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862|回复: 6

钢件发黑后,表面泛红,何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9 16: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工件经A/B工序加工完后入同一个槽发黑,A工序工件泛红,B的则不会。谁能点解?
6 r5 g# n1 l/ h: N. DA:钢件-车床加工-工序间防锈(使用含胺类防锈剂)-铣床加工-半成品仓储(上美孚2号防锈油)-超声波脱脂清洗-发黑(传统碱液高温氧化法)-成品
4 n$ Q% k. a2 e" S8 }6 EB:钢件-加工中心-半成品仓储(上美孚2号防锈油)-超声波脱脂清洗-发黑(传统碱液高温氧化法)-成品
. W4 G/ {$ h8 q0 G! x
4 h( U8 a- C- r) N# J: \请高手指点!钢件泛红基本都有哪些因素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9 22: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钢件泛红,一般是产生挂灰或者是少量锈蚀了4 Z% J0 _) K. ]4 ^! @1 A
不同材料的零件发黑的温度和时间不一样,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经常会导致红色挂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0 09: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to:冷月残秋,1 b. {5 U" F$ t, I+ K
钢件表面是比较平整的,无粗燥颗粒。钢件的泛红是属于整个表面的那种黑里透着红,而非块状散布的。
( |# e' |3 V* e3 a" D) h+ q$ r或者,您认为是否和a工序使用了胺类防锈有关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30 12: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氧化膜的色泽取决于工件表面的状态、材料的合金成分以及氧化处理时的操作条件," i( Z9 F6 v1 J  d" e% G6 v6 }3 m( j
一般呈蓝黑色或深黑色
4 {- a- e4 d- d+ j0 f含碳量较高的钢铁件氧化膜呈灰褐色或黑褐色
- b; @" x5 S' a, L: W, {% D8 u) ], O含锰钢会现红色$ y1 p- [3 T- u- p" l$ N
  K5 w* g0 P( S0 G' Z; Z
1工件表面有未洗净的酸
& c) \: C6 [. j* A' A4 _) l, Q$ T) h0 }. U2氢氧化钠含量较高- b! y" b( _' q* L# n" d; w
3溶液不流通
8 D, M7 z: [& ?# v4铁离子含量太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30 20: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的帖子

请问两种钢件的材质是否一样?各是什么材质的?
: x3 T; N$ V1 u8 X: W发黑温度是多少?不同材质发黑温度是不一样的6 s& ?0 v' ]0 g, H  H: U, ~
多数是温度控制不合适,太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 22: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钢件发黑后,表面泛红,何解?

常规发黑中容易产生的缺陷及补救方法
( ^! w) O7 x3 K9 _$ ^# X一、常规发黑中的要求及配方- ?# e  P  O/ E) N+ i8 t4 }
  常规发黑中,发黑液的温度应控制在138—146℃之间,发黑时间以20—30min为宜。发黑时,紧固件必须置于槽液的中部,不允许使紧固件露出液面或靠近槽底。其配方为:氢氧化钠(NaOH)650—700g/L,亚硝酸钠(NaNO2)70—75g/L,磷酸三钠(Na3PO4•12H2O)80g/L。氢氧化钠(NaOH)和亚硝酸钠(NaNO2)含量之比以(8—12):1为最好。低碳钢采用温度的下限,比值的上限为宜。2 x5 L: [& ]' D* @9 D
  二、发黑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缺陷
5 }6 Z0 d7 h* }8 o6 E  f2 M5 @% g  (1)发黑件表面出现红褐色锈斑。
  t. Z: \/ b- G* i2 g# E  (2)发黑膜颜色发淡。
3 O5 N! \" W4 v" Z6 N* {8 {  (3)发黑件表面发红。
# c1 k9 Y  d6 l- Y* f* z/ I0 ~. v( T  (4)发黑件表面发绿,色泽不均匀。3 M. z# L2 l' q- i! Y' X# D' M
  三、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及补救办法
) o  `  @6 L& ^  (1) 当氧化剂(NaNO2)含量不足时,腐蚀程度加剧,从而产生氢氧化铁(Fe(OH)3)红褐色锈斑。遇到这种情况,可加入适量的氧化剂(NaNO2),并加水降低槽温即可。
& X6 K* n  Q6 A8 N  (2) 当槽液温度较低、氧化不充分时,便会造成发黑膜颜色发淡。这时可根据化验结果,适当增加槽液浓度,提高槽液温度便可。
0 j2 L$ d+ d- ^5 r  v' n  (3) 当槽液温度偏高、腐蚀剂(NaOH)含量过多时,发件黑表面会出现发红现象。这时应严格控制槽温,同时严格控制氢氧化钠(NaOH)和亚硝酸钠(NaNO2)之比,其比值不可大于12:1。
0 }% L4 w# |. J4 r6 O. `  (4) 槽温偏低、装量太多、槽液浓度较低时,会在发黑件表面出现发绿现象,且色泽不均匀。这时应提高槽温和槽液浓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 08: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主要是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21 18:31 , Processed in 0.05632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