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87|回复: 6

弹出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7 15: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晚上约了几个朋友打牌,女友不让去。我也没多说什么,在她脸上轻轻地摸了一下,便走了出去。' J5 J' }5 \4 R$ x- I, H1 _$ d
: u% R# {* N( ^) v. l0 `
直到早上才回到家,不等她开口,我就说:“宝宝,你皮肤弹性也太好了吧!早上摸了一下就被弹出去好远,差点迷路回不来了都。” 2 R) {: M! d" f, Y# Z.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7 15: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求生欲很强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7 16: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楼主早上回家到发贴前的这段时间处于昏迷状态,楼主你应该感到幸运,还能活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7 16: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才 偶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7 16: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天来了!
% R3 r0 i1 l  i. L& k
/ k/ ?0 |/ B9 ^. G9 m    尽管从节气上说现在还是秋季,但是这种事你别听日历的,所谓冷暖自知,自己的切身感受才是最真实最靠谱的。
! \4 d0 v* G4 k$ J6 R- `7 m
: {8 R: G: x2 X1 X4 Z    早上起床忽然变成了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每天醒来内心都在挣扎,脑海里总是会出现两个小人儿激烈地争吵。一个说:外面这么冷,还是被窝里暖和,再睡一会吧。另一个说:好呀好呀,我也是这么想的。+ p6 T( l5 o8 K8 g
! L9 D+ D; a$ ?" e: K
    于是,上班就迟到了。
5 a/ ?6 y- ~; m+ X+ V* J' @* N
    所以有人说:冬天里的被窝就是天堂设在人间的分店。我觉得这话说的不全面,里面再有个小妞才是。& h: z4 e, m" J# A4 l5 T# @# g

4 z+ k, k9 O+ ?% _$ F6 s    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摆脱被窝的纠缠与困扰,如同真的猛士一般,敢于直面惨淡的严冬,敢于正视凛冽的寒风?
2 q* R' g0 N, ]9 W4 t/ C3 M
# {9 b' |5 a, `    每当我不想起来的时候,我就用苍老师的话激励自己:除非你能在床上挣钱,否则就别赖在床上。
- V* b1 t$ r: P6 K8 C& \2 `+ U7 t: O' n7 |& |- @: r
    是的,能在冬天7点之前起床的都是被生活所迫的人——特别是在还没有暖气的时候。" m6 V8 c5 Y' I
) G1 I3 M5 I0 R- \
    有个广东人在网上说:好冷啊,只有3度,冻死了。河南人立刻跟帖:那算啥,我们这儿零下3度。北京人说:我们这儿零下13度。东北人说:我们这儿零下23度。最后那个广东人冷冷地说:我说的是室内温度好吗!6 K5 M- o; e8 x3 [: ~" O* [

$ c& s( k; O+ N9 _7 h    有一种寒冷叫没有暖气,在北方人得瑟,南方人哆嗦的季节里,南方人的冷北方人永远不懂。5 x  V" q' i; C) c* ]- v5 R
1 i: t7 k+ w6 R+ M6 b' D" T1 f
    一个叫马由页的北方佬甚至专门写了一首歌炫耀自己家里的暖气: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0 _( k! B3 t; a7 R. R/ p

: y, W! b4 d0 C' S    其实,有暖气,四季如春也没啥了不起,一切都是假象。一出门照样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毕竟你不能背着暖气片上街吧?挺沉的。
4 W7 \7 E# H6 Z& \# b8 ^( B. o$ M! ~; C1 ~
    在我国东北地区,据说在野外尿尿必须拿根棍儿,边尿边敲,否则你尿出的那道冰柱能把你自己顶个跟头。
9 y0 m9 L9 }- _* p7 @  z6 O# P
3 j4 R' p* _; K: s) j6 k. w# ~    而且,气候寒冷也是制约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3 U6 j/ T  M$ k. |3 j
' A& x1 \$ _( s, y* F- H; n9 H  z
    为啥东北没有南方富?取暖费 :一个月工资没了。羽绒服:半个月工资。棉袄、棉裤:半个月工资。棉鞋、皮靴:半个月工资。棉袜子、棉帽子、棉手套、口罩、围脖:半个月工资。请注意,这就已经三个月工资没了。如果再谈个恋爱啥的就更惨了,南方人在街心花园散步,东北人只能去室内活动,随便哪儿,有个屋顶就得花钱,南方人在自己车里就能搞定的事儿,东北人必须得去开房。光是这些开支,你就知道中央振兴东北的难度有多大了。3 K% O* P' }$ D/ w* o8 G

3 k: U' `# c  \2 W$ ^6 c    要说冷,东北还真不算啥,知道什么才叫冷吗?在俄罗斯有一个地方叫奥伊米亚康,位于西伯利亚东北部,是全世界公认最冷的人类居住地,冬天平均气温零下50度,最冷的时候曾经达到零下71度。
# a% a* y) t4 \* [
) \: p  D& x1 ^5 S' h) E5 D    什么概念?咱们家里用的冰箱,一般冷冻柜温度是零下18度,最低也不过零下30度。你想想,在零下71度的地方生活,那得是什么感觉啊?如果在室外,你都不能轻易张嘴,否则唾液会在口中瞬间结冰。4 G  G! e( Y$ ?

8 u9 O& q4 T- Z1 ]0 V" a* j    我一直想不明白,当地居民战天斗地不畏严寒,世世代代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繁衍生息,却从未想到过离开这片土地,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 X  w1 O6 C$ {/ R8 R5 ^% e/ X" E# e4 `" V& u# n
    什么精神?其实就是习惯了呗。就像日本的女孩子下雪天也露着小腿,并不是有什么特异功能,习惯使然。6 Z0 [$ P* w% ]/ b9 `
( r$ k' r/ P1 b# _
    你穿秋裤了吗?据说这是最近人们见面的流行问候语,同时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衰老以及是否时尚的标志。
+ A1 g+ \' q7 \/ V- M4 T
0 g& s; Z! S& c4 s' w    若干年前,一篇关于秋裤的网络谣言在刚刚兴起不久的微信朋友圈中广为流传,大意是说,中国人穿秋裤是前苏联人的阴谋,是为了让我们不再耐受寒冷从而放弃沙俄霸占我国的150万平方公里领土,一个穿了60年秋裤的民族,就再也没可能脱下它了。在西方,辫子、小脚和秋裤是公认的中国三大陋习象征。世界上只有中国和北朝鲜人才穿这玩意儿,等等。
. k4 D" |5 g# W: h9 h- t) R
; R7 i0 K& O, j, D) M    基本上属于比较弱智的谣言,但是,居然流传甚广。7 P8 ], ^$ Y' @; R
7 o2 W) U) p1 @
    稍微动一下脑子,这怎么可能呢?套用芮成钢老师的句式,正如我一位非常好的朋友,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先生说过的那样:смешно!  Кто это  , черт возьми,  сделал  ?  Мы  русскиетакже  носить  брюки  хорошо  ,  кто  не носить  кто  холодно.(译:太荒谬了!这是谁他妈编的?秋裤我们俄罗斯人也穿好吗,谁不穿谁冷。)' T0 {* E$ F# [: ~/ O0 p# ^6 h

; b% o# a* F  N1 |2 P    幸好有秋裤,幸好有暖气,才让我们安然度过寒冷的冬季。
' m8 Q/ N6 A- S3 K1 P0 o
& [+ k, c2 ?+ l* z$ s( `    那么,在没有暖气和秋裤的年代,人们又是如何过冬的呢?
9 {  o( i, w- @2 F/ N4 f. m9 q: b  V1 O& }* f# l! X0 Y
    据考证,烤火基本上是古人取暖的主要方式。自从北京猿人钻木取火后,那些猴子就发现火是个好东西,不光能烤肉,还能取暖。/ Y. e+ K8 h% h1 v9 q& L7 C% Z

- q& w+ t$ T) J+ v8 Q    当然,同样是烤火,也分三六九等。穷人通常只能用泥制的盆盛装烧火做饭的灶灰取暖,有钱人才舍得用木炭。: F. F" i9 {; b% c0 x
$ Q1 o0 @- h' [  f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b. r1 d- R8 I% ^1 N/ I2 g. S
5 k+ G+ ]' W7 w5 Q! g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1 K, c; }- @( q8 o' s5 \! \
9 S5 ^! @: [5 y1 s$ l
    这里描写的是当时的小康人家围炉取暖的场景。: D6 K; M( _' m: R8 G+ g  n
1 z3 w8 y$ }! b* R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穷人最怕过冬天,饥寒交迫,有木炭也舍不得自己取暖,有诗为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z7 d3 a  ?& E6 ]8 h! r1 X/ |$ X8 ^8 C, r  o# Y
    木炭作为取暖材料,历来是公职人员的一项福利,工资又称“薪水”,这个“薪”字,我猜想应该与取暖补贴有关吧。1 o6 p3 f0 v& h' a/ y( Y8 p' v
7 E# q" \' u2 f: ?; d/ E
    在清代皇室中,地位的尊卑决定着木炭的多少,如同眼下各单位的取暖费居然跟职称挂钩一样。乾隆时每日发放标准为: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贵妃90斤,贵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孙10斤,而且品质不同。《甄嬛传》中,甄嬛不得宠时,下人们领到的木炭质量低劣,难以点燃,我们在剧中看到宫女在炉旁一边用扇子扇,一边骂发木炭的人势利。6 Y1 e0 N. i7 L7 {* g
! T2 ~# g, e& C7 Q$ [) U
    据《宋史·太宗纪》记载,有年冬天很冷,太宗穿着狐狸皮外套,坐在温暖的屋子里烤着炭火还觉得冷。他寻思:我都觉得冷,那些缺衣少柴的百姓肯定更冷。于是,召开封府尹进宫,命他带人拿着衣食和木炭去城里走走,帮帮那些无衣无柴的百姓。" o8 M, ~! ?& I$ v+ ?

- S4 a. t* q- k4 L& ~# D" d    于是,开封府尹领命访贫问苦,受到救助的人们千恩万谢皇恩浩荡,历史上便留下了“雪中送炭”的佳话。据说,这也是后世每年冬天到贫困地区送温暖的由来。
+ Q. k' Y# |7 b2 F" T8 }4 H3 A
4 \* F) f2 h( D4 V/ ]! j' j    范成大有诗云:
7 s( f$ F8 j: y: I; P  l( k
3 k+ ?) r) H3 h1 Y& S5 h3 v    无因同拨地炉灰,想见柴荆晚未开。5 u7 {5 Y7 e5 f
3 M+ Q( {- r* F0 T" o% A
    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5 p4 `, n% B# _. i
4 s0 P  ?* c: s/ n: C+ o+ Q    当然,拥有再多木炭的冬天也抵不上春天的温暖。
  l8 I& R' l. _2 R" r6 ?. M2 k4 b7 s2 p6 n9 G& L; }
    真正讲究的人并不单纯依靠木炭取暖,《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唐明皇李隆基一到冬天,就带着杨玉环躲进骊山的行宫里,泡温泉取暖,温泉水滑洗凝脂,芙蓉帐暖度春宵。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更有创新精神,“常于冬月选高胖婢妾者,行列于前,令遮风,盖藉人之气相暖。”用美女御寒,我猜想,效果应该比木炭会好一些吧。
$ h' V# G/ a$ P* W- Y0 S* i" v' n
  c8 {+ x2 {8 C6 F4 q. J    我的意思是说,冬天到了,找个女朋友,很重要。
3 u! L0 j+ x2 X1 f* r
/ Y9 ~1 n, l, y    更多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孙继胜的小宇宙(sunjisheng0309)7 {$ H1 S( t- K+ r* p& B4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7 17: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不跪方便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7 19: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应该说,哎呦,你的皮肤弹性真好,走前摸脸一下,回来脸皮还在晃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22 22:59 , Processed in 0.05555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