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233|回复: 15

怎样推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3 17: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ISO9000标准下,体系运行不外乎:  输入---过程---输出.3 M8 B1 A. q/ C! L/ e
在这一过程中,体现体系正常运作看的就是记录,外审、内审、冠标等等过程的最终考验的是你的策划、评审、过程监控、纠正预防、信息收集以及措施等等相关的记录,记录完不完整直接关系你的体系能不能通过审核、就算你把内审、外审糊弄过了,但你的体系系统是你的“包袱”还是“工具”,我想只有自己清楚~' I5 K2 Y5 S# N+ V! |, y

. ?7 K9 r6 [% y' F如果,作为一个具备定型产品的机械加工企业来讲,9000体系是能够清楚、正常、充分、适宜、有效的运行;但是,如果没有定型产品支持,所有加工业务都是定单产品,并且这些产品都很繁杂、更甚至都形不成批量,作为这种企业来讲我们怎样去进行体系运作?合同评审、质量计划、产品生产过程策划、过程监控、纠正与预防、顾客信息调查等等一系列的环节我们怎样去控制?
9 h5 Q+ P1 M' }& l# u# L8 H+ V& U; I( q! M' Q* z/ V
希望我在这里能够得到指点与学习,各位大虾请予以多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5 20: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你的企业,9000是不是不是适合在于你的领导有没有这么大的魄力,还有你企业的效益投资与回报之比至少是1:5才有能力做9000;纷乱中做9000?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在如今靠纯外协机加工来维持?你的公司有军工加工件?我看还不如做全面质量管理来的快条条框框少,自主把握性强虽是国产,还是有用的。% ?- d% N( V: @3 e  w$ p
话说的多没有用,关键看全员质量意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6 07: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好

楼主 :你提的问题很好。特别是你对于定型和订单产品在ISO9000标准下体系的的运行问题,非常到位。
' ]8 Z# Y" y; M0 {1 R, A' r: r个人观点供参考:) L/ N+ [- ?3 {  r# w
首先,大面讲,ISO9000标准在许多企业是“包袱”而不是“工具”。即使是定型产品。: \8 M) z) l, A: v
下面单独说订单产品企业。
( b3 M! F6 J9 e3 ~' |0 w6 O4 a5 n第一、不管是零件、部件、整机,订单产品都是多样的、变化的、市场要求是快捷的、不可以出错的。对比ISO9000标准体系,那么,如果运行好了。企业由此获得的收益将是更大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N4 E, e# ?9 l' `
第二、ISO9000标准体系的一个难点是设计的运行和管理。即使你的订单产品是来图加工、甚至是来料加工,作为产品生产特征,都是个一个再设计和吸收的工程。恰恰这个工程又是非常短暂。所以难上加难。
, H0 Z! ~- c  q! e& G2 \3 x9 G然后,知道了特点,应该是如何围绕这些特性在ISO9000标准体系框架下运行的问题了。即,在ISO9000标准体系的“框架之下”,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运行。
' \& _% ]5 H/ O0 o7 E我没有时间了。一句话:以产品为中心。有重点有针对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10: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年轻,有点心高气傲.学了6 7年管理,现在让我做体系,这东西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8 [. s0 K7 j' N4 S对于定型产品也好,还是订单产品也好我的观点是<质量手册>是根本,但是<质量手册>必须是依据现行管理机制来制定,我不喜欢墨守成规,打破常规是我的手段、也是我的强项。但公司领导那些老家伙不服啊~~~我想突破管理瓶颈,但体系是和管理相互依存的,管理跟不上企业发展,体系就会出现问题,体系有问题就成了“包袱”,但从管理学角度来讲,作为规模型企业需要体系来支持,体系的正常运行也是质量的保证,在行业领域里,质量上不去就别谈竞争了,光依靠营销手段来支持企业,我想现在的社会市场环境不会让你成为百年老企。2楼的说到内容我不太赞同,体系能够正常运行,增加的只是管理成本,而不会增加生产成本,管理能有效的控制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相对而言,增加点管理成本能获取的利润远远大于支出。
6 y; O6 _# M5 V听到很多人在说,机械加工行业还有5~8年的鼎盛时期,如果真的这一行业还有这么一段时期,我相信在这一领域里还会不断增加竞争者,大家蜂拥而上,然后结局是鼎盛期缩短,行业竞争加剧,优胜劣汰,很多人会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历史的尘埃,站在机械加工企业角度,我们运用体系的目的,不是保证今天能冠标,能保证质量就行,而是站在企业长远发展角度来考虑,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寻找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手段…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6 10: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哥们:我说的不中听你不要介意。
; K1 ?5 W' c" [1、管理的实践性比机械强的多。- a6 J$ c+ e( f* V8 l# v
2、机械很容易打破常规,管理最难打破常规。历史长河中,几乎所以改革者的下场都不好。随便举例:吴起、嬴政、李斯、王莽、王安石、***、戊戌(仅仅是改良)。其中有成功有失败。说不清也没有时间说。昨天晚上是见缝插针回你的帖子(在发个大贴)。
6 I2 O5 C8 Q. t$ E* L+ x& {3、看来您对于管理体系的根本还是没有理解。手册都首先明确一把手的地位。1 r) G2 h* Z- S0 _6 B* y' B0 O
4、赞同你的管理出效益的说法,根本不会增加成本。  }+ }' S2 N, s" A7 T& F
5、管理是动态的,ISO是死的,人是活的。
6 v2 G3 f! ^" [6、我认为我说的比较现实:体系围着产品转。* }% z' r" ^; g; Y! `5 R
再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11: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咋一眼看了心头是不安逸~不过想回来自己说的讲的局限于自己角度。有人给你提出反对意见是好的噻,听得进去与否还得自己衡量
% {" v* I8 u' m8 P8 z" i可能我还没把体系搞懂,毕竟才做这个,所以把这问题抬出来晒晒。
' @8 j$ g& O" O4 b* d; ^; _* O# O在我们企业里,针对你第六条,上边把体系范围划得很死,让我们做策划、手册修改等等来适应企业发展,但是我们从实际出发制定了系列了修改方案,却一次次被驳回,我们掩土重来,结果一场喧天锣鼓后,我们又杀羽而回,5年企业管理实践证明我的方案是对的,老总也比较赞同,但到了质管部我又错了,内审通不过别提外审了 3 `; d2 t/ J2 k& k6 \- y, |1 m
或许我比较年轻,体系还没搞明白,是体系条款的因素必须一条条来,还是我这样只要具备了该条款所有因素,就行了(方法我不谈)?我的观点就是不要太局限于教条化,手册形式也有不尽相同,但一条万变不离其宗,围绕一个宗旨——产品,可我们是这样做的,但只是手法得不到赞同,如果体系制约了企业发展、制约了管理机制那就一个“包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9 22: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体系能够正常运行,增加的只是管理成本,而不会增加生产成本,管理能有效的控制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相对而言,增加点管理成本能获取的利润远远大于支出。
开卷有益、庸书害人 呵呵呵
$ k" N9 a, \% d3 }- \) E
9 a) @/ \; Q. V  [5 v* F: f1 z体系正常或良好运行是要资金来保障,资金那里来?你的产品是零乱的订单啊,兄弟,企业是否承担的起质量成本才是关键,这也就是保证你做质量管理的龙头即老板愿意承受?还有一点,质量人大多数是弱势群体,在交货期和质量损失之间你要善于运作啊;电视剧亮剑的主人公可是个算计的高手,他亮剑可是有的放矢。作为质量人,你是一把刀,老板才是握刀得手。
0 _0 l: }5 P# x( M* W+ N9 w0 z. |8 n: k! {9 L/ S: S
     9000是一个放之世界的体系,是个通则,一时的运作它,很容易,问题在于能否长期保持和持续改进以及技术的持久性,同时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去切入。机加工行业,技术的持久性很是关键,是你体系的控制点;很多企业因为它只是装装门面,心里面喊疼,成了鸡肋 恼火得很,原因之一就是质量成本控制制约了它继续生长的空间,不是老板不愿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9 22: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忘记了一点,现在的9000改版之后,其自主可操作性大大加强,更加人性化,不是机械地条条框框了,才能够放之世界至今,要是大家都一样了还有什么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0 07: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个很菜的问题,9000有什么用?在我们单位怎么体现不出来?认证前和认证后没有任何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0 15: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的帖子

这说明你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是做质量的,只有人人重视质量,产品才能得到较大的提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24 02:54 , Processed in 0.05844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