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8-7 20: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质量管理173个问答(6)
126、 画因果图时,要注意哪些事项?7 v! m+ ~6 G; Q8 L$ ]
(1)画因果图时必须开“诸葛亮会”,充分发扬民主,畅所欲言,各抒已见,集思广益,把每个人的意见都一一记录在图上。
5 P" Q1 E7 _! g(2)确定要分析的主要质量问题(特征)要具体,不在一张因果图上分析若干个主要质量问题。& w$ v) P8 X' |, q$ ^/ f
(3)因果关系的层次要分明。最高层次的原因应寻求至可以直接采取具体措施为止。
1 H0 j) `' {2 d8 Z2 s% G(4)“要因”一定要确定在末端因素上,而不应确定在中间过程上。6 W# c! s! l& S
(5)对末端因素,特别是“要因”应科学论证。) F* c% h/ g9 t- m/ R4 D
(6)论证合格的“要因”一定要在对策表上反映出来。
% I2 I2 E0 E; b! e* y: b. g7 q(7)其他。
j) E' d1 w& ~8 ^. R+ G; @( Q' _127、 头脑风暴法有哪些规则?
, }3 `9 e( S, B/ Y9 t' W$ ~7 e(1)领导同与会者是平等的,无领导和被领导之分。
4 V7 A5 Z. S1 i7 O2 N(2)明确头脑风暴会议的目的。
; _- r Q" T. i! J K/ m(3)与会的每位成员依次发表一条意见、一个观点。
* s/ s I0 c1 l, L9 @7 d(4)成员可以互相补充各自的观点,但不能评论,更不能批驳别人的观点。
' g3 b( V3 U+ {; D- _(5)当面把每个成员的观点毫无遗漏地记录下来。
' A" T0 {8 w+ U: D4 K+ }% \$ u(6)会议持续到无人发表意见时为止。
7 Q9 T2 t9 y: u M, a(7)将每个人的观点重述一遍。3 D2 i, Q$ F- g: Y
128、 描述现有过程的流程图应用程序有哪些?+ [3 ^! S1 L5 E* ?3 I
(1)识别过程的开始和结束。; I# ^- C. ?/ l7 D- E6 [0 {- k
(2)观察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
, y$ C2 f/ ~) i; i' y; L M9 D2 G(3)规定在该过程中的步骤(输入、活动、判断、决定、输出)。
8 P) L8 U6 w# n( J& r(4)画出表示该过程的一张流程图草图。) V/ o1 r2 c; ~8 v1 x6 w& h
(5)与该过程中所涉及的有关人员共同评审该草图。
3 X( j- d: c$ r" \(6)根据评审结果改进流程图草图。
b8 s- z, }" P(7)与实际过程比较,验证改进后的流程图。& F0 P/ `6 ~4 T4 W* R. x" w/ [
(8)注明正式流程图的形成日期,以备将来使用和参考。
" x5 F- G( Y0 o4 W7 U129、 设计新过程的流程图的应用程序是什么?
# x" |" T* n4 o) _+ k4 S. X+ L+ B(1)识别该过程的开始和结束。
, o( R9 X( H. j3 a. {# H(2)使此新过程中将要形成的步骤形象化。
: i2 s0 V% }) T6 ^. ~(3)确定该过程中的步骤。& C% k- [5 m! ], p# v/ M' A& x
(4)画出表示该过程的流程图草图。
, f5 h0 K6 g. I5 k& i(5)与预计该过程将要涉及到的有关人员一起评审该流程图草图。 。
& z3 T* g! `5 ~* ]- E' a: ~5 l(6)根据评审结果改进流程图草图。/ ?+ P7 @6 e7 ~; z; y! _
(7)注明形成正式流程图的日期,以备将来使用和参考。
6 R& ~* w, X$ P. D9 X0 Y$ W130、 树图的用途有哪些?
b4 ~ i& K% `8 V(1)企业方针目标实施项目的展开。) J6 D7 s; ~. D
(2)在新产品开发中进行质量设计展开。7 Q, s* {0 }4 x5 n- q
(3)为确定质量保证活动而进行的质量要素的展开。2 R1 [9 u& h* G2 u
(4)对为解决企业内质量、成本、产量等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加以展开。
, J; X$ _6 c" b% ^: R(5)企业承包责任制项目的展开。
) q# o- ^- b* Z; z(6)工序分析中对质量特性进行主导因素的展开。* w4 F( F7 e: `# J8 m# `4 S$ Z; C
(7)探求明确部门职能和提高效率的方法。
1 M7 a: K6 v( y) }% u(8)可以用于因果分析,即可以作为因果图使用。
4 f6 P9 L! h6 g& E6 O(9)其他。
2 P# y' I7 _- V/ O x131、 树图的应用程序有哪些?
8 B$ d# y z- U( X, O4 U1 T+ l+ g* r(1)简明扼要地阐述要研究的主题。
8 T6 e; _- S1 [8 |4 g5 G4 U(2)确定该主题的主要类别,即主要层次,这时可以利用亲和图中的主卡片,亦可用头脑风暴法确定主要层次。& K# F$ o; ?2 t v9 X; r8 |
(3)构造树图,把主题放在左框内,把主要类别放在右边矩形框内。! h. p; M# n* Y1 s
(4)针对每个主要类别确定其组成要素和子要素。8 _4 n2 X6 R8 d7 n8 B+ b/ c, k- ]. \4 k
(5)把针对每个主要类别的组成要素及其子要素放在主要类别的右边相应的矩形框内。
$ F( P8 W* ^( G W3 G(6)评审画出的树图,确保无论在顺序上或逻辑上均无出错或空档。7 U! l- I5 B! O D- U' @
132、 矩阵图的主要用途有哪些?9 R: i; l% \8 [. m: r6 \+ P
(1)确定系列产品的研制或改进的着眼点。. S: @' Q7 N3 @# o( Z' B
(2)原材料的质量展开。
4 w" Y) g0 z0 G% j ]/ u. z; @(3)寻找产品的不良现象与原材料、设备、工艺之间的关系。( ?* }4 y' f% I! q
(4)拟定与示出相关联的产品战略方案。% g1 U' K7 X7 w- s. t4 y
(5)加强战略审核制度并使之效能化。. ]+ H( p# o H
(6)明确产品质量特性与负责部门的关系。, S# [ ~5 } W$ F% j `
(7)明确用户质量要求与工序管理项目之间的关系等。: F' \; y: m0 I5 E' L: _7 c- B
133、 矩阵图的应用程序是什么?
7 W4 S( J8 I+ |( i(1)制作图形。在图上画出纵横的栏、左下栏,每栏设定一个元素。
: V4 h2 w7 y, t3 c, z; f2 Q: _(2)分别整理各栏元素的内容,并将其填人各栏。填写时可按重要程序或发生频率大小顺序填写。
* X7 c- A5 N w+ h: t# |8 L G. u(3)分析各元素之间的关联关系。
4 j1 e; G8 ~" p& `* A(4)确认关联关系。# Z- U. q: A5 O j
(5)评价重要程度。" |( P9 Y0 A) N& e
134、 绘制亲和图的程序是什么?
% O5 j9 c& n: D. ^7 Z# ~0 ?0 s(1) 确定活动小组的讨论主题。( I# K; L( Y8 z, ~% e# K
(2) 收集语言资料并使之卡片化。
- T' ]& j: A$ }) S- i. U& G- b(3)把卡片集中起来随机地放在一处。% K ]; ~9 u) K& F( J% \
135、 直方图的作用是什么?
. x+ d: f1 J7 [% `% w(1) 显示质量波动的状态。
5 O4 U. e# p4 Q& d9 w u(2) 能直观地传递有关过程质量状况的信息。
# Q: \, p* c V M6 [9 P7 q0 W1 A(3)研究直方图的质量波动后,可以确定在什么地方进行质量改进工作。
* l- ?) C. _: ^: }* F. i136、 直方图的应用程序是什么?
7 `! b& b, r; r7 N; P$ I! i1 Q8 l' o& T(1) 收集数据。5 T+ e. {& Q4 K8 [ ^! B, i$ h
(2) 确定数据的极差。8 O2 R( {- Z! a n1 n3 s6 c
(3) 确定组距。 U5 }! k4 T+ O6 h
(4) 确定各组的界限值。; X& E. B0 C& j1 `; Y3 s
(5) 编制频数分布表。/ q, W" m* @1 o; K4 j4 l
(6) 按频数值比例画横坐标。, |2 [% ^7 M5 W+ g; |9 g
(7) 按频数值比例画纵坐标。
% Q. h9 `+ }$ u+ J, A(8)画直方图。 d3 T9 p6 A' H8 d6 N
137、 常见的直方图的形态有哪些?它们的含义是什么?+ Q5 A5 }0 p7 s, U/ E. m9 B* v
(1) 正常型直方图。说明工序处于统计的控制状态。1 O. S3 F7 I; x& Y! t) _
(2) 偏向型直方图。可能是由形位公差要求或加工习惯引起的。
. p: B1 ^0 U4 m3 H9 X(3) 双峰型直方图。说明数据来自两个不同的总体。
# @" W$ u1 j+ a" A0 I(4) 孤岛型直方图。说明过程中可能发生混杂、操作疏忽、短时间内有不熟悉工人替岗、测量工具 误差等情况。1 E3 x; i3 k1 `, p5 L" I
(5) 平顶型直方图。说明生产过程可能有缓慢因素的影响,如刀具磨损等。, U3 {7 u2 h9 S1 o
(6)锯齿型直方图。可能是由于分组过多或测量数据不准等原因引起。
9 A; R: }, b1 d2 t6 S1 r, D138、 直方图的主要特征值平均值互和标准偏差S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7 n6 X& T, g0 O/ U1 q% ?平均值
- i' ^0 X( g7 m1 i+ O. y标准偏差S:2 w1 v1 S# o2 r4 L' S
2 N' l$ X3 t; M+ O) j! l0 Z式中:
, M; g2 F! H+ ^& h* H7 F* y6 G# x: b( il—平均值;
5 ^* H- p$ N0 f( [S——标准偏差;
. S! i: t3 r+ F, T2 X P——数据;/ g, S2 k) M# z4 U
N——数据个数。 `& e8 V! r) ]( K
139、 控制图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g7 H) m F4 R% e6 H4 R1 N
如图所示:6 v6 e; X) r$ B$ G0 }+ e( N$ q
$ o W5 r: w$ W" Q9 z+ o
140、 控制图的作用有哪些?
1 T, w* A, ?" H3 E) K2 Y9 ~9 H(1)在质量诊断方面,可以用来度量过程的稳定性,即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 l- c5 Q+ w0 D/ g/ a& \% w& X(2)在质量控制方面,可以用来确定什么时候需要对过程加以调整,而什么时候则需要使过程保持相应的稳 定状态。
" V% E* Q2 q- h( [5 P2 U# T(3)在质量改进方面,可以用来确认某过程是否得到了改进。
2 A7 w& I% s" w# r3 Y8 _6 q/ A$ N6 ~% e141、 控制图的应用程序是什么?/ H0 |! }( J9 W$ Q
(1)选取控制图拟控制的质量特性。3 u; u1 V8 Y( {4 g" [, L# R
(2)选用合适的控制图种类。6 G1 I I& ~% b9 h. U, M( l
(3)确定样本组、样本大小和抽样问题。在样本组内,假定波动只由偶然原因所引起。
9 e, U5 J: \6 q5 _6 _5 _" t(4)收集并记录至少20—50个样本组的数据,或使用以前所记录的数据。5 R, U0 z$ ^% G% T1 o0 k
(5)计算各组样本的统计量,如样本平均值、样本极差和样本标准偏差等。+ Y# {" V9 ]' @3 ~1 E/ V
(6)计算各统计量的控制界限。% [8 ~& t) F/ s; C+ e
(7)画控制图并标出各组的统计量。
0 z/ t& n# A5 o7 u! S9 s" Z(8)研究在控制界限以外的点子和在控制界限内排列有缺陷的点子以及标明异常(特殊)原因的状态。: W) p9 `+ {$ c4 S/ O0 W
(9)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3 R- |/ T% J# p, L. p142、 控制图在应用中常见的错误有哪些?5 H5 L5 \; s& Z) K5 A
(1)在5M1E因素未加控制,工序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就使用控制图管理工序。
0 T3 m& G {+ N3 t' ?( a6 R% P. B; s. t(2)在工序能力不足,即在<1的情况下就使用控制图。
. V, B$ c6 e' q1 d) y(3)用公差线代替控制线,或用压缩的公差线代替控制线。' ~6 z; U/ C+ \1 p' w; x
(4)仅打“点”而不做分析判断,失去控制图的报警作用。% L p Q, C. x
(5)不及时打“点”因而不能及时发现工序异常。
& l8 Q$ Z% p& F. w. o, h" q, m(6)当5M1E发生变化时,而未及时调整控制线。
) W" w% N3 D. h' D$ c4 w$ [' d(7)画法不规范或不完整。2 u( a% [, O9 q8 ^
(8)在研究分析用控制图时,对已弄清有异常原因的异常点,在原因消除后,未剔除异常点数据。
) |1 T3 t o! y$ n143、 排列图有哪些作用? E1 u9 e7 J- G% ^
(1) 按重要顺序显示出每个质量改进项目对整个质量问题的作用。2 e" @4 G4 ^6 A3 F( I! t2 ^
(2)是识别进行质量改进的机会。/ Y+ p& u; V$ Y0 E
144、 排列图的应用程序是什么?
1 P; j+ m8 ]1 W b3 t) z7 k% f(1) 选择要进行质量分析的项目。$ M; b. _2 t& q) r
(2) 选择用于质量分析的度量单位。
; L% e& I( [6 t$ Q3 ~(3) 选择进行质量分析的数据的时间间隔。" q$ N' T7 A1 m# t( F6 t
(4) 画横坐标。2 i$ i0 A0 Z: I$ c: q
(5) 画纵坐标。
, }* w; g1 ~% U7 Q(6) 在每个项目上画长方形,其高度表示该项目度量单位的量值,长方形显示出每个项目的作用大小。
. T6 E9 T% A% J(7)由左到右累加每一项目的量值(以%表示),并画出累计频数曲线,此曲线又叫帕累托曲线,用来表示各项目的累计作用。(8)利用排列图确定对质量改进最为重要的项目。" u, B0 L5 X- W* g6 ^. X
145、 应用散布图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 A1 i% `% W8 ?2 O6 y9 l9 f(1)应将不同性质的数据分层作图。否则将会导致不真实的判断结论。
8 \! I: t( w' S4 |- P, ?+ r- F(2)散布图相关性规律的运用范围一般局限于观测值数据的范围内,不能任意扩大相关判断范围。8 M* ?- v. V, N9 y
(3)散布图中出现的个别偏离分布趋势的异常点,应在查明原因后予以剔除。* F0 T0 a1 h& j2 _9 Y- l1 \4 ^
146、 散布图中的点子云形状有哪些?
3 y" i8 G$ i. U" _4 t& D# X有六种:强正相关、弱正相关、不相关、强负相关、弱负相关、曲线相关。
# c) ]4 K: |/ m0 |7 } N3 q7 E147、 宏观质量管理应当怎样理解?2 b( A0 g$ P6 M. x
宏观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创造良好的外部质量环境,在企业外部所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活动的总称,可以从以下
! c `8 ~3 d9 l n几个方面加以理解:
" m5 l; P, R# J) e+ n(1)宏观质量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
{8 Y6 I# f& }0 h, h! j1 o8 m# l- w( j(2)宏观质量管理所采取的手段、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G: H& _8 H) p
(3)宏观质量管理是从企业外部创造改进产品质量的压力和动力。1 B- E7 Q% `% F! }$ K8 a: x
(4)宏观质量管理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 H$ i: g3 E$ `3 ], ]0 |9 D2 V% @148、 怎样理解质量管理体制?
5 h) M4 w( m% ^, E(1)质量管理体制是实现宏观质量管理目标的组织保证。这些组织包括政府、企业、消费者组织等,它们是质量管理体制的一个要素。
9 |( |9 L, ?# t: y3 n(2)质量管理体制的要素之一就是宏观和微观的质量管理的各种方法和手段。2 S5 B# V$ L0 d4 ]1 A5 l! f
(3)质量管理体制内的管理主体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控制等管理职能把体制内的各要素结合成一个整体, 从而高效率地实现宏观质量管理目标。' L! q1 c# c. y+ X& N! \
149、 如何正确对待外国的质量管理知识和经验?8 f' L% J5 U% ~ K4 ]. _
(1)引进和学习质量管理学是必要的。
( F6 m& \. r$ w. I! b6 f(2)遵循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的规律,自觉接受现代化管理。1 l3 b% U) J; R
(3)必须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学习运用科学理论。; I5 k& I. ?+ ` A7 Z. R! S
150、 为什么说引进和学习质量管理学是必要的?
N6 b- h" J( O质量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门学科是随着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展而逐 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吸收了当代科学技术成果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并首先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中形成和 发展起来。由于我国的科学技术与工业化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质量管理成为我国企业的 一项专业管理,并被人重视,时间不是很长,所以,至今还没有完全形成我们的理论和方法,离建成科学的 质量管理体制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世界上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不断地总结形成的,将它们“拿来”为我 们所用是符合科学原则的。学习与借鉴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历来是世界各国赖以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学习 借鉴国外已经成熟的质量管理学,像对待先进技术一样及时地加以引进与吸收,是实现我国经济腾飞的一项 十分必要与迫切的任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