工的刀路0.4-0.2刀尖的刀路,在余量上很均匀,! U- d3 [6 b/ Z. z7 f( a
不会出现手动直接编程出现的斜度和倒角余量不稳定的情况出现,从而保证精加工刀具切削的稳定,有利于取得稳定的外观效果和精度要求,保证刀具的安全和寿命的延长; `+ r3 R" _ Q9 e: E+ ~& C
5 q4 o! [0 j; c. n @还有是粗加工和精加工的程序是分开的。不可以统一的( `, h2 b9 ^. O' U8 u) H3 K) S
虽然程序量多了,但是产品的稳定性完全可以保证了
# [1 A$ y* ^* I P. ?8 h3 N% s1 L+ m' S
还有很多人不太会刀尖补偿,特别是号码选择,
( a# ]) @" w( ~0 R还有G41。42不知道判别以及用补偿功能造成的过切和报警都可以避免6 j& m) t1 W% m9 j1 S
$ v# E5 _& c8 _ f% n
欢迎大家体验下吧。应该来讲MC X及以后的版本加入了 山特维克 的最新刀具数据还是很符合企业的需要的$ ?( n% e* A# d6 |7 t
X3正式版本将很快在中国上市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