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机器画家

机械设计的四个阶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0 13: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个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0 15: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1 08: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理都懂就是不会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2 08: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qq642446015  6 k" s* h) p0 _: |) F* v. v% S8 a
计算和校核的数据不会相差太大
. Z0 ^- K5 `1 X3 S5 p8 W我说的计算和校核,是指齿轮强度计算。由于齿轮强度至少涉及抗弯强度(疲劳、可靠性等)和抗接触强度等。抗弯曲主要看齿根会不会断,而抗接触强度主要看节点区域的摩擦会不会造成损伤。通常希望齿轮坏的时候,差不多同时坏(弯曲和接触都扛不住了),这样材料不至于浪费。在传统设计方式中,一般是采用套路,比如根据齿面硬度,先设计计算抗弯强度,定下齿轮的几何参数。然后再校核抗接触强度。两个都计算过后,按照设计准则判断是不是符合要求。如果不满足要求,重新计算。这就是计算和校核的含义。当然运用现代设计方法,有变化。
! V* B( k# j7 }' O" V理论是虚的 没有计算过才叫虚的% h$ a- Q" m# o. _3 t: A
理论可不是虚的。以上面说的问题“计算和校核”为例。注意:机械设计中很多理论是建立在试验基础上的
- c5 n8 V. ]% q/ g# [1 b4 b在齿廓曲线确定后,即齿轮几何参数是固定的、材料性质也是确定的。那么齿轮的力学性质也就确定了。可惜在设计阶段中还没有实物,所以不可能靠试验来确定齿轮的强度。于是靠计算。依据就是理论,而且这套理论全世界都认可。中国的齿轮强度计算方法,是套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标准来的。
; R7 L' O' S6 A* X) G在传统设计方式中,因为计算量的原因,所以就采取了先算一个强度,然后再校核另外一个的方式。起码省去了反复迭代计算的麻烦。当然,这个套路是标准给出的。. l( _! r& i7 \+ s
这套标准涉及大量的理论,几何参数肯定要根据几何关系确定,这个且不去说。弯曲和接触的公式是以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为基础的,以齿廓的几何参数为基本参数,另外是材料性质的参数。还考虑了齿轮精度。等等6 J8 l* ^% \1 U4 T# F0 D& a/ b
为了计算量(尤其是手工条件下的设计),还是做了不少简化。力学上做了简化,几何上也做了简化(一些超越方程手工没法子求解)。同样,这些还是根据理论做出的简化,使得计算结果偏安全。否则齿轮传动一天到晚要出问题。7 F9 N$ R& V! N
没有理论指导,计算有如何下手?计算结果是否满足要求又如何判断?% }9 F% D* G" _: p

点评

大神 膜拜下  发表于 2018-11-22 1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2 09: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听那些大咖说股民要经历的几个阶段:  不知道自己不行 --知道自己不行 --不知道自己行 --知道自己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2 16: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个不懂什么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3 14: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他,唯手熟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3 14: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5 11: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的确是这几个阶段8 H5 i3 q) e1 F6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30 18: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11-24 22:41 , Processed in 0.04992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