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学,还是去工厂学?
) B- x3 A. {5 m5 i* l, G6 J+ I: ]+ y& A+ \& o: Q# K
网上关于瑞士、德国三元制教学模式有很多正面的称赞,其实负面也不是没有。楼主身边就有例子,不具有普适性,也没有诋毁三元制的意思(也不是我三言两语能诋毁的),只是说给大家听听。
; n7 c! O; N3 f% ]; O7 j$ ?# V# w) Z, V, B' J2 O: v' Z( r9 W, s3 W
首先,公司肯定是以盈利为最大目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学生。学徒去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廉价劳动力(1年级约900,每年涨,4年级大概1200,CFC毕业最低工资一般是4300,甚至听说有的公司给到5000多)。而且培训师傅有时候出差啊,不在啊,不会有其他员工来监督你,教你东西。这也是好几位老师提到过的。楼主一年级暑假曾经想去公司找个实习,询问老师意见。老师没有明确反对,说了一句:作为一年级学生去了,肯定就是干些简单的活。那些公司就会利用(法语profiter,利用,但是没有汉语里压榨意味那么强)你们。鉴于瑞士人说话比较含蓄,楼主脑补为不要去了!而且平常还做点图书翻译、随行翻译或中医诊所翻译这样的小活,比较忙,就没去。班里实践挂了的那个女绘图员在公司当学徒,每周只跟我们一起上理论课。聊天的时候得知,她平常的主要工作就是整理产品目录,基本没有手绘,电脑绘图也是根据工作需要来。但在学校的学生,一年级强制手绘一年,二年级大量的软件绘图,3、4年级就要做小项目、小设计了。这位同学很可能3、4年级还在继续为公司当廉价绘图员。当然了,这个不绝对,学习情况估计也跟培训师傅能力以及学生个人资质有关。女孩绘图考了4分,实践考了3.6。之所以实践挂了,因为她在公司根本没有时间去练习(老师也没给她留出时间去练习;她们公司的机器跟学校的机器型号、操作都略有差异,而考试是在学校进行的),但在学校的绘图员1年级有9个月,2年级有3个月,都是跟我们加工员一起在车间学习的。) m* f6 H" k; W' n
. w5 F; l! K/ H. X2 w
另外,很多公司都是中、小规模的,一般都专注于某项工艺或某类产品,学生就不能像在学校一样全面学习。因为学校的培养计划是严格按照联邦政府的规定来的。其实,公司应该收到同样的培训计划,但是如果这个公司就是给钟表加工用铣刀的,应该不会为了培养几个学徒去买台磨床;如果是做机加工的,也绝对不会让学徒花两年时间在传统机器上手动操作,从一开始就要对得起公司给的900块钱。而且据身边的例子来看,公司里的培训并没人监督,只要学生或理所当然或幸运地通过考试,不会有人关心这个学生是否学习了全部工艺,是否车床学习时间达到规定小时数。
* Y$ O: @* e( A; t8 k$ f7 I6 H当然,公司培养的好处是尽快进入职场、接触实际生产。这点是学校比不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