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liquidman

质量的源头来源于策划,而不是生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7 12: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憨老马 于 2007-9-1 07:01 发表 - i; y- Y) L% w6 ]- M4 x6 O
我以前做饮料的时候,在公司上下都这样说一句话:即便我们出了万分之一的废品,喝到消费者口里,可是百分之百的感觉。

' R5 x) w2 [3 L0 v3 u2 E: s' w. F6 r  u* T* B7 d6 b3 L
我们的说法与老马相似:我们XX分之一的废品,对于客户来讲就是百分之百废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7 12: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 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7 12: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说是越精确越好,但是哪有这么好办的,99.73已经很不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7 13: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点上我不赞成老马和液压的观点,原因:) }1 f1 H7 L' V$ R2 l4 S" e0 p
1 合格产品在同样的检验条件下也会是不合格的情况。) Y/ W1 K8 L1 o9 A7 s
2 曾经合格的产品因使用条件等外因、内因,甚至地点改变时会成为不合格品。: L1 k5 k8 R- Z, Q* P
3 同理不合格的产品在内外因改变时候会成为不合格品。
3 \* O/ L- v! T( I; Z; Q永远有不合格品,永远没有100%的合格。这是建立在一个时段人们能够认可的基础之上的。
) C  k9 x2 v4 h1 c+ ?! d; y上述三点请干品质管理的一定要注意了。它不是歪理。要辩证的看待。7 O9 A+ ^0 E" y: E5 Z
7 t; U3 b. c; B, p' S
4  简单的将一组宏观的数据和单一的现象对比本身就是有违常理的。; J" f% b$ F7 S8 V# I  j/ d
我举例,地球外有很多陨星会使地球毁灭,但是概率极低,
& Q, b3 K/ m. \& O9 c' t  J我们总不可以认为地球危险,不适合人类居住,判定不合格吧。
. {9 Q% {# ?# I, H' e1 R' r9 C! w1 H  x) L, M
5 记者终归是记者,大多情况下他们是苍蝇,自己叫自己是无冕之王,是问题的散布者。
* C: j) o; H: b4 A记者的寓意我想是告诉大家要重视质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7 13: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改错第3条。不合格品-------成为合格品。多了一个“不”字。抱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7 15: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wjmn 于 2007-10-17 13:41 发表 , G6 W6 u) Q% y
5 记者终归是记者,大多情况下他们是苍蝇,自己叫自己是无冕之王,是问题的散布者。( K( _/ q. K# C5 a
记者的寓意我想是告诉大家要重视质量。

1 x1 n0 t2 t- R记者有时候也是无知者无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7 20: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13楼兰羽飞矢社友的观点,我谨作如下解释:+ y; x9 @% b3 R
1 、对“合格产品在同样的检验条件下也会是不合格的情况。”这句话不甚理解,我认为它有点自相矛盾的感觉;
! Y. e  r) |! P% ~( {% [2 、第二句“曾经合格的产品因使用条件等外因、内因,甚至地点改变时会成为不合格品。”及第三句“ 同理,合格的产品在内外因改变时候会成为不合格品。”的意思差不多;
! W, w4 W: K! o. u7 R6 c    不过我认同他:“永远有不合格品,永远没有100%的合格。”的观点,但是这个认同,并不是以此观点来为在质量管理工作中不作为的依据。我在6楼所讲的“即便我们出了万分之一的废品,喝到消费者口里,可是百分之百的感觉。”,这也是千真万确的实话。这万分之一的废品,很可能会毁掉一个企业,如:前几年一个香港大品牌的朱古力奶事件,企业为此付出了几个亿的代价。又如稍早前的一个日本企业,听说就为此倒闭了。3 A/ s: n7 w8 `2 m
    而这些极个别的废品,所形成的条件就如兰羽飞矢社友的第二句及第三句一样,就饮料产品而言,它在大罐里是合格产品,灌装到瓶子里,还是合格产品,封口之后,由于某瓶密封不严,这才逐渐变成废品。4 I, g. c) |/ ^& V2 A
    但是,如何通过控制,不让这瓶变坏了的产品流出市场,卖到消费者手中,也是我们质量工作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因为有无法控制废品产生的原因,而放弃应该履行的监管职责。这,就是我们的理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7 20: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有不合格品,永远没有100%的合格。这个世界不是绝对的,不可能完美。只能无限接近。记者的寓意是我想没有料可以爆了。但老马的理念是正确的,特别是药和食品。我们对此必须负责。测量本身就有误差,因此绝对的合格品也不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8 12: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质工作就小集体而言它可以作用到个位数,放大到全局来看就是一个宏观的控制。8 }1 K, w1 ~, [7 j+ a' n3 V9 h
谁都希望越接近100%越好,但是真的到了100%(不是不可以的,指单一或某一项)' K' B; J% P4 _, `( U: t& f
很快就会有更加完善或者说更具体更先进更高要求的制度、标准、需要。那么这个时候
6 v2 N: S! S9 n7 w前面提到的100%就达不到了,所以我前面讲合格是建立在一个基础时段上的。( X3 h; o5 J2 o
具体来讲,一杯企业或标准认同合格的饮料在不同消费者手里其认同点是不同的,一句不好喝1 z  F8 A' M3 ]
这三个字有不同的标准,那么现实就是这一杯被企业或标准认可的饮料在某一消费者手里就
) W) b' I( s' L0 K; L$ u是不合格的,可以这样讲吧。是不是好理解呢?还有过期但仍然可以满足合格引用标准的饮料0 I  ]- b4 c* ?/ k! T
也是一种不合格的表现形式。上述二种情况这个时候合格就不单单是饮料变质的问题带来的不合格了,- g9 }+ R% b/ u
但你要承认它也是不合格。合格有时候也是相对的。
# Z3 A* Y/ }& `4 `9 N5 P3 I1 e7 _+ T% p
就一楼的统计99.73%它就是一个宏观的统计结果人为地细化到了每一个事件,这是不科学的,它只是参考,* S2 y3 O2 f8 Y! R# [
有偷梁换柱之嫌。" [9 H* y3 q9 p" ^  v4 N
100%是目标是信念不是结果。% M8 V0 ^( |9 e* r& f
& y1 f" C: _6 X7 u; y) b" a% I) G
不说了,要去工作了,以后再和大家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8 13: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严重,急需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24 06:45 , Processed in 0.061417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