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在维修中的应用
$ b$ r: W: v" L( _* N
7 N# z2 U: G `& E5 V
1 g9 C9 N8 @1 C! [# B 我们日常的维修工作,很大一部分精力其实是在对故障的判断这个环节。面对一台趴了窝的机器,首 要做的,是找到问题所在,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机器性能的恢复。 . P+ v1 p' l# q
真的找到了毛病,剩下的好像就比较简单了。需要调整的地方调整好,破损的零件更换掉,等等。由于修复手段和成本等原因,一 般通用设备,更换故障零件比修复故障零件还要普遍些。当然了,像滚动轴承之类的零件,一般不用考虑修复,直接更换就好了。
) ^- m, p! }* L% [; W3 l1 N 不过,确实有些零件,如果方法得当,修复的效果不比更换差。 # ?! Z' w" k/ }& L( _5 B
- n/ e8 j4 C Q% r2 s3 T! A0 L- K
10多年前,刚刚工作不久,曾经经手过一台无心磨床大修。其实,设备保养的还好,但是主轴精度不够了。全部拆解,发现磨头的6片轴瓦,有3片的局部有轻微线条状划伤。主轴的滑动轴承部位有少量划伤。 / C4 E! L3 Y/ b: f, R$ t S
主轴修复比较简单,磨掉表面伤痕,镀硬铬。再磨到尺寸,研磨抛光。新的一样。
- v- H% r- L# ]! A! w 主轴原轴瓦的工作面,刮削的很好,小小的圆点,均匀整齐。师傅开玩笑说,咱们的水平,刮这个轴瓦,估计越搞越糟。于是,用 金相砂纸将划伤的地方轻轻打磨,去掉划痕。那个年代,特氟隆工艺还比较新鲜。我们把轴瓦送到了喷涂车间,表面涂特氟隆。这个涂层不是一般不粘锅的那种,是我们军品车间喷涂在飞机燃油泵上面的。耐磨性很好,且有很好的自润滑性能。 & F2 e! E$ D1 q. ^$ D
; k n& @, ~ l& r3 t4 m" B* L" k2 M. i t 所有零件准备好,安装调试。冷状态,主轴间隙一般调到0.015mm 左右就行了。灌油试车,震动比较大。拆掉后主轴做东平衡,再次安装,运转良好。
1 i+ D4 u; e$ C, a8 D% X 继续缩小主轴间隙,到0.012mm, 运转正常。
2 h I" Q5 ?, ?; M. q" S 继续缩小主轴间隙,到0.01mm, 运转正常。师傅说,这个间隙,如果是普通铜瓦,已经不可靠了,抱轴的可能性很大。' P8 z$ e* ~) M+ s( { ?5 u' ?
运转一天后,继续缩小主轴间隙,到0.008mm, 开车后10分钟左右,“吱”的一声,主轴抱死。马上停车。
- }: `% N7 Y! F$ w& N* h2 M" { 提心吊胆地拆开主轴,发现轴瓦的特氟隆表面,除了轻微的摩擦痕迹,失去了原始的光泽外,没有任何被破坏的痕迹。松了口气。于是,再次把主轴间隙调整成0.012mm.交付。
7 f- W' ^4 b* ]2 v
/ V0 t. O3 p- o; H& k) O9 n 事后师傅说,他以往调这种动压轴瓦,曾经试着把间隙缩小到0.012以下,但是基本无法工作。这次只是为了试验一下,特氟隆涂层在实际应用中,到底能够起到多大作用。- U2 B+ {+ s+ B) T
实践证明,在这个应用中,新的技术,可以将主轴间隙缩小13%。间隙的缩小,可以近似的认为提高了主轴的运行精度。更重要的是,涂层对铜瓦和主轴都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延长部件的工作寿命。 1 s/ Q5 f- N) _& d' d, Q
! O/ b7 h+ N1 r$ f0 d8 @天水蓝 2008-04-23
4 J' p+ e7 u( L& L2 K
6 Y% z- j3 @6 n8 O' ]0 a[ 本帖最后由 天水蓝 于 2008-4-23 15:5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