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hublo111 于 2018-12-4 14:21 编辑 ' ^3 M; v& C: l/ f/ e! v
: N+ ?9 F# R% H7 z$ S( o
年初换了事业部,工作地点从之前的工业园区换到了现在的市区商务楼,新事业部实行的是不定时工作制,工作氛围很浓,设计研发是这里的全部,很多人下班后还不走——有种压力是一群人已经很优秀了却还那么努力。新岗位是负责一个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很忙,对这样的状态我是满意的。以前手机一天充两次电,现在一天一次还满满的,没时间看手机刷朋友圈,朝着梦想一步步努力也是种幸福。当然,也出现过工作和生活上的冲突——对生活原则的坚持,和过渡期间的不适,努力着适应新环境。
! R8 o; G1 n! L: y$ q+ A
然而,我发现自己对技术越来越没兴趣——看着一叠叠工艺文件、测试报告——这样的东西我已看了很多年了,这并非我不情愿,而更像是心境本能的变迁。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没有兴趣时,如何能做到享受其中并发挥出能量。如果说离开上个事业部一个重大原因是对技术兴趣的渐失,那跳到新的事业部只是工作环境而不是工作内容的变化并没根本解决这个问题。
2 B7 g# g5 w- e' h+ e
在中国,很多地方无论在待遇、地位、发展上,技术岗都不如管理。于是“技术而优则仕”——技术贤能的人会被提拔到做管理,也于是在技术路线发展本身通常受限的情况下,从技术转到管理成了很多工程师的职业发展方向。这其实是个悲哀,不重视技术的地位,造成搞技术的人心不实、坐不稳,而技术其实才是发展的根本和基础。有时我们开玩笑说某某只有老死在技术上了,其实,若真能像大多国外企业那样一生只干一岗、“老”死在技术岗上就好了——换来的是技术的踏实和深入。刚开始工作那几年的时候,我已发现这个现状,对我的职业情绪也有影响。 3 k2 K$ p$ ^4 `8 u8 C4 @
当然,这只是外因,根本原因还是自身对技术兴趣的渐失。但除此之外,别无所长,于是在得非所愿、愿非所能的矛盾中,强烈的职业危机感伴随着我,知其因而无解,欲自救而无能为力。如今仍然被这个问题困扰,这就是传说中的一个人的职业瓶颈期吧。 我在想,我到底想做什么,而又能做什么?想做什么?有时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情怀上,自己当老板开餐饮店?自由职业者?为社会平权而奋斗?现实上,则是非技术的尝试:管理?市场?营销?——能做什么?好像也就自动化这老本行了。 ' r! D3 W# D( ~
最近一则“解决方案工程师”的内部招聘通知吸引到了我。根据我对这岗位的理解,主要负责对客户端的联系以及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可接触到客户和市场,同时又保留一部分技术——虽然这里的技术已相对基础和范浅。事实也确是如此,这样的岗位内容是符合可能改变我当前状况的岗位特点的,一半技术,一半市场——但偏市场为主,可开拓眼界,对工作领域达到更宏观和上层的认识,并获得市场锻炼和思维。
. A: \* K5 k( U( e
所有的选择都是一个取舍的过程,转岗也是同样的。转即意味着可能从此对技术的彻底脱离——如若哪天市场这条道发展得并不好,则面临回不去或竞争力已不足的命运,且自己从未涉足过市场,自己思维和性格上的是否适合也是一个不确定性因素,具有一定的风险。此外,经过大半年适应了当前的岗位,转即意味着新的重来,还有更高强度的工作。不转则意味着稳定、明确的发展通道,但又已不是自己所爱。转还是不转?
0 k1 Y/ j! h% T0 T- y0 @# L/ u
几天前一个职业规划交流会上,一位长者说:我们工作不是为公司,而是为自己——为自己的品牌。未来是一个更加突出个人能力的时代,去做你更热爱的事,去塑造你的综合能力和品牌。
& ?! m1 J' D, C. v- N% @+ l: D
永远不变的只有改变,总要经历些不同的——生命中能被记住的时光大多是生了重大事件或努力过的时光,要留下回忆,唯有去不同地去经历。我希望当我哪天回忆起自己的青春时,我没有遗憾,因为我最大限度地努了力,对每个决定负责,去做想做的事,去把生命过成希望的样子。
/ ?1 F, u- k# U$ M
只要你不认怂,生活就没办法撂倒你。 ' S( J( a5 n- g7 E5 c; c' a+ r
, |% I% P- k" L9 h o( D) {0 ^
" r- I; O& l) w% D/ g
+ c7 X( E7 U1 ]( X/ d; M* e
% r! ]5 _4 L# p* x8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