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9-20 23: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矿泉水的包装生产生产线
矿泉水致癌,行业秘密被隐藏多年! ]: j* Q, M. y* i! Z
' [! ^; ^3 @1 y 2008-09-20 13:51:47
% `2 o0 n1 O( {" t. b
6 D2 Y& {# Y( P: ] K5 f- x8 l! w
/ O, ]0 ?% Y! o" I) p9 [- l8 w% \
核心提示:市场上一些矿泉水被检测出含有高浓度的致癌物“溴酸盐”,而这个“行业秘密”在人们的眼皮底下被隐藏10余年之久。对“矿泉水溴酸盐致癌”一事,公众究竟是否应该有知情权?谁来保障公众的知情权?1 D* S3 P7 P i; ?
( Z1 a0 d2 d7 l
$ ]5 r/ Y7 y% \( |! ^: w4 E青年周末6月27日报道 市场上已检测出一些矿泉水产品含有高浓度的致癌物“溴酸盐”,而这个“行业秘密”在人们的眼皮底下被隐藏10余年之久——近日媒体发出的这则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4 K2 s' G2 y4 }/ U3 S, C
& ]" \! _% y9 @& |7 H" J
# O6 b, K, `: n% k) f该报道记者曾“混”入去年的全国矿泉水年会,探听到了这个行业秘密。该报道还称,国内各厂家在使用臭氧杀菌时,都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溴酸盐;而在矿泉水国家标准中,一直都没有溴酸盐这一项;正在修订的新标准中,第6稿本来加入了这一项,但在第7稿中又被神秘地删除。
# A4 Q* [, T" t/ F( U3 ~
% [$ P7 _ D9 j5 [% L
* N& w* a, L+ |+ n# w大量的相关疑问由此引出:目前市场上所售的矿泉水,无论是瓶装水也好,桶装水也好,真的存在致癌的危险吗?这个“被隐藏了10余年的行业秘密”,为何一直未向公众揭示?有人在隐瞒真相吗?国家标准中为何迄今还没有溴酸盐这一指标?新的国家标准中是否会加入溴酸盐检测?
2 c! a- x+ N# q' w C5 m0 v3 H9 A5 U S0 A2 `
8 h2 S+ ~7 \- D/ }% c- @《青年周末》记者为此追访了矿泉水厂家、中国饮用水行业协会和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但相关人员对此问题的回答,使我们不禁要问,对“矿泉水溴酸盐致癌”一事,公众究竟是否应该有知情权?谁来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9 _0 K e6 J) M
% M, L6 e& N* |
专家:不宜公开“超标”品牌
! G! s" C2 \4 r$ ^& ^" f4 N7 ?
! L; a e4 v2 C# n8 w 目前市场上仍在售“致癌”矿泉水9 T/ P1 a6 U( D+ d( q
, c6 A) u! S! U- ]
9 S& M7 B8 r* W; I' C+ b“国内生产的矿泉水,普遍为了杀菌而大量使用臭氧,这就带来了一种名叫溴酸盐的衍生物。”6月1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的技师岳银玲在接受《青年周末》记者采访时这样介绍。1 M# N1 u( G$ l% u
^* u; j6 G. M' u
" `' l5 g7 G2 [2 p
两年前,岳银玲等人曾对北京市场上在售的瓶装矿泉水进行抽查,测定溴酸盐的含量,其论文公布在《中国卫生检验杂志》上。抽验结果显示,部分品牌矿泉水的溴酸盐含量非常高,如果长期饮用,有致癌的潜在危险。
. h" l, k/ E3 U
5 B0 \- z+ E9 ^) Q9 W8 X8 q: _) \# b8 G
岳银玲回顾说,当时她们是随机抽样调查,选了北京超市中的10余种矿泉水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皆检出溴酸盐,其浓度在0.89~48.2μg/L之间,其中有2种瓶装矿泉水的溴酸盐含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环保局所规定的饮水最高允许浓度。而其中一种矿泉水的溴酸盐含量,几乎是WHO和美国最大容许浓度的5倍,“具有一定的潜在致癌性”。4 x, Q% x; ^6 J' h$ l( N
; M$ q: Z( c3 k7 t% C& M
& k( V+ k- T* t2 p4 Z) a3 q
但岳银玲没有对记者透露是哪两种品牌的矿泉水浓度过高。& ^6 w& O4 \! D c+ j3 ^
* d6 h, A% t: r( e% ~6 R7 @! d
8 W, v M% [: Z# N- w6 \她说:“我们是从超市中随机买来的矿泉水,批次不同,溴酸盐含量可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对厂家负责的话,不便透露是哪些品牌。”- }% N# d8 p6 M
6 S& d8 a! o8 P# G( d; h$ {& V
& H% ~ ?0 ?+ Q/ d岳银玲等人在论文中呼吁,希望国内有关部门加强对市场瓶装矿泉水的卫生监督和监测,并尽快制定相应的卫生标准,以保护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 f5 V- `3 c" L: J `1 C% |
& x' T$ ]% |* Y3 C0 ?. z
* v, @, a0 g( @: D w& S, j
两年后的今天,情况又如何呢?
+ n3 e# I& {6 [, c' o1 ^. ^7 v ]1 u- i( J7 Q
* r$ L) m/ E- H; E1 e/ G* C中国发酵食品工业研究院的郭新光主任对记者透露,他们从去年开始着手制定新标准,也对市场上的矿泉水进行了检测,确实存在部分品牌的溴酸盐浓度过高的情况,不过他否认是普遍情况。
3 y( N/ n2 g; G5 n8 F
/ g7 P& K+ Z2 \$ O. }0 i6 X2 M+ V8 k
由于事情的敏感性,《青年周末》记者从有关部门那里,皆未能了解到具体是哪些在售品牌的矿泉水溴酸盐浓度过高。一名消费者质疑:如果政府有关部门不公开这些超标品牌,是否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呢?
6 L ]5 h! C5 m4 l: D0 S: t
4 d- R* l6 u* K: I
# {, M7 y# w% W: `2 I1 n
3 D0 |3 h$ d8 D$ ]. ~6 \ 溴酸盐致癌已成消费者“共识”吗?
) ^/ S- l# M+ f' }+ H
) m- c; T; Q7 Y% J. J3 V. Q2 W0 r C- G5 N* Y3 P4 I R
为什么矿泉水的溴酸盐问题忽然在近日浮出水面?它真的是一个“被隐瞒了10余年的行业秘密”吗?
! B+ _' c" [( a) N- e* x: K! D8 u! e' f9 |' _8 [$ h
, E! T# D2 F* I; W
岳银玲认为,即便在研究者当中,溴酸盐也是近几年才被重视起来的。“以前咱们国家对溴酸盐不是特别重视,有主客观原因,但近几年这一情况有了改观。”
0 v. C3 e: e3 U7 o: V
& S* ]$ @0 N- F% R+ P7 s3 T# [( s, [8 M4 F) ~1 `) w) u4 ~
根据岳银玲的说法,以前国内的矿泉水企业都用氯来给矿泉水消毒,并不用臭氧,所以基本不存在溴酸盐这个问题。当然,氯本身也有很多问题,带来很多副作用,于是近些年来,业界开始转而使用臭氧来杀菌,目前这种工艺在国内使用得已经非常普遍,于是溴酸盐超标就开始凸现出来。: C3 }8 U( r4 K
# b( q1 a6 H3 l5 B& m/ Y5 _" C9 ^/ M5 ?
“国外发展得早一些,溴酸盐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为2b级的潜在致癌物,但在中国的矿泉水标准中,一直以来都没有将溴酸盐纳入标准。”岳银玲说。
0 Z. q3 u. N$ E- N7 q g3 Z( z! w2 a5 d s4 b0 `
& T/ E5 f( G, R: ~! z“我们在论文中也呼吁国家有关部门重视这个问题。2007年实施的生活饮用水标准已经加入了这个指标,矿泉水国家标准虽然目前还没有加入,但新的标准也正在修订过程中,慢慢完善吧。”
; G, U8 n# I" l+ e
L4 Q- n8 V$ w3 m& Z
7 r& \. V' _9 T6 K, D但岳银玲并不认为这是一个被隐瞒的秘密,她认为不仅在研究领域和矿泉水业界已经是一个共识,网上也有不少相关资料在宣传,人们都可以去查。$ g R2 q, C. j4 E! L
" t" Q/ O& V( t4 u5 R4 X
9 O8 L7 ^( D' ?+ L! z一个问题出现在人们面前:大部分消费者是否掌握了这一“共识”呢?普通消费者对此真的知情吗?/ Z- i+ _, q7 |. t
t" o0 T0 j/ W1 C 2 h8 T9 E1 }0 G. C* u2 ~
0 h# O- `9 r) @$ r9 N# p
公开会引起恐慌吗?8 z' n& M7 ]2 a8 j& g1 j4 Q- }
8 P! E3 C3 }1 y9 D. _( d
+ M0 k1 x! r. l7 p) c6月21日和22日,记者在家乐福龙德店和易初莲花北苑店等超市做了一个现场调查,100%的顾客皆表示从来没听说过溴酸盐是何物,更不知道目前市场上的矿泉水中可能含有这种致癌物。
; e4 R5 j2 n/ J x5 `' m4 t/ i) V4 c
/ W* D. F7 F' D" q
3 n4 t, v9 R. T' J, Q( m/ e' o记者查看了包括乐百氏、娃哈哈等品牌在内的各种国产矿泉水,在这些矿泉水外包装上都没有看到溴酸盐的字样,更没有溴酸盐含量的标示。
8 q7 V& O& F" i/ Z9 d* S% E: Y5 j2 s# a# F0 t4 t1 H4 `+ l
; U' f+ s+ e+ P, w9 h' X2 B
而当消费者听到矿泉水中可能含有此物,且长期饮用溴酸盐超标严重的矿泉水可能致癌时,都感到非常意外(实际上,目前的国家标准对溴酸盐没有任何规定,本文所说的“超标”,是指超过WHO等组织所定的国际标准)。# O4 b( m+ `; |7 C
! }# m- e/ J; }( G9 H7 F
# E ?- e8 p4 k“如果矿泉水中真的含有致癌物,为什么国家有关部门不进行说明?厂家为什么不对产品召回?这不是拿我们消费者的健康开玩笑吗?”一名女士的说法代表了几乎所有接受记者访谈的顾客的想法。
9 ~; h' Q8 H+ L# F0 d
5 |- ~0 G7 w2 P2 X& T' y! }4 }4 B4 \$ X0 i6 }5 L$ ^# I. z
另外一名顾客则质问道:“为什么厂家不在产品包装上进行说明?否则现在我们也不可能对这东西一无所知。”2 o! V" a# Y7 g
/ u/ O w1 _' I, D! b
; d5 ]7 I% G1 t# A$ H是否应该要求厂家在产品上做一个说明呢,对这个问题,正在起草制定国家新标准的郭新光主任有不同看法。/ S! E% r9 T: a# M2 \
7 Q4 W' E/ u. w s: a% t/ m7 T' y
9 w7 ~' G* F; b他对记者说:“我们也做过很多检测,但没必要公布出来引起消费者的恐慌吧?”
; t/ v7 h/ `5 J4 w. P2 f
2 Z' P0 a8 P+ g+ `8 l. Z4 ?6 o }8 e4 N0 S; o
) X# q4 h1 T1 p6 Y( o
3 z$ y5 m1 y- U( r 厂家:不对外透露溴酸盐数据. S9 n2 O4 F" p# P7 @# W
$ q' G7 h, w- O% p/ c; g- N n& {3 R. v5 @( Z
国内矿泉水普遍情况如何?
* X( g. G: L/ t( Z, _+ L
7 ~, d I0 {) A, P; ]8 x2 [3 H' I% c$ ^5 }
既然用臭氧杀菌是国内矿泉水企业普遍应用的方式,那么会不会矿泉水产品对人体都有潜在危险呢?& D. N! K! f% m4 o9 D2 o
3 C* Y+ G, ]% f' u) F! t2 N
+ e5 D+ Q& ~& o: Z7 d) `0 S对记者的这一问题,郭新光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 V5 r9 I) ~' t. A1 O! Z6 C( y$ u+ o7 S$ a: ^" _4 b1 ^6 w
- H4 D3 F s, e* [ Z0 K
“溴酸盐浓度较高的矿泉水是有,有的还很高,但并不是说我们检测的所有产品都有较高浓度的溴酸盐。”
; c6 r4 x5 x6 E( f) p' f5 r' S6 i# k( @( j" H9 J9 f# w: z
1 R9 x. t! s: ?' N( w0 }, H
郭新光介绍,需要两个因素都具备才可能导致溴酸盐的产生。第一个因素是水源水本身富含溴化物,一般纯净水不含溴化物,也就不存在溴酸盐的问题,而矿泉水中溴化物的含量是有高低不同的,需要区别看待;第二个因素是使用较高浓度的臭氧杀菌,两个因素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较高浓度的溴酸盐。
e( Q% L! b& t% O1 z/ W: i2 l, Y* J
. l- h: ]: j, z: A3 }0 a5 R9 I# K" g
他说:“现在我们通过生产工艺的把关,比如改善灌装条件,可以适当降低臭氧浓度。当然这样做的话,会带来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就对厂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7 f1 D# q; w( a" T& m
- f# p: c( Z3 W' b0 t% K- c" D/ A4 U! N( Q2 q+ }
但据《信息时报》报道,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在国内,能将溴酸盐控制得很好的饮用水企业并不多。
{ [, e& N5 n
; P2 i8 y4 q) k! {3 O) G8 L, _0 p ^2 v' s5 R7 ?# H
3 x) w7 c, N% P _: @0 @
' r* Y5 i0 k. e6 _. Y; c# h4 F7 D* t 企业不对外透露具体数据
! X6 q2 m) s: ? q) m" b
6 O. L/ u0 l$ Y; z5 t/ o2 X5 t1 F$ O* [" {3 w- @
国内一些较大的矿泉水企业做得怎样?《青年周末》记者采访了广州达能乐百氏矿泉水公司。该公司质量部的黄经理表示手头没有具体数据,她也谢绝了记者希望采访相关技术工程师的要求。她说,对于媒体,公司方面规定不得随意对外发布,如果要发布,应该有统一口径。
/ v' b8 X' d* n0 l! z$ X7 o* i0 v
+ J9 M1 W- W4 |3 n7 |4 O) p$ {2 [; g' r
不过黄经理承认,在控制菌落方面,用臭氧来杀菌,和导致过多的溴酸盐出现,这二者之间的确存在着一个矛盾。“具体在新标准中如何解决这个矛盾,要看政府部门怎么去平衡,怎么去制定标准。”$ B5 E; L- u2 k. m3 i2 a m
5 J$ B+ u7 D' E. K+ B1 R
( O7 W0 y- C* T; b7 m: b包括乐百氏在内的国内各大矿泉水企业,全部是依据《饮用矿泉水国家标准》进行生产,也就是很久以前颁布的那个标准。至于技术监督局、卫生部门和工商部门,目前在抽检产品时,依据的也都是这一旧标准。而在旧标准中,对溴酸盐根本没有提及,厂家未在产品上进行标示,理由正在于此。
' k/ Q |) i8 g! Y7 Y. [8 S
" q3 @4 P6 D# L6 D$ I% W+ {1 E- r3 R
新的矿泉水国家标准正由有关部门在制定中,乐百氏等企业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但具体情况这些厂家未对外透露。+ C& H( W& o H( Y @( v
& _/ N) ]- ^+ ^ t/ [% ]4 R
. @! S8 V% A7 E
3 N0 e5 b7 V4 H) V: x0 r4 |0 ~ 有关部门:不宜发布相关消息
5 n9 Z+ X& k- |* U. H: C6 [' O! z" Q) ]9 H
; `) M8 ?& [) y0 K5 e0 g3 V7 K& K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不清楚情况”' ^. Q6 n' ] r5 D* }& L
2 ~& @+ X/ ]. p) c. H; p
6 {+ [. o) F+ @1 A( u o据《信息时报》报道,去年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曾发出“关于征求《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菌落总数指标意见”的函,对于现行的矿泉水国标中的微生物指标,尤其是菌落总数指标的科学性、可行性作进一步调研和论证。
- i# Y, \' r7 x; R3 O' g0 w ]( R9 y, U: O- ?% |
1 Y" ~: O3 x5 O8 a/ q2 s
这篇报道质疑到:既然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已经加入了对溴酸盐的限制,为什么矿泉水行业迄今还没参照这一标准?
0 B3 M7 h& k4 z4 N& w% \6 L4 C( E, x0 K" T! U
4 k4 _6 B9 Q& e+ q, G
为弄清这一问题,《青年周末》记者致电中国饮料工业协会,该协会负责饮料标准的李羽楠告诉记者自己不清楚相关情况,这个问题需要找专家来回答。9 \3 o1 O6 n( N$ R7 t
0 T- t# E- I* V" b( o4 m
& B: X9 W5 Q- Z0 ]8 ~" @" r1 e8 R“我们不知道是否有致癌性”
" R$ B( ~6 X) A' \: e3 k- R e$ o7 ~1 T. f' x7 o
( j4 v2 E W% K# g, a
现在市场上的矿泉水存在着溴酸盐浓度过高的情况,而溴酸盐有致癌性,国家有关部门是否关注过?又将如何解决?记者采访了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安全处的工作人员。
' ]3 L V' _) g3 H( F6 s
$ ]: y. z- Y9 z* I/ K9 L: y! ~7 i( K! R& l8 T) w5 H
“如果目前一些矿泉水确实有潜在致癌性的话……”记者此话被这名工作人员打断,他说:“是否‘确实’,我们并不知道。”
; S1 w `. z4 j6 ^# @3 T( N; B- z
: Y8 r+ l: @8 _- t4 q7 M- T" J. ^
# W% w! w0 q F5 u( M “你们不进行监测吗?”
. x8 H& s* T* {$ M/ e- J$ v4 F9 ]( O# V; I" b
9 b' `5 n' f3 \; t“我们不具备这一职能。食品安全处主要负责各项国家标准的管理,也就是按标准规定对市场准入、生产环节进行监管。如果标准本身有问题,应该去问该标准的起草者。”
" ~& `8 d7 k$ \/ T" N8 u
2 V# x8 }+ C l4 T0 G
! |% R+ ~+ |* V而国家标准委员会农业食品部的一名工作人员则对记者介绍说,标准的起草制定、审核和发布,都有一整套程序,其中起草制定是专家们的事情。3 J, ]+ H8 _- ~/ y: h* u* ]
- S F5 b3 B4 W6 u+ ~9 f
) b% n! a6 ^: g+ w至于此前媒体质疑为何矿泉水不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农业食品部的这名工作人员认为:“两套标准的适用范围不一样,媒体的理解有误。”至于新标准何时能发布,他表示自己不清楚情况,建议记者去咨询新标准的起草人员。 , h4 B, {- c$ v: p1 N' D4 _
|/ S$ P+ A) O! a7 T
$ ?; M1 j3 g: l* y! J
--来源:青年周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