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59|回复: 2

中国为何没有世界级的企业和企业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0 17: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为何没有世界级的企业和企业家?4 L/ A" t+ _! I3 Q6 j! f+ N
投入。殊不知,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经营管理,最终来源于人的智慧,离开这一 点,企业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1 m; o! a! V, Q/ p2 D* A
    ● 差距三:缺少企业幸福感7 O; g& I0 K- i
5 _) ^9 O: h- ], e" ?. j
    许多中国企业家的幸福感更多是建立在社会名利和行政地位上,或者是建立在下属对他的崇拜感上。而世界级商业领袖更多的幸福感来源于企业经营成就,所以类似于洛克菲勒等家族企业往往寿命很长,传承数代人而长盛不衰。' X, _) w9 P' g) f2 ^- |

* `# \' b- H+ A) S6 r    差距源于商业文化根基: i$ Y9 e  t: S1 M/ d' l, T( r/ f
7 l- y/ k* d, R& I- x: {
    之所以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还未有登顶者,最根本的问题来自于中国社会发展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商业文化根基。因为,企业是国家或者民族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I% ~5 D( V0 e+ g6 e" f3 t8 i6 \$ r5 t
* Y3 r* w9 }! a
    表面看,我们与世界卓越企业和企业家的差距是管理水平上的差异,是战略规划、组织形态、市场营销、品牌管理等各方面的差距,其实本质上的差距是商业文化的相对落后,是人的思维意识还未摆脱长久以来的小农经济形态的影响。- V0 H0 l- g- t
. u9 N5 ^& o6 P$ }7 H! S, G2 j- o' n; W
    这种商业文化的先天不足,表现在战略思想上,就是中国企业喜欢做大,喜欢做外在的扩张,喜欢追逐机会。中国企业家骨子里有一种不安全感,因为在小农经济下人是没有安全感的,深受生存环境不确定性的困惑。9 k" }6 T# a+ l- d/ ?

1 {7 m; j3 P: ]( s* ^$ r    商业文化不足表现在企业治理结构上,就是中国企业大都是“人治”型家长制的组织形态。这是因为历史上中国的商业组织都是家长制结构模式,不仅企业家容易偏好当家长,员工在内心深处也难于摆脱对一个大家长的渴望与敬仰。% f' g( @! b1 K2 M; M1 h- N! W0 N  n

# J2 R& p; A7 Y, w9 F& f; @    从营销系统来看,中国企业的营销系统同样深受商业文化先天不足的影响,利用人性的弱点,利用消费者骨子里的不独立因子,先从意志上将消费者弄晕,然后令其服从,这是一种农业文化下的运动式模式。
  L9 Z( a) [' G3 g5 h# ~  q
6 @( _. c# Z" B! y    从人力资源来看,商业文化先天不足的弊端更为突出。在农业社会下人往往没有独立人格,是依附型的,必须通过情感交换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抱团。因此中国企业往 往靠熟人来管理,企业家摆不脱封建帝王思想,总是力图让下属成为“自己的人”,公司领导者常常划分为几拨人,山头林立。于是,在堪称中国优秀企业的娃哈哈 公司里,竟然出现宗庆后身边竟然没有一名副总裁的惊人景象。
0 I1 |5 }) h. h, n, [( x" }$ k
, _2 n/ T" T( y# p    回归商业本源是追赶途径
1 G+ O$ j& O2 H$ F7 x9 }5 ~. u( S- g% a
    以中国的经济形势与发展速度,诞生世界级企业与企业家是必然的,关键在于尽快弥补商业文化的深层次差距,拥抱世界先进的商业文化,摆脱小农经济形态的束缚,回归商业社会的本源。
3 Q, a3 Y8 @, X6 Z0 o+ ]) J4 ]) J# W
    企业与企业家首先要明确什么叫公司。公司实质上是一个法人组织,是有独立生命意志的。那公司如何才能做大做强呢?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客户价值,公司的战略思 想就是如何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价值,如何以此为基点来设计公司的组织结构、营销系统、人力资源体系。沃尔玛、谷歌、戴尔、宝洁等,不都是这样的吗?以消费者 的利益为第一位,公司就是为客户提供价值的经济组织。做大做强是结果,以客户为中心是路径。明确了这一点,公司也就完成了战略的调整。
9 J9 u' [) o( N
1 e# o; A! ~6 S, Q5 u6 J. V0 w1 y    接着就是公司治理结构回归本源。法人意味着公司的老板实际上就是公司的代理人、所有者或者监督者。公司是有自己独立意志的,公司收益归你不代表你可以随便处置它。按照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来设计并严格遵循,这本身是对公司生命的一种尊重。
" {* ]+ v' s; D1 i) D( n+ B: v) Q' Z! w6 |( Z& G. H- G
    营销系统回归本源,企业就应当投资消费者的未来,帮助他们成熟。人力资源系统回归本源,企业应做“法治”上的流程系统,强调权力和义务对等之上的团队合作。: X( Q+ I& r; e. U* I6 `9 i' l

3 K4 n, S1 }  z) R7 G5 _& I& h7 L7 Y    回归商业社会的本源,加之中国经济环境的酝酿,中国企业不仅能像日韩企业那样迅速国际化,更会成为国际管理的领导者。
$ Z  N# b5 o- Y4 v: g+ n4 k) Z4 @1 e0 Z9 y8 O
    *作者系著名企业战略专家,北京锡恩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
7 y4 U0 M3 z! F/ V1 h( \5 s; V: s! ~' b
    中国为何没有自己的管理理论?- O3 F8 H3 |+ w* i$ a' [

, {1 j; @: I& r9 y$ y6 z( v" G    不但中国没有自己的管理思想,欧洲也没有—比如法国、英国;但美国有,日本有。原因何在?
' \2 S# W: v+ @+ z$ j7 G
9 l0 g" K  {) c    美国、日本有产生管理思想的三大基础:其一,国家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和人文底蕴;其二,国家需要经历足够长时期的商业实践;其三,国家必须有足够领导世界的 经济实力和经济成就。相比之下,德国、法国和英国有前两项,但是后一项却在最近30年日趋式微,中国则在这三方面都缺少,但是距离却相对在缩小。其实文化 和人文、商业实践历史都属于管理环境问题,而经济实力则属于整体经济范畴。前30年,中国没有出现管理理论,原因在于时间积累、经验积累、经济总量提高尚 处于基础阶段。4 w; a2 d' i6 u! v$ a
% i; }+ G" h# A
    那么,中国有没有可能在未来实现自己的企业管理思想上的零突破?当然有可能。以目前中国GDP发展速度看,2028年,中国成为GDP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是没有问题的。中国的经济成将引起更多的世界关注,管理思想的形成也顺理成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0 18: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中国还太年轻。当经济被玩腻的时候再玩什么就不知道了。玩什么是中国的强项,历史。等到玩历史的时候就会成为一个不可动摇的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7 09: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20 22:20 , Processed in 0.05955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