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iaobing86203 于 2018-1-26 20:56 编辑
" m' e t0 L7 [/ b( k
& R" ]" u- a( w) `: q: X5 y! y1 z" o# j% N, c
从世界范围来看,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各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主要汽车国家及企业纷纷加快创新驱动和融合发展,产业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7 T7 K# M; ~8 U0 Q" X* }
截止到去年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过320万辆,2013年到2017年,年均增速45%,在欧洲挪威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已经达到26%,较早提出了禁售燃油汽车的动议。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市场的渗透率也都超过了1%,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全球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7 v6 R' j4 e( }6 |! n+ H
二是跨国汽车企业加大电动汽车领域的投入,加强战略合作,加速电动化转型。 大众、宝马、奔驰、沃尔沃、奥迪等企业都已经明确电动化转型的时间表,提出在2030年甚至2025年实现电动化转型的目标。丰田、宝马、雷诺、日产等企业分别牵头成立了电动汽车联盟,在研发成本的分担、技术成果的共享等方面开展务实的合作。
' z8 j& k: F1 X3 l: ~
从我国产业发展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保有量的不断提高,产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一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逐步凸显。 . [3 t! g5 {/ m; p2 S" U
一是充电基础设施仍然是发展的短板。我国现在车桩比只有3.5:1,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整体规模仍显滞后。2020年规划建设公共充电桩数量约50万个,但是与同期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规模仍然不匹配,我前面讲了3.5:1,这个本来就不太高,如果按照200万辆2020年年产销量和500万辆保有量来看,和我们计划所建充电桩的数量来看,不但没有优化这个指标,还会进一步恶化这个指标。另一方面,充电设施的布局也不够合理,公共充电桩的使用率还不到15%,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模式还没有形成。存在着运营企业盈利困难和消费者充电价格偏高的双向矛盾。
" i/ [ m, U9 l1 a+ U8 T
二是政策体系仍需要完善。在货币化支持政策逐步退出的情况下,使用通行便利等后续接替的政策需要提前研究,抓紧布局。中央政府各部门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支持政策的衔接还不够充分。不同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部分城市设置地方目录,导致消费者选择车型空间大大的压缩,造成了市场的割裂,抑制了发展的活力。 2 J# p$ P# Q" ]4 o) b: |7 [
三是核心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突破。从动力电池来看,高端产品与国外的差距不大,但产业整体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在先进技术研发、产品的一致性保障以及国际化发展方面,与跨国企业相比,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从整车来看,我们真正意义上新一代纯电驱动的平台大多还没有纳入企业的研发计划,已有的平台大多是利用原来燃油车进行的改装性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在拉大,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还亟待完善。 & B. @& H) W6 i* T2 d
四是后市场流通服务体系还有待健全。在售后服务方面,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车的质保内容参差不齐,电池以旧换新的政策也不相同,售后服务配套体系滞后,对培育消费市场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新能源汽车二手车市场评估标准的缺失,流通体系的不健全,车辆保值率低,影响新车市场的长远发展。另外积分办法已经发布,但是部分企业还面临着较大的达标压力,以2016年为例,123家汽车整车企业当中,有42家没有达到燃料消耗量标准的要求。其中也有产销规模较大的企业,不少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产品规划布局方面,距离2019年和2020年积分比例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汽车企业要根据积分办法中平均燃料消耗量的标准和新能源汽车比例的要求,尽早进行产品研发和生产布局,反应慢了,不仅会有经济上的损失,还会造成发展的被动。 : Y N% I }( X/ g8 Z7 a, u
所以,投资有风险,入行需谨慎,特别是新能源行业了,大批量得都不多。
3 X0 i0 X7 Q9 c6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