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83|回复: 3

热处理发展简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1 23: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在公元前770~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铜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
4 {; M  m$ X& k5 ?$ w: m   公元前六世纪,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为了提高钢的硬度,淬火工艺遂得到迅速发展。中国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两把剑和一把戟,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存在,说明是经过淬火的。6 R" F( O( B# R' U! x2 w
   随着淬火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淬冷剂对淬火质量的影响。三国蜀人蒲元曾在今陕西斜谷为诸葛亮打制3000把刀,相传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的。这说明中国在古代就注意到不同水质的冷却能力了,同时也注意了油和尿的冷却能力。+ M/ @, Z% N. j- }7 V( ~/ |- k8 P
   中国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中山靖王墓中的宝剑,心部含碳量为0.15~0.4%,而表面含碳量却达 0.6%以上,说明已应用了渗碳工艺。但当时作为个人“手艺”的秘密,不肯外传,因而发展很慢。
8 {0 f* A' u- k   1863年,英国金相学家和地质学家展示了钢铁在显微镜下的六种不同的金相组织,证明了钢在加热和冷却时,内部会发生组织改变,钢中高温时的相在急冷时转变为一种较硬的相。
: y0 ?* j' ^- @" b/ `# z2 N' l   法国人奥斯蒙德确立的铁的同素异构理论,以及英国人奥斯汀最早制定的铁碳相图,为现代热处理工艺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人们还研究了在金属热处理的加热过程中对金属的保护方法,以避免加热过程中金属的氧化和脱碳等。* X% ^  |. {) J
   1850~1880年,对于应用各种气体(诸如氢气、煤气、一氧化碳等)进行保护加热曾有一系列专利。      
  E4 D# P( v% b0 ~   1889~1890年英国人莱克获得多种金属光亮热处理的专利。, }; ]6 w/ n3 H4 u
   1901~1925年,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转筒炉进行气体渗碳 ;30年代出现露点电位差计,使炉内气氛的碳势达到可控,以后又研究出用二氧化碳红外仪、氧探头等进一步控制炉内气氛碳势的方法。
1 q1 b$ V" _3 i6 D; A   20世纪60年代以来,热处理技术运用等离子场,发展了离子渗氮、渗碳工艺 ;激光、电子束技术的应用,又使金属获得了新的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方法。
! W5 a4 D: F) a+ I: ?, g) {+ E
7 W+ J8 y' x0 X$ q8 T( w, E  个人看法:中华民族有5000年灿烂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我们能领先世界各国,也经历过堕落、落后时期,中华崛起——热处理行业也能够崛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2 09: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讲解,0 q1 H, p8 k5 r- ^& a4 I% ~
本人现在对热处理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a+ n- x' ]/ l
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2 12: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多有强烈民族情结,喜欢夸大和粉饰。另又重史书而不重文物。而古人重文而轻术,著书者多不严谨。好大喜功的浮夸风是古已有之。
" u# @4 _. g( R+ s! Z2 R8 l, [" E所以中国古代冶金技术到底有多高真的很难说。不过好象比现在的很多小作坊比还是要强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4 10: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的帖子

治学要严谨,不然害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23 13:38 , Processed in 0.06094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