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735|回复: 36

招工难/技工荒,究竟是为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7 06: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2017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4)》显示,我国高级技工缺口高达近千万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李守镇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曾提到,在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占比为40%,德国则高达50%,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5%左右。

而企业作为城市化建设的主力军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庞大,在高达近千万的技能人才缺口下,“技工荒”是令企业头疼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焊接工种为例,如今,虽然机械化焊接手段在行业内已经普及,甚至出现了通过设定轨迹完成焊接的焊接机器人,但中国建筑集团代表队、中建钢构的工作人员徐佳伟向记者表示,机械化焊接手段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焊接工作,仰焊、气保焊等焊接方法还是需要人工完成,机器焊接也很难进行户外、多角度的作业,焊工人才的紧缺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据调查:职业院校的教师、企业相关工作人员、钳工、焊工等比赛选手后发现,包括社会观念、就业导向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了目前技能人才仍然稀缺。


招生难:费尽全力凑不齐一个班

王慧林是本届振兴杯决赛河北代表队焊工项目的技术指导,河北队今年参赛的两位焊工选手都是他的得意门生。但“得意”的背后,他也有一些隐忧,“现在培养一个好焊工越来越难了”,王慧林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招生的时候我们也在不遗余力地介绍现在的国家政策,带着学生和家长看设施齐全的实操基地,但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焊工就是一个又苦又累的活儿,不仅是学生不愿意学,家长就不想让孩子吃这份苦”。王慧林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目前招生工作已经成了职业教育中焊工专业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他所任教的河北机车技师学院是全国创建较早的一批技工学校,是河北省重点技工学校,就是这样一所学校的焊工专业,中职阶段招生凑不齐一个班,学生只能插到其他专业的班级,高职阶段勉强能凑齐一个班,但是生源质量和人数也不尽人意。

跟王慧林有同样忧虑的还有安徽代表队的技术指导郭祥增,他是安徽阜阳技师学院机电系的教师,虽然刚刚参加工作不久,但也深深感受到很多技术工种在招生时面临的尴尬处境。“其实不仅仅是焊工,很多传统技术工种这几年都遭到了冷遇,现在的大多数年轻人都在围观网红,追赶潮流,像焊工、钳工、汽车装调工这种又苦又累、待遇一般的职业并没有太多吸引力”。

高等教育的持续扩招也在压缩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博士硕士满街跑,高级技工难寻找”的顺口溜不仅仅是一句笑谈。中国一汽代表队的技术指导、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资深教师袁瑞仙告诉记者,目前整个职业教育行业依然面临着招生难的压力。“职业学校生源减少,招生困难,但是企业和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却在不断地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7 07: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这一辈或者这一代专业技师退休离开工作岗位后,会不会出现专业技术能力强的岗位断层的现象?谁来传承他们的绝活和手艺?现在没有几个人愿意踏下心来学一门技术或手艺,快餐的时代,培养专,技人才难上加难。

点评

工艺已经断层了,技术还远吗?  发表于 2018-10-29 15: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7 08: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浮夸了,人心也浮夸了!
60、70年代人以技术工人为荣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7 08: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8-10-27 08:07 编辑

咱们看事看问题要分析当时的环境,特别是经济环境。分析那些能成为高级技工的人,这些人在当时都是有些“聪明”的,而且当时的工资行业对比也没这么严重。(稻盛和夫:阿米巴经营。大家看过没?原版自序翻译过来的第二段:在如此严峻的经营环境中,不仅在日本,世界各地都频频爆出企业丑闻。针对这种情况,人们强调企业遵纪守法的重要性,美国制定了一项要求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这些动向就是希望通过制定严格的规格和制度,阻止企业不法行为的发生。)
以前这些“聪明”人往往会在工作中,根据自己的要求,自己制作适合自己的工具或改进工具。但是,现在这样“聪明”的人,怎么会甘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埋头在工厂里呢。对比下,现在的“聪明”人都往哪里跑了,肯去的地方工资不一定很高,到手工资四,五千,但是架不住福利高啊,住房公积金就是我们的七,八倍。
而德国对待技工工人员会有我们差异这么大吗?还是说我们没有达到那个技能水平,不值那点钱。
我们很多企业在学国外先进的管理方式,但是就是学不来,就是没研究当时的环境。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7 08: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存在技工荒,主要是钱没给到位,钱能解决任何问题

点评

关键多少才是够,如果这样的话,这个世界就没任何问题了,薪水毕竟是有限的,薪水来源于创造的价值,很多厂已经搬到东南亚去了,各位要有心理准备  发表于 2018-10-28 08:26
一针见血!如果钱到位,正常的工作都有人做,比如有沐足技师那样的工资  发表于 2018-10-27 08:22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7 08: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雷军曾经花了很长时间搞清楚了交付能力这个词,在他熟悉的互联网根本不会考虑这个问题,这个时代的潮流就是快,所有背离这个节奏的行业和公司都会遇到困境,快的背后还要好,比如半个小时外卖送到手上,东西不好吃评价也不会好,所以真正沿着又快又要好在发展,这个时候可能有人要辩论一下,那么又回到“快”字上,快到没有人有功夫去辩论,能干就干,不能干就淘汰,就是这样粗暴简单。

其次,在行业多元化的今天,选择多了,实业满足不了人和资本对于回报的要求,加上实实在在的生活环境改善,小年轻不在是今天不工作明天没饭吃的困境,对于不能速成又来钱少的行业,自然没有吸引力。

第三,除了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内因,一方面机械行业大家都知道,小学初中都在干,门槛低,而真正推动行业进步必须靠有文化的专门人才,我接触很多参加国家技能大赛的大中专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实训,这样的人自带几年工作经验,然而进入工厂后还是觉得太嫩要从最低级劳动做起,名曰先做人再做事,很多人强调师徒关系,师徒关系的前提是徒弟学这个手艺的动力,比如美国华尔街金融运作,做机械就算牛上天还不如卖房子的时候就很难让思想自由化的年轻人耐心学。

第四,传统文化也有关系,太强调做人和情商,忽略了最基本的还是做事,传统文化是枪打出头鸟,真正有能力的大牛人尖端人才是很难培养出来的。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一句话,钱少没动力,钱少不是老板给的少,而是很多人一辈子所谓的绝活就这点价值,自己当个宝有和没有都一样,绝活儿只是在自己厂里,放进行业大环境内如果还是绝活儿肯定也不缺徒弟也不缺高薪的,人最怕的就是同是驾驶员以为自己开三轮的和开飞机是一样的

点评

大侠总结的不错,毕竟机械是传统行业,风投不愿意热炒,也难有暴富机会,与国内小步快跑的发展节奏有明显差距。  发表于 2018-10-29 15: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7 08: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晓昀 发表于 2018-10-27 07:37
不知道这一辈或者这一代专业技师退休离开工作岗位后,会不会出现专业技术能力强的岗位断层的现象?谁来传承 ...

师徒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绝活儿的价值,很多绝活儿只在一个厂里,出了门就不算绝活儿了,比如美国的华尔街师徒制还有欧美厨师行业的师徒制,很多主厨都开法拉利的,中国就算一个人手上绝活儿厉害有价值赚了钱,他也不敢开法拉利,文化不允许,没有刺激就没有动力~~~反观互联网金融和当年初高中时代的古惑仔文化一样,运气好几年就可以买宾利,而且大家不会认为这些人开个法拉利有什么违和感,文化不变,不鼓励冒尖不鼓励炫耀,一个行业注定没落,毕竟人还是动物性的,需要刺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7 08: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LIUYASHAN 发表于 2018-10-27 08:13
不存在技工荒,主要是钱没给到位,钱能解决任何问题

是的,所谓的技工荒,就是岗位收入太低。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7 08: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还是培养成本与收入差太多,工作条件也苦。还有一个干活的和与人交际所产生的效益也差太远。
搞业务,做服务业不枯燥,也能积累人际关系,不用大量专业知识培训也能收入比干活的高。
重点在于企业认为人多,两条腿的蛤蟆找不到,两条腿的人很多,不愿意养着大批的技术人员,跑了一个找一个顶,一个师傅带一帮苦力模式干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7 08: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浮夸了,人心也浮夸了!
60、70年代人以技术工人为荣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说得太有道理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11-25 19:19 , Processed in 0.05602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