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loveskycc 于 2017-11-5 14:03 编辑
; E5 L" P& e+ {) H9 ]8 ?' @0 b) b" Y: J" g. r7 h
刚刚加入机加工行业,学习的东西太多,到这个论坛,看到很多老前辈和年轻后辈的发言,我也结合自己谈谈看法。
e0 m) T, g9 v. M+ O
; u( U( q! ?7 h. ~( j 我们厂情况:典型的家庭式作坊,老板从工人开始辛辛苦苦一步步干到现在,做的东西很低端,质量只能说还可以,因为做OE,配套的都是国内外的知名大公司,所以订单稳定,发不了大财,也饿不了肚子,没进入这一行之前我也实在很难想象那些高大上的品牌居然某些部件会来自于这个不起眼的小厂,所有的沟通只在老板自己和两个即是员工又是管理者的老伙计经理主任之间进行,当然忙的时候老板也要干活,真的是汗流浃背的干。管理上也是粗放型,从来不开会,老板给订单给车间主任,然后安排生产。员工三分之一都是50岁以上的大叔大妈,大家也没有太多交流,最多中午吃饭凑一桌的时候说两句。
+ O6 E+ m; E S4 `* }6 n5 }. K+ v: S9 G, G% }7 v! }% I! z
我刚来真的是两眼一抹黑,总觉得很和谐又好像哪里不太对。可能真的是没见过这种工作关系的,有点类似老国企大锅饭,仿佛一下从现代社会进入原始社会,平均文化应该就是初中左右吧,Wifi如果出问题厂里人是不会搞的,都要等着电信的人来搞,大家除了干这个产品也干不了别的了,出了问题也是老经验,老经验解决不了就算了,看书查资料上网找方法就不要想了。最开始真的是看什么都不顺眼度日如年,现在习惯了开始慢慢磨合。
( X" L' Q0 V: M
# o$ }1 x, b& k9 S! a U 新老关系归根到底是思路思维的相互磨合过程。6 S: n w# H1 p) T% s8 z
其实换位思考自己在家里就明白了,父母儿女现在能够聊到一起吗?既然自家人都聊不到一起,何况对外人,所以很多不理解也正常,只能说对老一辈要尊重。什么是思路的不同?比如我们厂买设备,老板自己苦思冥想一番觉得哪里好像还需要一个设备,于是找了所谓自己朋友的朋友,朋友来拍着胸脯说没问题,或者打几个本地设备生产厂电话报个型号然后就可以敲定设备进来。在老板以及周围同行看来特别正常,但是在我们这样年轻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你网上买件衣服还要多溜达一下,买个10几万的生产设备比买白菜还简单,万一没用或者用几个月不适应就只能当废铁卖了,真的是拍脑门子自己想。不讨论谁对谁错,我当时说不是说不买,而是这个设备为什么买,怎么买的问题,首先这个设备是放大工序还是缩小工序,然后会增加多少成本,这个计算好了再讨论下一步怎么买不让厂里来承担可能的风险。就这样和老板杠上了,我被第一次批判说做人不能太斤斤计较,要大气,我当时直接感觉就是秀才遇到兵进入外太空 呵呵~~~第二次和所谓的经理吵,老板想买加工中心,因为客户说加工中心做东西快,老经理反对说做东西慢,老板也不知道是快还是慢,大家可能觉得看看不就明白了吗,对不起,他们连看都不去看的,这么多年和上海这么近各种展览会从来没看过,就是凭着自己二三十年的认识在埋头苦干,然后我搭了一句,既然有人说快有人说慢,那么肯定当中是有原因的,而且现在技术发展快,再说了,生产也有安排的合理化。。。结果不出所料,我们怼起来了,因为老经理觉得自己老江湖有什么没见过的,而我觉得既然客户都这么说肯定有原因的,看看又不少块肉。。。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么多年下来思想已经固化。再比如,有一天早上车床总是一会儿好一会儿不好,这位老经理跟操作工小姑娘说你没有把工件夹紧,小姑娘快哭了,最后我和质检的去发现错的件总是要么差5丝要么差10丝,我说车床的原因,可能是天气突然冷了没有热车,多开一会儿再做,要么就坏了需要修,虽然我当时还不懂这些,但是最简单的思维,如果没夹好,不可能每次都差得这么准。
6 {/ U: b7 m1 `; G% }- l* o% j
这种工作上的摩擦太多,总结下来就是老一辈认为年轻人懂个屁,我们这么多年不是这么过了,年轻人觉得连个扫码都不会的人知道现在社会进步成什么样了,不过我们也就是停留在工作上,不会有什么仇怨,可能大家都习惯了,反正混日子哪里不是混。我说这些也不是说年轻人一定对,只是希望能够理解这种思维习惯,就好比别人把东西放在你面前,你偏偏说不可能,遇到我这种急性子真的觉得火大,好歹试试看啊亲
& T5 T% }) Q6 q% j2 S. J- N$ y. F' C+ M- _7 _! L# w1 D
! l% o6 E9 P% a: K% D. ~1 @' @5 D
; [7 q2 a9 v5 M
q2 _7 \4 b+ y) k+ E: X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