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67|回复: 10

[adams] adams能否对螺旋槽建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2 00: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止疼剂 于 2017-6-22 00:37 编辑
4 B4 A& V) K1 j" E8 R# W& N2 R7 }
8 l0 ~' X; V/ S$ I2 ?! m# j: ]1 K如图所示的螺旋槽,在其它三维建模工具中画好再导入adams进行仿真。# g" Y7 W' C7 O: o$ y3 ^% F2 x
螺旋槽.jpg ) g! r1 @  n/ @9 B, b# ^8 B
现在想对螺旋升角进行优化设计,因为没法对其进行参数化,只能建好各种升角的模型,分别导入adams进行仿真,很麻烦。
, B$ g# ~! C9 @1 ?. g6 |adams能否对螺旋槽建模?或者有没有其它简化模型能够替代这个接触。(是钢球与螺旋槽的“solid to solid”接触仿真)
8 t5 g7 s' T* y0 Y7 [5 {: {! X% G2 O7 M请@pengjc2001 大侠给诊断下。4 Q6 U% n. S7 J3 ~+ z( L" I# B%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2 13: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息量有点少, 我无法判断 你要基于哪些因素 来优化 螺栓升角。涉及到模型假设及简化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3 14: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止疼剂 于 2017-6-23 15:10 编辑
: e/ X6 _) M( h8 d" G$ D  V
pengjc2001 发表于 2017-6-22 13:02) z8 V: V) `# C. `; W
信息量有点少, 我无法判断 你要基于哪些因素 来优化 螺栓升角。涉及到模型假设及简化问题
0 h: i) @' \  U( C4 D7 w
IMG_20170623_140330.jpg 由于上网不方便,手画了个结构示意图,希望有助于理解。望见谅。, b: O" S  W% B$ u- J- O- }/ [8 K: X+ Q2 P
主动和从动轮上有相同的螺旋槽各3个,钢球3个(有保持架未画出)分别落入螺旋槽底部,主动轮被弹簧顶着。离合器是盘式结构,动盘定盘花键等可自行脑补。(图中有黑三角的地方是想表明两个零件是固定在一起的)。工作过程简述如下:主动轮逆时针转时,钢球在槽底未爬坡,从动轮带动离合器动盘打滑;主动轮顺时针转时,钢球爬坡,使主动轮右移压紧离合器动盘定盘。  @4 A' N0 h% O+ `/ k
螺旋槽的升角主要影响离合器的结合时间和脱开力矩。
0 V, a7 N  Q! |" k; a
. @5 M& J. j9 h# k

( Y9 ~. Z" ^1 w& G5 ^7 T. ]
5 J3 w8 G' _" _2 a! Y- p4 N
" A, u3 y) @; G: W9 Q# S- r( 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4 11: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止疼剂 发表于 2017-6-23 14:50
. L" M% [; k( k: d% l4 [+ |+ c- \& ?' R由于上网不方便,手画了个结构示意图,希望有助于理解。望见谅。
* k: y6 A2 r! t3 H, N主动和从动轮上有相同的螺旋槽各3个, ...

" N" ~- |! x% \: K3 P, k0 B主动轮逆时针转时,钢球在槽底未爬坡,从动轮带动离合器动盘打滑;主动轮顺时针转时,钢球爬坡,使主动轮右移压紧离合器动盘定盘。
2 s4 ^& s1 X6 J$ j3 x' [9 V: J2 p$ T- ^' o0 [9 y3 ~
先说下对问题描述的理解:
, k2 t  |5 C. |0 I$ V1、最终的转动输出是 从动轮 通过 离合器 输出的。5 u6 ^; N" `4 f8 J$ y
2、主动轮逆时针旋转,钢球在槽底,此时弹簧压缩量不够,压力不够大,所以离合器打滑。
, Z. F4 U" n8 Q6 O! P* W3、主动轮顺时针旋转时, 钢球沿槽向上滚动,使得主动轮向右运动压缩弹簧,获得足够大的压力后,使得离合器不打滑,实现最终输出。1 E( Y  y  |- H5 X& A; T5 I

7 \2 t* n( e6 @不知理解是否有差异?. r! ^- [% u. K& Y; O% g& 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4 17: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pengjc2001 发表于 2017-6-24 11:19
' ^+ n! B! q0 o2 q! S) g% n主动轮逆时针转时,钢球在槽底未爬坡,从动轮带动离合器动盘打滑;主动轮顺时针转时,钢球爬坡,使主动轮 ...
1 O2 D- \$ O- L% Z7 t
这样理解没问题。0 D$ d1 j" ]% g) ?/ E
第3条补充一下,由于钢球爬坡产生的轴向行程比较小,弹簧力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压力,所以弹簧压缩一定行程后,主动轮要与弹簧座靠上,直接硬对硬传递正压力。# ]/ @" m5 o1 W: 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7 15: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止疼剂 发表于 2017-6-24 17:15
5 y7 D% F: Z- R这样理解没问题。
9 c, I. S" v% q- i: E2 N' U第3条补充一下,由于钢球爬坡产生的轴向行程比较小,弹簧力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压力,所 ...

9 E$ d5 Y8 L/ w9 C按使用模型来建模,球和斜面只能是 solid to solid 接触了。
) q: S  Q* v7 E4 Q' j题外讨论:5 G) a8 k0 k; y9 u

! Z* e# d/ K/ Q% Oadams 同时处理6对这样的接触,肯定不合适。从球的使用机制来说,它应该是使得主从动轮由滑动摩擦变滚动摩擦,降低摩擦的作用。真正传递扭矩的是主动轮和套的静摩擦力。+ `/ E% q* _, v& G0 f4 U) M' V6 a$ J
; S+ v: b+ W5 b6 d- g9 f

点评

所以还是想从建模参数化方面来考虑。 6对这样的接触是能运行仿真的,且3个球在各时刻的运动状态基本一致,只是时间花的比较长。  发表于 2017-6-27 23: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7 23: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pengjc2001 发表于 2017-6-27 15:49# W4 z6 v8 B; B/ }+ O( T
按使用模型来建模,球和斜面只能是 solid to solid 接触了。
  h8 r! I9 m1 X* O( F5 X. |题外讨论:

, i1 l. @, d! z3 X* t; Y. |6 A这几天找资料,在& Y3 A' M1 H: c( ~/ j' }4 Y2 n
http://www.mscsoftware.com/zh-hans/case-studies?field_noderef_applications_nid=All&field_noderef_industries_nid=All&field_noderef_products_nid=24. Q9 K3 q* V$ d# |0 ?+ L/ u* `
看到一篇案例《中国大学为核电站救援行动开发有腿机器人》,文档第2页有一段话4 \! w- _- o6 b- M
潘博士采用SolidWorks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开发了针对机器人设计方案的几何体,并编写了Adams/View 命令语言脚本,将几何体转换成Adams 模型,例如添加关节、轴承及电机。潘博士表示:“Adams/View 命令语言在机器人参数化建模方面表现良好,这是因为我可以通过编程创建单个文件来生成机器人设计,然后只需更改命令语言文件中的数字就可以生成新的设计变量。”
受此启发,去查看了帮助文档中command language,没有收获;又在adams中自建模型文件并导出为cmd格式文件,分析了cmd文件结构,并没有发现关于模型特征的参数(比如圆柱的半径,长度),仅有各marker的参数。猜想案例中提到的方法可能需要使用高级语言编程才能实现,只好作罢。) ?- z0 u3 a; E8 l5 s$ e0 \/ c
$ m8 a/ M3 l: T; x! D9 n* H
还有一个想法,感觉可行,但去做时受阻于曲线建模的问题。/ [5 T# h, k( a) ?% q- D
想法如下:用螺旋线代替螺旋槽,用两个点代替钢球与螺旋线接触点,两点连线约束在曲线的法线上。& s3 ]' A! y: g
心想螺旋线应该容易建模,但尝试了一下,adams好像并不支持函数直接生成曲线。帮助文档和教程里提到的全都是拟合曲线。现在就卡在这里了。6 P+ G4 u% m9 l, ~6 P# [

" N/ g  s. ~' [- \3 _: y5 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2 10: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止疼剂 发表于 2017-6-27 23:20( u. j& E% U* k/ ]/ r- H! b
这几天找资料,在
6 K' c+ r* X$ w- Bhttp://www.mscsoftware.com/zh-hans/case-studies?field_noderef_applications_nid=A ...
, P0 D+ z  ]* E9 R
潘博士所说的应该是二次开发,可以通过编制用户子程序来满足用户的某些特定要求& G. k% c  i7 m- P+ E* D

点评

是的,翻看帮助文档,adams支持使用Fortran和C来编制用户子程序。  发表于 2017-7-13 00: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4 16: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22 12:32 , Processed in 0.09220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