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消除水泵振动危害的技术措施! m8 f8 j2 n5 R1 O& _
字体: 小 中 大 | 打印 发表于: 2008-2-18 16:44 作者: 东方浪子 来源: 中国机械资讯网
! }$ a; p8 |" v) n8 w4 b; I6 y! |' S% R, g
在转动设备和流动介质中,低强度的机械振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机组的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在机组的设计、运行和管理方面应尽可能避免振动造成的干扰问题,把振动危害减轻到最低限度。当泵房或机组发生振动时,应针对具体情况,逐一分析可能造成振动的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后,在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加以消除。有些措施比较简单,有些措施相当复杂。若需要大量的资金,应对可采用的几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结合机组技术改造进行。以下给出了电机、水泵及泵房振动的常见原因及消除措施。
9 u3 f2 S r `- \ B* u8 ]2 ~" L" k% O( a% o4 U. Z; g
1、电动机振动常见原因及消除措施
2 d& q M# Y: W c0 F! r1)轴承偏磨:机组不同心或轴承磨损。, _, ]" J+ f6 c* P+ H$ x
消除措施:重校机组同心度,调整或更换轴承。
5 m9 ~6 Y+ A& i* A6 e2)定转子摩擦:气隙不均匀或轴承磨损。. {1 R' {$ h5 H" v( I( {" y% r
消除措施:重新调整气隙,调整或更换轴承。
5 | d9 s/ G' y1 `" c# g6 n3)转子不能停在任意位置或动力不平衡。9 M6 m! Q, t/ J# a& y8 k
消除措施:重校转子静平衡和动平衡。& V8 S" Q5 J5 k0 Z( W
4)轴向松动:螺丝松动或安装不良。
5 `! `2 X- X, F l$ l消除措施:拧紧螺丝,检查安装质量。! [7 k, s6 c: w$ z7 d
5)基础在振动:基础刚度差或底角螺丝松动。0 K! _/ v( B9 }
消除措施:加固基础或拧紧底角螺丝。. z9 w* W4 V6 D8 d: c% G
6)三相电流不稳:转矩减小,转子笼条或端环发生故障。
: O, }% R9 g7 [- G消除措施:检查并修理转子笼条或端环。. u5 m) A9 `+ S; h' @
4 \. {( `. g E5 ^# n5 V! k
2、水泵振动常见原因及消除措施- y, x& C( D. {& P& W3 ?3 Q
1)手动盘车困难:泵轴弯曲、轴承磨损、机组不同心、叶轮碰泵壳。
# [9 E+ F, P' M, k& e: P; u消除措施:校直泵轴、调整或更换轴承、重校机组同心度、重调间隙。
" k$ p6 X; O; f2 i" i) L& L2)泵轴摆度过大:轴承和轴颈磨损或间隙过大。
, x/ n3 v3 @% V6 P) ?+ B6 M0 m消除措施:修理轴颈、调整或更换轴承。* N5 k9 E* A1 N: e+ J- n8 G
3)水力不平衡:叶轮不平衡、离心泵个别叶槽堵塞或损坏。
$ v1 c' A" n$ j' R消除措施:重校叶轮静平衡和动平衡、消除堵塞,修理或更换叶轮。8 Z5 p4 l/ P% _7 [% L* i2 P$ l$ t
4)轴流泵轴功率过大:进水池水位太低, 叶轮淹没深度不够,杂物缠绕叶轮,泵汽蚀损坏程度不同,叶轮缺损。1 v4 x0 _# g3 a& w4 \
消除措施:抬高进水池水位,降低水泵安装高程消除杂物,并设置栏污栅,修理或更换叶轮。
1 I) @7 _/ i" t2 M- J. d$ u- c5)基础在振动:基础刚度差或底角螺丝松动或共振。) ?6 Q9 J* |5 G. v# p! y1 m2 j
消除措施:加固基础、拧紧地脚螺丝。, q4 N0 E T: Y' i
6)离心泵机组效率急剧下降或轴流泵机组效率略有下降,伴有汽蚀噪音。
0 L$ V) t0 g* }4 r* [: N消除措施:改变水泵转速,避开共振区域,查明发生汽蚀的原因,采取措施消除汽蚀。
' J6 ]3 T, a* G4 B" u
6 j# f% m% I/ L" W8 ^3、其它原因引起的机组振动及消除措施
$ j- F. P& A' l1)拦污栅堵塞,进水池水位降低。
: {+ i/ x1 [8 B: E8 }- e消除措施:栏污栅清污,加设栏污栅清污装置 。 _/ ]3 e! D4 r( s' D) C& `
2)前池与进水池设计不合理,进水流道与泵不配套使进水条件恶化。
# x- q8 H5 Q7 h0 J5 G消除措施:栏污栅清污,加设栏污栅清污装置合理设计与该进前池、进水池和进水流道的设计。0 L* i( s7 G! w! U# M( V6 x3 w
3)形成虹吸时间过长,使机组较长时间在非设计工况运行。( d( f, M& m7 T
消除措施:加设抽真空装置,合理设计与改进虹吸式出水流道。
+ Z2 t4 v* w. [. m$ A4)进水管道固定不牢或引起共振。+ r5 Q& E) @ h7 A) v5 @/ U1 Q
消除措施:加设管道镇墩和支墩,加固管道支撑,改变运行参数,改变运行参数避开共振区。# N1 r6 v# F3 j
5)拍门反复撞击门座或关闭撞击力过大。+ }: O9 P5 ?& Y8 }2 a3 {) w
消除措施:流道(或管道)出口前设排气孔,合理设计拍门采取控制措施,减小拍门关闭时的撞击力。
# ^+ f* {( Q4 j2 A+ g6)出水管道内压力急剧变化及水锤作用。
; T! K( G0 _0 l! U消除措施:缓闭阀及调压井等其它防止水锤措施。, M) o) O7 M( _) |
7)机组启动和停机顺序不合理,致使水泵进水条件恶化。
5 J. ?$ u& H- S6 H4 M3 X! H5 B" j消除措施:优化开机和停机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