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8-7 20: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质量管理173个问答(3)
51、 如何计算计量值数据特性值的工序能力指数?
8 R/ x+ m' n+ Y+ b3 Z" ?(1)当给定双向公差,质量数据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M)相一致时:
5 w3 D2 q+ O6 P. e# B) a$ c; G=
" H+ }0 G3 p. E$ j---工序能力指数;
' ] j u4 M4 ^0 S" v——公差;0 m% c+ Z$ f9 b
——标准偏差;
. L7 U- t1 O% X# d) z' z, c* C7 Z——公差上限;7 ]4 C/ u6 n% ^ `, k
——公差下限。1 i- C$ E: w/ c6 |, I
(2)当给定双向公差,质量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M)不一致,即存在中心偏移量()时,用表示:
" a$ Q+ L" t( R% n式中: - y/ z8 V( ~( P
---工序能力指数# I! Q% t* v+ p$ g8 [* T8 A& v
——公差;
3 R9 L+ x& p7 }1 Z——标准偏差;4 W/ l, E& _, C( S8 h; `6 K
(3)当给定单向公差的上限时,常采用公式:
! o8 z( z+ M# F8 A+ o- C6 V
. X) B3 S) k# C# S/ S9 f' H; X(4)当给定单向公差的下限时,常采用公式:
$ T5 e4 B" P, b- r: C- O
^8 l3 ?4 e, f/ M( M52、 工序质量分析的意义是什么?
9 N3 ?9 e- L( j% K" K工序质量以及工序能力指数的测定和分析,对于产品设计、工艺制订、计划安排、生产调度和技术改造等方 }! n& Q, R" h8 {
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4 x% y* ~/ W- o(1)对比各种工艺方法,选择适合于目前设计要求的工艺手段。1 y. [, K& X9 ]% }# C
(2)了解设备能力与工艺要求的关系,以便确定是否需要购置新设备或改造现有设备。
) v2 l8 l1 q" C0 X$ ~: W(3)协调互相关联的各道工序,研究工序能力与生产负荷之间的平衡关系,消除薄弱环节。提高生产能力, 5 z- m; v) F5 A$ @7 p: ?* I8 u3 u& n
缩短生产时间。
/ K2 D4 f/ x& h1 }2 z(4)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工艺方法和操作规程,并确定特殊工艺的加工方法。9 K; s: z6 Q& p* p4 R1 ?
(5)提供关键工序能力的数据信息,以便供给设计和工艺人员,作为制订各有关计划时的依据资料。0 Z6 ?5 T2 B* Q/ C
53、 提高工序能力的途径有哪些?$ Z2 S; \- l5 a) G" Y; w+ E0 K. k* ]
由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可知,影响工序能力指数有三个变量:即产品质量规范(公差范围T);工序加 6 q, t7 \( ]4 ^5 d% _( I
工的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M)的偏转量;工序加工的质量特性值分散程度,即标准偏差(S因此提高工序能
5 s9 m J L# {) w! v力的途径有三个:减少中心偏移量;减少标准偏差;增大公差范围。
8 I1 M9 i+ z1 S+ Q- q; p54、 减少中心偏移量的措施有哪些?
* g& d9 F0 p2 P# s, U9 x1 D(1)通过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大量连续生产过程中由于工具磨损、加工条件随时间变化而产生偏
2 Y1 ^& X, ~% z, e6 b1 _5 g- \) P% `+ Q移的规律,以及进行中心调整,或采取设备自动补偿偏移或刀具自动调整和补偿等。2 T3 V/ y' Z1 ]* r& L/ n& I9 K/ G
(2)根据中心偏移量,通过首件检验,可调整设备、刀具等的加工定位装置。3 f+ p5 i/ S/ o; b! s
(3)改变操作者的孔加工偏向下差及轴加工偏向上差的倾向性加工习惯,以公差中心值为加工依据。
- j+ S- q9 \8 s! B! @(4)配置更为精确的量规,由量规检验改为量值检验;或采用高一等级的量具检验。: s2 U. v- y0 I
55、 减少分散程度,提高工序能力的措施有哪些?
0 D3 ^ C8 C1 I' q8 X(1)修订工序,改进工艺方法,修订操作规程,优化工艺参数,补充增添中间工序,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 9 i! ?& l' O. Z
艺、新技术。
& K" }9 M' C( m(2)检修、改造或更新设备,改造、增添与公差要求相适应的精度较高的设备。 G3 J; R2 N8 i# Z' ^6 ]% B6 _
(3)增添工具、工装,提高工具、工装的精度。6 J: Q" m' w' k& x! U: L
(4)改变材料的进货周期,尽可能减少由于材料进货批次的不同而造成的质量波动。8 X9 S" o* {& O) v3 B
(5)改造现有的现场环境条件,以满足产品对现场环境的特殊要求。. O2 x- u# h, x8 G, |4 k3 }/ J% c
(6)对关键工序、特种工艺的操作者进行技术培训。0 v9 ]1 i" K- g" V3 v
(7)加强现场的质量控制,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或推行控制图管理;开展QC小组活动;加强质检工作。
# _% v. e- s, y- I3 P, ]/ ]56、 什么叫主导因素?常见的主导因素有哪些?* @- S% G3 z3 l# c5 G
“主导因素”是指在众多影响最后质量的因素中,起决定全局和占支配地位的因素,常见的主导因素有定位
, o s. T J+ k' ~) @1 J* l装置、机器、操作工人、零部件等。
/ M& l j1 I% o57、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是什么?; G. _2 Z0 T) x4 }
(1)对产品的适用性(性能、精度、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等)有严重影响的关键质量特性、关键部位或重要 8 f+ b) N \; i* E% d: o
影响因素,应设置质量控制点。, d7 X5 p7 |' z) ?, {. u8 I
(2)对工艺上有严格要求,对下道工序的工作有严重影响的关键质量特性、部位,应设置质量控制点。: A- f' l2 o/ {/ O
(3)对质量不稳定、出现不合格品多的项目,应建立质量控制点。
; [* Z5 l. @8 ~- b: A, P! E(4)对用户反馈的重要不良项目应建立质量控制点。
$ w$ C1 l( l' t9 D0 a(5)对紧缺物资或可能对生产安排有严重影响的关键项目,应建立质量控制点。; K \- B/ B; O, [2 r4 x) y; L. O
58、 质量可追查性有哪些优点?* h3 Y8 H; J# G1 _" p6 p
(1)可在精确无误的基础上回收可疑产品,以免造成使用上的更大损失。; \# q7 {, o0 S3 w! `
(2)易于查明缺陷原因,并使维修和补救费用最少。- x8 g/ s0 g: e0 y
(3)提供明显标志,以避免产品的混淆。7 l. [* S$ ^' b; u5 e
59、 简述检验的步骤。
/ w2 w, y( }: H+ G+ z) J& {- W+ [(1)明确质量的要求;(2)测量试验;(3)比较;(4)判定;(5)处理。
8 G' l. E4 b7 d60、 检验的质量职能有哪些?3 K$ I+ @3 F. }( |# F; K! a
保证职能(是最基本、最主要的职能);预防职能;报告职能;监督职能四项。1 Z7 Y7 x2 b/ M3 X6 |
61、 四项质量职能的关系怎样?
$ Z, D2 h- y1 S% }' ]检验的四项质量职能是保证职能、预防职能、报告职能、监督职能。
' G4 n# c$ U, d ^0 d它们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通过监督,保证不合格的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和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对 / l( V* O. J. _3 J5 F7 [
产品来说,就等于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在成品检验中,得到许多质量信息,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就是 , Q& }1 U" V4 V
为稳定提高成品质量提供了方向,同样也起到了“事先预防”的作用。通过质量检验而取得的大量数据、资 4 S7 c n, N9 r; B8 [9 G+ x
料,并进行综合分析,就可以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供依据,为改进产品设计加工工艺改革提供
. ]) G6 I4 V- W5 ^必要的信息,为完善质量管理提供资料。
/ h- s( e7 l$ @: I, s+ A! C62、 “卡、防、帮、讲”的含义是什么? 0 a0 H( g2 F ^/ X- C
检验人员的“卡、防、帮、讲”就是针对检验工作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而提出来的。' T( T- r( k- m, ]9 w: h5 w
卡:即把关;
9 \: w; a+ n, i* Q9 |2 [( Z; }防:即预防出现不合格品;
0 @" N8 _/ |2 v# M" Z: H1 e/ ~帮,即对操作者进行技术指导,共同解决质量问题;
$ Y% g6 k* x e2 m# ~' Q讲,即宣传“质量第一”的方针,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 Q9 f1 [' u4 s( U E
63、 怎样设置检验站?4 v, U" D8 O9 g* T7 ?: |
检验站的设置要考虑到技术上的必要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管理上的可行性这三方面的因素。按照这一要求 * V1 r, N% | d2 q9 p% d
,企业的一般做法是:1 G) Z& u2 L8 i/ a
(1)在外购件、成品入库的地方设置检验站。% T( P: Z1 @- |& u) ]
(2)在生产过程中设置工序检验站。
2 c* G) ~7 Y/ d( P0 A/ g(3)在零件和产品完工处设置中央零件库检验站和成品入库检验站。
" g4 u2 N9 x- y" e8 {: V" `(4)对于一些所谓“不可逆”的工序设置检验站。) ~" ?3 T4 C8 G; Y5 B
64、 检验、测量、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的控制程序的内容有哪些?( e0 }) F5 d# ]1 _* k' e
(1)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应具备的量程、准确度等。
" M4 ?9 [5 V6 g( T(2)首次使用前应进行校准,以确认所要求的准确度。1 ^6 t+ m$ m' Q8 r
(3)根据生产厂家的规范、上次校准的结果以及使用的方法和程度,定期对设备进行调整、修理和再校准,
$ t( u6 f6 t. n2 Y- d% f- z, q以保持使用中所要求的准确度。# H- ]9 n p. m+ C$ p; O w0 r/ I
(4)包括仪器惟一标识、校准频次、校准状态以及返还、搬运、防护和贮存、调试、修理、校准、安装和使
# J% X9 @1 {. w* {" w用程序的文件。. M2 D( u! t; C" _# x, t
(5)应能追溯到已知准确度和稳定性的参考标准,最好是国家或国家承认的标准,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用 # t9 T2 v$ ]# F# l/ A
于校准的依据应形成文件。
' Y# j! z) ~& V65、 检验部门的职责有哪些?: N# Y/ f! t+ S% A: u( a& Y& A
(1) 参与制定检验计划,编制检验人员所用的全部手册和程序。
# {. J) k5 G6 x. l; p4 ?% @(2) 参与制定产品和工序的检验标准。) Z i, R& ?. f
(3) 制定人员、设备和供应等方面的预算。
+ \- h, A1 C) d' ~# R# Y8 M6 P(4) 参与设计检验场地,选择设备和仪表,设计工作方法。
, u( v0 ?9 r$ C7 y(5) 分配检验人员工作,监督和评定他们的工作成绩,鼓励检验人员达到质量和效率的标准。) Y, J% s, M% l- |" B
(6) 在调查和解决质量问题上,以及在其他跨部门工作中同其他部门合作。, I7 J% L: E3 ~) S6 ~: I
(7) 复核不符合规格产品的情况,参与研究处置方法。
, |- {% Y- ^, a4 _(8) 复核存在着不符合规范迹象的工序情况。' r7 X: T% E; m4 g9 I% H+ Z
(9) 制定和批准有关质量方面必需的文件记录。; D' z+ ^2 B9 ]/ E) r' x( _
(10) 挖掘下级人员的潜力。, I- E. c% g t! C
(11)了解设备、仪表的配备、检验方法和操作等方面的新工艺的发展,取其合适的部分为企业所用。
: ^( Y; ?* |7 x3 Z66、 如何用数据来衡量检验人员的准确程度?( B8 `7 N8 i8 Z( @, G) [0 d+ W+ Z
可以用“准确性百分率”或“错检百分率”来衡量与考核检验人员的检验准确程度。- {9 U% u! C8 | S$ j, G$ D- y
(1)准确性百分率=(d-k)/(d-k+b)×100%
- t, {0 \) p- Z. ^" H$ ~7 D式中:d——检验人员报告的不合格品数;
8 o' M, L3 m/ Hk——复核检验时,被检验人员剔除的合格品数,即错检数;; J4 s% S+ P1 X6 y4 f, R
d-k——该检验人员所发现的真正不合格品数;
* a( s% f+ |' Pb——该检验人员漏查出的不合格品数/由复核测定的,即漏检数;8 c7 |. Q5 [3 a9 S. e1 c; k% c
d-k+b——产品中实际存在的真正不合格品数。
8 b) P7 w; m. Z* }2 F: C4 o(2)为了克服上述公式可能出现的“宁错勿漏”的不足,可以用错检百分率来考核检验人员的工作质量。
7 S% U/ ^; |6 j9 t错检百发率=k/(n-d+k-b) ×100%
1 `" V5 s2 S+ ^8 b; \式中:n——送检总数;
$ N4 U- ]" o$ _( nk——错检数;/ B ^$ M& q2 E
d——检验人员报告的不合格品数;
, d1 _% r% q% s4 `: G( ^4 k( Tb——漏检数。
! j, U, K" t, k4 ]67、 售后服务的作用有哪些?
7 s+ \9 r% K5 T0 f7 d(1)售后服务有助于迅速、有效、持久地发挥产品功能和社会效益。* m4 r7 D6 ]$ a3 K
(2)售后服务有助于提高产品信誉,促使产品销售。, S* @' l8 g1 @5 U8 b/ c
(3)售后服务有助于生产企业直接倾听顾客的意见,了解顾客的需要,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1 e7 |7 y4 L0 C: n
(4)售后服务有助于向顾客介绍产品,引导消费。
: Y& \1 D! A) T9 ? p8 y68、 售后服务的内容有哪些?
, {% h L( @6 I+ B8 W(1) 咨询介绍服务。' q8 G/ W* ?9 M. A d
(2) 技术培训服务。) B5 A( V- s, m* R- _" M
(3) 运送、安装和调试服务。
& n- d2 O( d3 G5 q. W- ^( Q. P(4) 三包服务。即包退、包换、包修服务。
, K z3 X% L$ E9 Q1 W9 X(5) 维修服务。包括定点维修、上门修理、巡回服务。& n. s9 w( B; G- b1 Z
(6)访问服务。7 @6 t7 }4 K2 ?0 u _
69、 销售者应当履行的五项“三包”义务是什么?2 v z/ i( [. @) H) A
(1) 不能保证实施三包规定的,不得销售目录中所列的相应产品。
- Q. e" y6 m3 f: @5 p! G(2) 必须保证销售产品的质量。
: \. i6 F# O! F9 E$ i" [& i(3) 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制度,不符合法定标识要求的,一律不准销售。
" A) t; P @4 G0 k7 s: T(4)出售产品时,有开箱检查、正确调试、介绍维护使用事项、三包方式及维修单位、提供有效发票和三包
) K, T5 b5 l/ @+ m证据。有效发票是履行三包的凭证之一,是由财政、税务部门统一监制的发票。(5)妥善处理消费者的查询 3 y- ^2 z: K" D3 ~5 n
、投诉,并提供服务。3 r9 n+ O; A ?$ x7 ?- R2 l! Q
70、 修理者应当履行的五项“三包”义务是什么?
/ U z4 g/ K5 |9 I- k(1) 承担修理服务义务,即对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负责进行管理,并保证修理质量。8 K+ D3 T, m; r% S
(2) 维护信誉,不得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元器件和零配件,保证修理后的产品正常使用30日以上。% w: K% i* G& O8 w; v1 l" L& u
(3) 保证维修费用和零部件全部用于修理业,并接受监督。1 q( L' C* H) \: J0 N
(4) 承担因修理失误所造成的损失和责任。
8 L, J4 C9 |' y0 F; J9 t(5)接受消费者关于修理质量的查询。8 P, q6 [0 W' J0 @+ v% Z
71、 生产者履行的三项“三包”义务是什么?
( F' j4 Q" Q, J( h(1) 明确三包方式,说明由谁具体负责修理业务,并说明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等。) Y2 @4 ~7 E- h. a4 {' t
(2) 负责提供维修技术资料、合格的零配件和修理费用,并保证在产品停产后5年仍然能继续提供合 & ~0 j1 P& {- E( f0 D+ F
格的零配件。" J {: ?" u' G h. E4 E7 L& O: q
(3)妥善处理消费者的查询,并提供服务等。5 Z7 L7 y. Q4 S) R
72、 家电产品现场使用质量信息的内容有哪些?
* o+ A: t$ ]& |9 V% {4 h(1) 产品及其重要的几项质量特性。
/ ^( D. H' l' o- \- a/ E9 R" V! J(2) 产品故障类型、部位,故障前产品正常运转的累积时间(包括已过保修期的产品)。
" z" f* j; `, t* @; p m(3) 故障影响范围的大小,通常是以包修服务率(保修费与包修产品总数之比)等指标作为统计量。
6 {$ j# y8 ]/ G: @. c(4) 最易损坏或损失最大的故障次数,了解产品的使用环境,以便分析故障是在使用环境下出现的 2 s; R. [' J, T" ?; k- i
还是在环境恶劣情况下出现的。
* }+ v% e+ R: {% J(5)收集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 ^3 B5 c9 L: \# _7 P. _# o
73、 现场使用信息的来源有哪些?
6 N0 m7 i* X$ [1 o& C. m' V(1) 同现场有关人员接触,向销售员、顾客意见调查员、技术维修人员、修理部门人员了解情况。
9 _3 o! {, D5 X2 n0 P8 K: b; b7 h(2) 有控制地“试用”产品,生产企业可以充分地利用自己的产品,有选择地在某些顾客中试用, 2 L' d6 \" ~! t& `1 w, ^
按规定时间提取数据,使它起到产品性能重要数据库的作用。% i# u9 T0 e; Q1 } U7 F
(3) 向顾客购买情报,可以签订合同,按规定执行。
/ q1 h; X+ A( \! P(4)产品监测,它可以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对产品的完好状态进行监测。 ?2 H% k! m1 O" w5 U. O
74、 配备的质量信息管理的专职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T9 `* ?" }1 |* K, M. O$ P
(1) 厂内外质量信息反馈的组织联络工作,进行数据处理和质量信息综合分析工作,并写出报告, v! t& J, G$ u/ |
作为领导决策的依据。% P0 N/ O& Y f% ~+ a; B. ]- S
(2) 必要时参加分析试验和组织现场调查。! u, N% x, w, M' F( K
(3)组织回复顾客意见。
( j5 e9 I/ W, e7 G75、 入库保管应采取哪些措施?
0 r6 y1 f N- A. `(1) 根据实验室和现场使用的数据,增加货架寿命。
8 k* A5 P& H. {! g: C" A+ G+ F(2) 制定存放产品期限的标准。4 ^5 T W4 `* B4 B5 \, X1 Q
(3) 在产品上做出明显的识别标志,以便易于辨别产品的规格、品种以及出厂日期。# E$ `) m$ y I0 ?. K
(4) 做好成包产品的分装、改装。1 x0 U* A. r! T, j- N
(5)加强入库验收和出库计数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