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晓昀 于 2018-10-12 17:23 编辑
作为汽车业的“新贵”—蔚来汽车,目前的现状就像是当初的特斯拉,它们都在亏损的情况下,完成了IPO。不过,蔚来比特斯拉“进步更快”,相比特斯拉花了7年时间上市,蔚来却只用了4年。
与此同时,国内还有更多的汽车业“新贵”正在加速奔跑,以期追上蔚来的步伐。比如云度、电咖、威马、国能、车和家、小鹏、奇点、游侠、前途、正道、零跑等等。
依靠新能源、互联网概念崛起的这股造车新势力,一直引领舆论的关注。其中,特别是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有关“智能汽车的核心在于运营,而不在制造”的言论引起业内哗然,虽然事后他请求媒体关注其前后语境,但是此言论却早被化为各种解读。
事实上,“运营>制造”概念在这些汽车业的“新贵”心目中,究竟是否确实存在,无法揣测,但有一样是肯定的:这些汽车业“新贵”中,有些公司根本不具造车能力,而是依靠所谓概念创造出一种汽车视觉,这种汽车在图纸上,或者在样车中,呈现出一种极强的设计感。当然,不管这些新车如何漂亮,最后还是面临一个不可绕过的现实问题,那就是如何制造?
有趣的是,多数汽车业“新贵”在向公众透露自己的OEM工厂时,态度上不仅暧昧,且极为羞涩。但是,这一关总是要迈过去的。
上市之前,蔚来终于透露了自己的工厂是江淮汽车。那么,江淮汽车为什么甘愿为这个当初只有一张“PPT”的公司造车呢?原因只有一个:江淮汽车希望通过新增订单,提高其业绩能力。
根据2015-2017年的财报,江淮汽车营业收入分别为464.2亿、525.3亿、492.0亿,而净利润分别8.555亿、12.15亿、2.373亿。总体上呈双降趋势。另外,在今年7月品牌汽车销量排名上,江淮汽车仅列全国第22名。
因此,在当前各汽车公司为市场份额的激烈竞争下,江淮汽车要在短时间内获得上升空间,机会不大,而通过为汽车业“新贵”做OEM代工,则不失为一种增加业绩的新途径。
只要蔚来继续发展,甚至发生了商业奇迹,并且继续和江淮汽车合作,江淮汽车的OEM业务就将因此产生巨变。那么,江淮汽车是否因此成为汽车业的“富士康”呢?并非没有可能。
之前,类似小米、OPPO、vivo这些手机概念品牌,曾经就是通过将制造外包,自己专注于品牌、运营,走上了成功之路,而它们背后的富士康、蓝思科技等也因为巨大的订单,在OEM中享受了利益。那么基于“蔚来+江淮”汽车代工模式,会不会成为下一轮中国汽车业的常态,甚至催生出一家汽车业的OEM巨头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