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孔劲

机加车间的质量管理和运作模式---讨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07: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我一直在摸索一套适合自已车间的质量管理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7 11: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检验员少了,机加工特点要求检验员数量不低于6%不超过12%,合理地控制在8%,增强各工序检验力度,有能力的话 过半数检验,另外,你的机加工车间特点是:量少批多、种类复杂、工序穿插,工期不一,那么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检验,没有捷径可循,不要听楼上的什么依靠工人自检自律,记住:这个时候,产品是检验出来的,可以实行三检制度,重点还是放在检验员的工序之间检验,提高检验员待遇,加大检验员奖惩力度。剩下的你就酌情考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19: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将大侠的回答有道理。* @/ x' V1 l0 T  B0 ]0 w/ k+ F  z
那么其他公司对机加车间总体质量考核指标有哪些?我上述所说的“一次交验合格率”用得多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7 21: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检测仅仅是最后的防线!( {: B" G$ L" A/ t+ S
已经报废了,你检测出来有什么用,只能是指明今后的整改方向,虽不主要,但很重要。* A) ]. v2 Z8 a; s) K7 Y2 u1 E& c3 `
楼主的次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关键。. r" A: P. y3 m# A; P& y5 |: t
根据原因做整改,而不是根据结果做惩罚。4 b8 I. G& V' c. A# E6 D, a
个人拙见。勿扔砖头!

点评

赞同上面这位仁兄的观点,应该从根源预防,而不是问题出现了在补救  发表于 2014-5-20 11:59
狙击手说的好,产品质量归根结底还是生产出来的  发表于 2011-9-1 17: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8 07: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按5S或6S的方法进行生产方面的管理,做到有据可查,有章可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8 08: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你们用什么设备生产,是像仪表车床一样还是..........( ^: f/ ^) b  X; y
加强员工的自检能边最重要,多做产品品质培训,使他们树立很强的产品意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8 17: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活是干出来的绝非检出来的。首先要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在一个对奖惩上面考虑,合格率高的可以奖励,老干出问题的可以培训,实在不行调离岗位。还有就是要让每个人认识质量的意思.不能让有绞信心里.只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8 18: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由下道工序工人代检也是个可行的办法,不知道有没有地方实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8 18: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孤酒 于 2008-7-28 18:04 发表
( Q4 g& D, H5 v感觉由下道工序工人代检也是个可行的办法,不知道有没有地方实行的?

4 Z. @& _0 e& R7 ^8 R7 b. B' a3 }7 `1 I" d1 N* s
这个方法早在以前的国企时代就是这样子的。
+ w5 H. L1 s& b0 o* D: I1 u那时候我就在质检部,3个人,全厂也就是80人左右,机加工50多人,车、刨、铣、焊等等,流水线作业,车间的产品全靠下工序检上工序,因为有完整的工艺卡,从开料到成品入库,每个岗位真正要做的事也不会多,也无须专门挑拣,只要在自动走刀的那一点点时间,就可以检出下一个零件是否合格。
/ f) c" {0 [! t: u' P制度上跟进,凡没有检出上工序问题的,全部承担责任,扣奖金。这么久,我记忆中有一位工人就为此付出了代价。6 P- {8 z2 Y7 S# o+ Z/ j; X+ T. B
待全部工序完成后,我作为厂质检,全检或者抽检,之后进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8 19: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TS16949中检验的要求。2 b4 W, ^9 K$ L8 h5 i
打个比方可试用以下方法:
# {8 B8 n. S5 ]6 P6 g) y! m设小零件一班一操作工完成1000件
& m/ x" x1 u; u1、调机员调好后根据工艺卡首检,检验员根据产品全图首检,并填写产品首巡检记录;
* y$ ~1 u% _6 g. v, H2、操作工每50~200个根据工艺卡自检,检验员200个或1~2小时根据产品全图巡检;# J$ S$ f1 f/ u+ ^7 ]# D4 n
3、……

点评

呵呵,这个方法我用过。但是小批量不合适。大批量的生产就很好用。工序简单的我们最好的可以做到月平均不合格率在千分之二以内。  发表于 2013-12-26 15: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23 18:42 , Processed in 0.06228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