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712|回复: 31

关于国外设计与中国设计的一些杂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7 11: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国营企业做过几年设计,在外企业做了一年半设计,给我的感觉实际上老外的东西也说不上能比国内的好上多少.当然,我所做的设计并不是很复杂的,属于一个人几个月就能完成初步设计的那种.我们这边设计和制造的东西实际上也就贴牌按照进口的东西卖了,也没人说质量上不好.由此可见,在设计上,很多国产产品差不到哪里去。(都是同一些人做的,有什么差异),至于产品质量上有差别,我觉得有下列一些原因:
      1.外企的东西因为本身卖价较高,所以在选材这些地方都比较大方,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降低了,实际上跟设计人员能力没有什么关系的.如某外企超高压油缸筒,全是用整料作的,不用焊接,就用money来保证了一定的可靠性。
   2.质量要求不一样。国企经常有那种次产品,就是某些零件加工不到位,但是扔掉报废会影响某些人的收入、业绩,某人的政绩,于是就由技术人员来认定可以将就用,虽然一般来讲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样也很可能出现问题的。这点我觉得老外做得很好,不行就是不行,没有什么勉强过关将就用的。这点对质量也很重要。
   3.人员素质不一样。外企工资普遍比较高,福利好,现在的年轻一代可以说很多精英都在外企,并且大多数没有国企那种懒散责任心不强的作风,错综复杂的关系。
   4.包装不一样。老外的东西往往外观比较好。这点我体会最深。以前在国企设计的东西,往往表面钢的发黑发蓝铝的阳极化就ok,最多涂涂漆。老外的往往外表很光滑,漆喷的很好,颜色也不错,有的露在外面不用的地方还打磨很光滑,甚至镀铬,卖相相当好,跟国企的比起来确实看起来不一样。
    .......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采用|主题: 930, 订阅: 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14: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械原理都是一样的,可能国人和外国人心态不一样吧,有时仰视,有时俯视,平视却不好把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16: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械原理是一样的,但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一样.所以同样一件事其结果就千差万别.别的不说,就说设计者本身.设计的东西有没有进行严格的验证,对各种工作状态下的各种可能性有没有考虑到.出的图纸的技术要求是不是合理.这些我认为国人和老外有很大的区别.至于工件在加工装配中的问题就更不必说了.只举一个例子,我亲眼所见.
手动攻丝,国人的操作是怎样的想必大家都清楚.瑞士人一个丝要攻三遍,攻完后用力矩扳手上紧.人家8小时能干多少活心里都是有数的,到点了就走人,想叫加班,没门!
什么叫精度,这才叫精度.
我们发展是落后得越来越多,自己却还感觉良好.前天看到67年上海机床厂出的一台设备,很震撼,已我在机床界的了解,断言,现在没有哪个厂能干出那水平!你说是进步还是退步?科技是发展了,但执行的还是人,人的素质却江河日下了啊.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18: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还是心态,现在国人的心态太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20: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都是money在作怪
中国目前正在高速发展,国人的头脑也在跟着高速发热
多出产品,快出产品,却忽视了出好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20: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怕到时候想出好产品都出不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22: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国外设备的可靠性和细节设计确实高于国产设备,正如深南大道所说的那样:国内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作怪。坚定地树立出好产品的信念和有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相信国产设备同样可以做得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23: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从表面去看。欧美的技术、材料、工艺及工人的技术水平均比我国先进得多,这个不是泄气话。
我们拿三十年前的凸轮图纸给国内的机械厂加工,他们无法加工出来;三十年前德国的BK凸轮塔已经标准化,而我们现在多数人却不知是何物;三十年前德国的设计目前我们还达不到,等等。
我想,我们不需要自卑更不能自大,只有知道我们处在什么位置,一步步往前赶,才能慢慢缩小差距,有那么一天和他们处在同一位置或超越他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23: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腰 于 2007-12-7 23:15 发表
不能从表面去看。欧美的技术、材料、工艺及工人的技术水平均比我国先进得多,这个不是泄气话。
我们拿三十年前的凸轮图纸给国内的机械厂加工,他们无法加工出来;三十年前德国的BK凸轮塔已经标准化,而我们现在多数 ...


支持老腰网友的观点,
我们公司有几台全自动包装机,是日本1980年设计制造的,到现在快30年了,基本上没有出现过大问题。
今年初,我们委托深圳一家公司仿制一台这样的包装机,结果,机器是做出来了,就是不好用,

日本机器:整机由一个马达驱动,全部是凸轮控制各个动作的,工数为 0.8s/pcs,

而仿制的:全部是气缸控制的,工作的时候噼哩啪啦的响个不停,工数为 3s/pcs,

点评

这样显得热闹撒  发表于 2017-12-4 09: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8 17: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要考虑企业的加工环境,我们在引进产品时有过教训,结构设计很合理但加工有难度,只有靠自己创新降低成本了,设计是不是适用的,只有靠市场检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24 11:09 , Processed in 0.06836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