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mztx 于 2018-9-19 09:52 编辑 1 E. C5 j- i/ K9 `% P. }
9 K9 e( a5 {: Y6 Z用模型尺寸驱动表格尺寸
1 c' U+ g1 G* d1 p+ a5 R用表格尺寸驱动模型尺寸& s: u, s. q( \/ t. h+ g# e
1 N4 c5 n1 g% e, O9 N' T这两种功能都可以在SolidWorks中实现,具体可以搜索“变形设计”# w( X9 V- I3 U7 p; K
下面谈的是概念,一般情况需要二次开发才能实现
' H+ C: D9 d N& |“用表格尺寸驱动模型尺寸”,我觉得这比较容易实现,如楼上各位提到的系列零件设计表,最简单的就是螺栓长度,选表格中“10”,模型长度自动变成10,而且适当做工作,零件图、装配图都能自动改过来。如果有简单的关联,比如螺栓的螺纹直径与六角头的尺寸,可以是关联尺寸,那么需要定义变量之间的关系式,也就是插入方程。同样,如果螺纹直径是16,那么六角头的尺寸也就按照方程规定的尺寸跟着改了。零件图、装配图都能自动改过来。这不需要二次开发就能实现了。- y. b2 M$ ]8 [' V" ^
“用模型尺寸驱动表格尺寸”,不知你是怎么定义的,我理解是事先建立的模型有几十个尺寸,其中有几个尺寸是主动变量,剩下的是被动尺寸,是跟着变。而跟着变的变量中有一些要求是整数(按照表格中的数字来选),换句话说,就是表中某几个尺寸的变化带动表中其他的尺寸变化。这就属于麻烦的情况了,但也有现成的方法。
) x; G/ B' \" H: _* U0 [3 S首先,建立的三维模型中,需要建立尺寸传递链。比如二级展开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中心距、速比、齿轮模数、齿数、箱体尺寸,等。他们之间是有相互牵连的关系。可以把中心距和速比作为主变量,其他的跟着变。毫无疑问,他们之间有着严格的尺寸关系。这些就组成了尺寸传递网络。$ x$ L5 B& P+ [6 o* M& ^
为了能让主动尺寸(变量)确定后,跟着变的尺寸能自动确定,至少要让尺寸传递网络是“有向无环图”。否则就出现转圈循环,计算机就无法确定尺寸了。至于怎么才能建立有向无环图,首先要数学概念清楚,然后就看你的机械学的好不好了。比较难。; _( v8 K5 |' m! B1 t( v- w1 H t1 l
之后是组织数据。就是面对一堆犹如乱麻的变量,怎么把他们条分缕析的弄明白。此处组织数据的成熟方法是“事物特性表,SML”,要特别注意它的分层处理的思路,化繁为简。于是你需要的数据表按照规则一步步就做出来了。具体在网上查。注意:它是可以用系列零件设计表(我们所见到的3DCAD,都有这种功能)
2 c J/ }8 |4 d3 Z2 l当然,分层处理还不仅这些。齿轮传动中有一个变位手段。不仅用来凑中心距,还能优化齿轮强度。它涉及的不光是变位系数、啮合角,还涉及齿形系数、相对滑移系数等。这些如果统统和中心距、速比、齿轮模数、齿数、箱体尺寸等放在一起考虑,麻烦大了。所以可以大圈(中心距、速比、齿轮模数、齿数、箱体尺寸)先算出一个方案,然后进入小圈(变位系数、啮合角,齿形系数、相对滑移系数)计算,看是不是符合要求,然后再回到大圈,类似遍历。这是优化设计的内容,这里要说的是事物特性表仍然可用。比如插齿,齿轮参数与插齿刀齿数、旧插齿刀还有自己的变位系数等的限制,也有离散变量的问题,又不能随便选(插齿刀齿数是有标准的)。4 W( F9 ?& S$ F6 D+ H
还有就是计算出的是连续变量,还要元整到表格中的数据。' t# \% s2 K& G. }3 W+ G/ ], T
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才有用模型尺寸驱动表格尺寸的基础。虽然说了这么多,但通过计算机执行,计算不会超过一分钟。超过了,从算法、结构上找毛病
3 C# p7 n" U" }- a( r' {1 ~
, y. v+ |4 G5 V8 f' w$ I9 O9 F&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