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504|回复: 12

目标导向的过程还是过程导向的目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19 19: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标导向的过程还是过程导向的目标?
$ _# e4 {. S  w# E9 k- r9 Q      话说联合利华新换了一批自动香皂包装机以后,经常出现香皂盒子是空的没有香皂的情况,而在装配线一头用人工检查因为效率问题不太可能,而且不保险。而是,一个由自动化,机械,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博士组成的Solution队伍来解决这个问题,没多久他们在装配线的头上开发了全自动的X光透射检查线,透射检查所有的装配线尽头等待装箱的香皂盒,如果是空的就用机械臂取走。不巧,中国一乡镇企业生产香皂也遇到类似问题,老板吩咐线上小工务必想出对策解决之。小工拿了一个电风扇放在装配线的头上,对着最后的成品吹之。空盒子被吹走,问题解决之。
0 I! f3 ]2 S& k      两个企业,两种不同的解决之道,达到同一个目的。现在我们搞过程改进,言必称CMMI,到SEI去研讨一把,去印度去取经,请国外的天师来传经布道。同样,在企业搞过程改进的人,也非常善于学习,也很推崇“拿来主义”。圈子内的朋友见面交流,第一句话就是,能不能给我搞套体系文件?能不能给我搞点资料?微软他们怎么搞的?我原来在MOTO,我们就是这么搞的,现在我们也这么搞吧。经验是可以学习和拷贝的,但经验也是有一定的历史环境的。试想那个乡镇企业的老板,整个生产线才花了1-2百万,如果要搞个X光机,搞个机械臂,甚至还要请一个机械工程的工程师来看这台机器,那么也许他的利润还不够补这个机器的日常运营和折旧费用了。这个就是过程导向的目标。即基于同样的做事方式,达成同样的结果。过程我们可以复制,但是过程运作的环境我们却没有办法复制。所以我们片面的去追赶模型,去照搬经验,定义复杂的流程,削足适履,制度化的过程反而成为生产力的桎梏。当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思考一下。我们去看那些先进的企业他们在改进什么,而不是他们在制度化什么;他们在避免什么样的问题,而不是他们在制定什么样的措施;他们的目标是什么,而不是他们在控制什么。这个就是目标导向的过程。也许从这个层面上,教训更值得学习,经验则仅供参考。 3 T7 M1 }" \' P9 ]/ T

" `% V0 W# M) f1 a0 d5 X6 @) D! c" R# s# g4 q; k' H6 p
不晓得发错地方没有……转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9 20: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很强大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9 20: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理解:对任何问题都应该注意深入分析其本质,从本质入手解决问题。文中所谓“目标导向的过程”,也就是“问题的本质,决定解决问题的方式”之意吧。
+ i* |$ D4 q# \% Z5 Y例题的本质就是:把空箱子和装满香皂的箱子区别并分离之。这必然要利用这两种箱子在某方面的特性差异。不妨发散思维,先尽量将两者在所有方面的特性差异列举出来,再针对每方面的特性差异,列出尽可能多的区别和分离方法。最后,综合比较,选择最优方案,做到简单、经济、保险。5 f; ]9 G! e7 F5 D) T
那帮专家的错误就在于没有弄清问题的本质,误把问题的本质界定为“怎样透过封闭的箱子,感知箱子里面是否有香皂”。: Z% x$ @- g% P+ ]& x  R+ ~0 d
当然,巧妙解决问题的小工可能只是偶然灵感闪现,并没有进行科学系统的思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20: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分析很好,很逻辑,顶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8 17: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那句话:“我们不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9 07: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徐默存网友好!
2 V# d7 T" A3 E. Z- J
9 }. p2 z, @1 d* G+ u! j; E' }( B在科研的过程中,走弯路的事例,化简为繁的事例,确实不少。0 F- w( U6 T2 H
但就你提到的这个事例,我想,问题就不会是那么简单。
! F. u4 Z, n# [# o% [.; g2 g0 o5 ^& x6 |! e
我刚才拿个香皂秤量了一下:一块香皂==101克。
! E8 T: e6 Y( |! D+ _5 g假如,一个包装箱总数为100块,则重10100克,再加上包装箱重……2 T: _4 b7 J/ b% _$ \2 t; u2 [
.! K/ ^  W4 G/ V% Z8 h+ F. F' r8 E& r
现在的情况是指在空箱的情况,高技术和低技术不同的解决方法,导致成本结果的不同。' W$ I' D7 X% x6 w- N. N/ V$ m
如果,一个包装误装数量在:0~~90块时,那个“乡镇企业小工”也许还能解决。
9 N0 H, v: p" H6 U) c$ h9 x- R.' C( ^# y- R) N
而如果,一个包装误装数量==99块时,那个“乡镇企业小工”还能解决吗?
- H* ~# [8 \- |3 r8 _1 ~) h1 Q- M8 U.2 l1 h  I1 ]" W! O# C0 i' Q9 K- B

/ f& M' ]- _! Z% ]+ xsyw  080309---07.21
7 j- g2 h; ?$ c8 R7 n: ?+ ]8 d.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01: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syw开门造车 您好!9 F' G4 ^2 _1 l$ p& C( ?2 b* \

$ ~! j3 b( b& M2 B您对这个帖子的认真分析真是让我感动!
$ y3 v9 b" u: N- s% l后生像您学习!
( v9 ^) C: J6 @3 Z) [# T& y  Q0 p+ B% K
我的帖子里的情况是指空香皂盒被装箱的问题, 就是说香皂和香皂盒两个事物。被电风扇吹走的是空香皂盒。& Y+ y+ _7 R' F4 j9 {

* N$ X- |4 A" ]' u7 X您指的情况是装好的香皂装箱的问题。姑且认为这个小工没有办法找出99块香皂的箱子。那么小厂只能花高成本解决问题,大厂有钱,这点不算什么,对于小厂则是不好的兆头。
' B  d7 k; r7 b6 V' L& e5 [! Q" G% @& m7 o
对此我提出新的论断。
  z3 m( z5 a! V3 y$ }5 x' I; f$ d3 y
我还是学生,不晓得工厂里自动装箱流水线是如何运作的,如果是一次包装好的,我想不管大厂还是小厂,只要检查出一箱应该有100块香皂的箱子里没满100块,就需要拆箱重新装,这个就产生成本了,浪费了一个箱子和多余的人力并且影响效率。+ j# l8 ?0 [3 @! n

: o7 W6 V9 e8 B6 R8 h/ N8 u# _我们可以评估两种情况的成本。一个是找出不装满箱的根本原因,即机器的问题,评估改进或者维修机器的成本(肯定远大于吹空香皂盒的成本)。一个是找出未装满箱、重新拆箱装箱,加浪费的效率的成本(不管对于大厂小厂,这个比起吹空香皂盒的成本也要多不少吧)。" m8 I$ ]! e7 P9 ~, c$ l% i5 h
) e, [& ]; a) f; c: o! K
两个成本加之比较,前者只要投资一次以后就不会浪费,后者是一直增加的成本,天晓得这个一直增加的成本会是多少,这个机器是否有使用寿命,比如5年之类的,这样好评估点。
5 p+ \9 h  }* b0 w3 F
, @8 S1 {2 n" E" a  {' U2 g倘若前者的成本远远远大于后者的成本,就只能用后面的方案,找出箱子,重新拆装。但还一种可能,倘若这个机器的确有问题,是坏了所以出现误差,那么有没有可能,一直执行拆装方案,尽管理论上后者成本小,然后有一天机器突然完全抛锚……. i, i3 F* _3 ]* ]

3 u: j  R. D, R4 W# S% s我想,不管对于大厂还是小厂,这些都是要考虑的,不管用什么方法找出未装满箱,都有一个潜在的成本在那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01: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不当之处,请syw开门造车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4 07: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徐默存网友好!6 s) u( v, [# o0 F; A$ y, n( h

! {1 m. A6 e# U2 S( m2 D% Y( i我们发明学会本身就是一个由众多学科组成的科研团队。专业范围涵盖非常广,
* {7 w# |% x- u0 t6 h1 I% I我经常和他们一起承接各种各样的科研课题:
, J! Q2 Q+ R3 |$ N# g* b我们对所做项目的各项指标的排列顺序依次是:2 R; j. K; U6 N6 }6 ?# M
1、安全。
2 x9 x2 {/ y. L2、成功。; E, Z3 }6 b% E" r, @1 e
3、成本。. y" [0 f8 s& u' D# p
4、由简到繁。
" ?1 G+ X. U" ~7 Y, I//************************************: @$ t$ a8 u- g9 R/ S
你的这道题如果是为了戏说“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是可以的。
$ h7 X3 V9 h% u0 B& J+ T但如果指现实项目的方案选择上,一般不会是这样的。
. t4 r. b9 T% T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我首先会用杠杆原理来解决这道题。再稍微先进点,我会用电子秤方案,
. i9 @0 l, A: M! _: @但我不会采用高成本的“全自动的X光透射检查线”来做这道题。5 j; G! G6 Z4 h8 r

' o- I  g3 |8 s) @: vsyw  080314---07.07
, r9 G% Z+ H4 `$ V/ J) x- d" S! r% X8 }: R! h
[ 本帖最后由 syw开门造车 于 2008-3-14 07:0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4 12: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抛开技术层面不讲,这个主题还是给人很多启迪的:看问题要看本质,不要看形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20 22:23 , Processed in 0.07122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