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7-5-21 11:37 编辑 # T" i3 \+ @( A$ D
! @0 O6 X) c5 C( @4 X3 G/ `
“前向”的思维方式2 Y3 _2 U6 N* k8 D! L; N
+ v4 U, Q8 R0 R$ tSection 1.
$ D' p2 e6 _& E3 b' [ d我们公司有一个客户,是在中国的日资企业。
2 E' i! ^" v. ^. y1 O7 ^有一次我去那里出差时,与厂里的日本人管理者聊天,8 n- W. z) l9 O6 e
他提到,手下的中国员工里,会有更多的“陈述借口”的倾向。
; I4 e$ K$ b% z2 o$ Z$ [0 u跟员工说点儿什么事儿,工作中这样做不行,应该怎样怎样才好,
2 \4 @; j$ O, w对方的第一反应,不是去接受,而是去找借口,; a; p" }5 E: g! ^- D; J
说这个事情没人教过,或者说那个谁谁也是那么做的,等等。* z8 e8 q; G u" s4 K
他说这样是不太好的。
. d O0 \ x8 U4 W
- d+ F" ?+ ~& S7 d v这个事情我也有所体会,回想起来,以前我也有这个习惯。+ N) N3 F8 J+ {0 i* [9 f3 q
我刚去日本的时候,上课以外的时间,会到拉面店去打工,贴补生活费。
: J4 W( Z1 A0 t H* ~/ @刚进拉面店的时候,我做事情偶尔会出现一些差错,+ }# E. Z' F" c( i2 s9 g+ ~/ Q
然后店长就会,对我说哪里做得不对," g( ?! A% ]7 j/ Z" V$ P1 q; K) V s
我听到后就会,很自然地去陈述理由,为什么这么做,
9 {" V' F i1 }) ~; K然后店长就会,说子子君你只是在“yiyiwake”,也就是找借口。
- L5 P3 r1 \ C9 S: K那时候我还不太服气,甚至那个日语单词的蕴意我还不太懂。
( q* _% D8 O5 q- I其实现在来看,自己那个时候就是在“陈述借口”,
5 a/ B% C, E J* k# H& r8 G Q后来时间长了,这种表达方式逐渐修改了一些,稍后会介绍这个转变。
' c% K# x% l" a& Z# _/ H7 M7 l
然后就是想说表达方式的问题。
3 q+ R3 u3 Z0 d1 q( h U前面在拉面店里,店长指摘我,我辩解,他说我找借口,) j% C/ q X8 O) q+ o# N, a
实际上他更在意的一点是:
0 `9 F0 _* n+ {; c8 }# T0 P, C对你的指摘,你到底听进去没有,1 f- F1 k3 K7 w! R1 j7 \3 w
如果一点吸收的意思也没有,那就白说了。& d. m9 A$ `+ r5 [0 l4 P
就是说,你的回答与辩解,带着怎样的语气,) E! ~. _: d' ]
如果只是单纯地陈述借口而没有表现出吸收的意愿,& @3 G* e7 i" |2 b) |/ W. U4 s( a: ?! r
那是不好的。对于相互的工作进展是无益的。
8 M8 m: j9 |, H! W1 t+ j6 i
. e; I# _/ f1 y; C比如说一件事情,上司问下属“某事为什么没做”,& ?5 ]+ H% c' O: B
下属实际的原因是,当时因为“不知道”所以才没做,7 [) q+ D2 |5 M* v
那么要表达这一点的时候,表达方式会是怎样的呢。
, t d7 K, V8 U! M5 | S一种方式是理直气壮地说
- A3 J( P. K" T8 @! U$ K “这个事情我不知道啊”;
& b4 j% A# E' U一种方式是带有歉意地说
2 S' ~# q! Q5 n" c “抱歉这个事情我当时确实不太清楚,
' m& l% {* _0 d* D P" Z! } 您看下一步/下一次怎么办才好一些”
/ m- T8 a$ {4 J9 y: `! m, {同样是表达“自己不知道”这个事情,0 Z9 a; L0 G8 c* C7 E O2 [3 _
表达方式以及语气的不同,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 W$ q3 o5 m, Q4 f+ L( G3 O后者的方式,对于事情解决和双方心情都有益一些,
+ u: W2 D9 Y j7 i1 C+ W后者更被期待一些,是值得我们参考的一种方式。
c: t% @8 A+ V" s3 m' P语气代表着一种心情,在日语里称之为“kimoqi”,, d$ }6 o' T: a. J7 C. B5 s0 b2 y
表现出的心情,决定着会受到怎样的评价。9 V! ~5 V8 s# f) e- y; k- R7 r
- L! K, D9 l1 R- \4 a6 {* z7 T
关于借口,曾经网上读到过一些文章,) F3 q+ |& b' J
提到在职场做事时“不需要借口”,以及以西点军校来举例等等。9 @4 U; s( ~2 D' X
我的感觉是,“陈述原因”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 r9 @7 y/ `$ L* j/ w
问题在于带着怎样的语气去陈述。) L' S1 j" V4 W7 A+ H/ B/ ]$ \5 {
A.如果陈述时带出的语气时,或者说给人感觉是; q5 g" E) w+ D$ B/ Y: v Q8 z
“自己没错/ 没责任/ 没办法/ 没有改变的打算”4 H; ?* x7 I2 {, ]
那么其实这样不太好,对工作无益,( g# u7 P% f2 x" S/ g& ~
大多数文章谈的是这种情况,
+ y% x# J9 F* O" o1 q: j) M7 T 这种情况,确实是“不需要借口”的,
9 U) p1 a2 J0 S& B 说出来也只是花费双方时间,而对事情解决与进展没有好处。
D: L% s6 ^2 ] h5 ? pB.如果陈述的语气是
8 ~2 J, F7 [# u “接受话语”+“表示歉意”+“商量解决问题”
+ B1 @2 A; L% ]9 A0 y 那么其实也是可以的。
q) Z7 y# r" q9 y1 w$ \2 D 而且这样表述之后,上司也可以明白事情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
& l+ K: y$ o) T( \& S# B 比如说,9 e/ f2 m; `# p( v7 ~& m
如果是缺少事前交代而导致问题发生,5 \' N2 A( M" x" O7 `5 A" h
那么上司就在下次注意加强事前交代;
' a8 v& Z/ F( Y. E6 t. g% Z, H 如果是该员工的性格不够细致,
3 [( x7 j4 B9 T 那么上司就在下次安排事情后加强确认;& A" ]7 N6 l Z% ~# K+ Q, b
如果是该员工的能力或性格不适合该业务,
4 U, o- ?5 k: M# F: f2 ~ `" X1 U 那么上司就考虑教育或转岗。( B; \" x3 X A; h9 b& P6 v) J9 t
C.如果单纯地说“不需要借口”,
$ a6 o) t% `9 a/ L' w# O& X! B4 V 从而使员工在问题之后沉默不语,
, p3 X4 {4 T! z/ H7 {* K0 ]( `那么上司或许就无法了解问题的真正原因,/ b8 F1 O% P6 G$ x
从而也可能导致问题的继续发生,这其实是不好的。
- T M8 O/ B5 H3 U2 X8 j$ O6 X ?% _8 I
当然,另一方面,发生问题后,
/ G4 ~. O* v; I& } G8 ~员工往往不愿意说出真正原因,而更愿意推诿,4 w8 h7 ]: S6 P6 U! s
这时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 o2 o4 A+ @% X/ `: }6 g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犯错误会难为情,所以不愿意说,9 G( Y! H* @' O b9 y3 F1 s
另一方面是,上司有没有表现出一种样子:; u- p* z1 q5 D2 C4 P! }
表现出“即使你说出实话我也不会因此而无谓地惩罚你”的样子。
8 u% t/ v4 W- A' r- e. Y如果上司表现不出这个样子,或者不能给员工以安心的感觉,* A/ O0 B9 [9 i" o h7 M2 p3 a2 Q
那么员工自然就会担心,然后考虑到如果说谎还有一半的概率蒙混过关,
' h1 L& P; L2 s' [4 S+ Q( `, K W: {. f那么上司听不到真话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9 ^. N6 \3 A) G; j, T- y% W2005年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曾经在中国最大的HR论坛里面担任某版版主,
6 H/ w2 \9 V- S# {那时候看到过一个问题是“员工为什么不愿意说真话”,
8 N" w1 k6 z4 b当时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同样的道理。
: h& ^; x% c- h/ ?5 P' L% t) v, U6 f. N( c; h
所以,无论是对于上司还是部下来说,1 r ~ w8 H$ R: ~0 Z" e' [
在“指摘错误”“回答指摘”“对待解释”的时候,* v, U- c' M. D$ C `. l
“斟酌表达方式”都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课题,/ m2 ]2 }0 O# I5 X% w
而且往往人们对这些地方不会去注意,; u/ K% W; F8 K5 Y. N+ a
从而导致表达方式生硬,
( T7 N$ |' y( \导致很多的问题不能够润滑地解决,
8 U4 m5 m- ^* g) v也影响了团队的效率。8 Z; N/ {" q9 D; Q
如果我们能够注意到这一点,并加以改进的话,- g1 y0 [2 i- s) g- G; `- m
那么或许会使我们的工作状态,得到提升。
# U' W, w& x+ A. ?# m& H4 D& k# {4 u# ~7 \! k) n" J8 [' \+ o
Section 2.
# O4 j+ O7 U8 z6 a' C$ K2 H在日本注意到的另外一点也非常重要。. v' q$ e) l, ~2 L$ g
日本人在指出错误的时候,. W! [3 o; k! P8 d' w9 k1 t
他的重点,往往不会是去追究你“过去”怎样怎样,% E' H. s N0 O% b( `5 f1 t
他们重视的是“下一次”你要怎样怎样做才好。
$ M+ f& ]6 t& n& C) e+ ^2 @. N. }, u" K+ G" O
这点是我在初到日本时,在日语学校里学到的重要一课。
2 s% q; q- t7 z* _1 n) A( n在日语学校里,一开始,班主任对我的一个错误进行指出,
- f# y: F; S" D/ o# J我是习惯性地向着“过去”去看的,我就会去解释。& A) r5 ?1 r- J) }$ n1 j5 V3 a
去解释“过去”自己这么做的原因,怎样怎样。5 r% w' n6 e7 E. `; F0 J- j
然后她眼界很高,对于我陈述的理由没有去做过多纠缠," N! c& `$ d$ N: B" K( y1 }
而是直接拉高视角,分析我的思维方式,
( P, k7 ^! i+ C; H6 D然后,她温柔地对我说了一个词:“前向”。
- e+ D9 }5 j* b/ f0 F; ? G' f7 P) X7 H4 B
她对我是这样说的:. v. X- k6 k4 p. ^2 x6 Y
子子君,对于这样的事情,
. z+ G& Z$ N+ B+ ^ C其实你也可以试一试用“前向”的思考方式,# o. c1 v6 a7 ^' C" ?
思考方式要“向着前方”,也就是要去想着“下一次”。
+ }) N, x$ P6 H) J5 I你“上一次”做错了,我甚至可以不去在意,
+ ?* a( c$ K$ K7 L& }& y我现在给你指摘的目的是:; I/ T/ ^( [4 ]" l8 r4 l
我希望,通过这次的谈话,
) V) a# J% c; C t: F* F 在这个时间点之后,你知道什么是正确的,
2 M5 G* |* X5 S, E( \7 n5 F1 A% I 然后在“下一次”,你按照正确的方式去做,那就好了。( ~ a# l& k9 g% v9 l
. R1 P6 |! e% L4 q
我逐渐明白了这个意思,自己的思维方向也要向着“下一次”去看,9 ^. L1 c- R' v! S
所以就会去认错,同时表明下次要怎样怎样,
! h3 ]7 \4 t' D+ l5 Y这样双方就都轻松多了。
0 ]# ~7 b" _8 Z以前在工程师积累资本的那篇文章里,曾经写过一句话, ]/ D0 x7 ] b9 w( `6 V( C4 d! X+ \
“把目光和精力放在下一次”,就是这个意思,0 N! i: A h% f; ~1 o( D. T
在这里终于有时间展开解释一下了。0 P, w% N+ N8 o* r" }( J3 G% A
. M/ u" i3 R4 R+ x7 w% |( z5 [8 [
加上日本人用的指摘方式一般都比较柔软,* f O* p8 M. _8 X/ d( m
所以比较容易接受。
) e9 x0 d1 Z: m6 n( N% {时间久了,也就渐渐适应这种方式了。
" X3 z: Z+ _, V6 W1 K7 B; l被指出了某某事怎样怎样的时候,$ \* B: O$ F% M6 w6 W& X
首先是道歉,
( p* u0 m9 b2 f4 F: E5 o1 L然后说下次我一定会怎么怎么做,发自内心的真诚地说,) p! U+ D: d* v% R7 \
最后是加上一句感谢,
# |! ~, w. }+ H7 @ 感谢的意思是,
+ G7 R) s- Y/ Z6 B3 A. X6 w% `; G 以后如果我有别的问题,7 d4 g( ]' p8 l) `: S* g( {3 G
您也可以给我指导,我会有礼貌地接受并感谢您的。/ F+ r0 |; E5 Y, K' j
我道歉之后对方一般也不会去追究,不会去抓住错误说起没完。
2 j% j/ F& Q: S) w6 v* G然后下次我确实注意了,让对方感到安心,这样就好了。0 x9 r3 T0 v e
这样就会,把一次失误,变成了一个正方向的循环。
5 {0 a% K7 K( X7 J* l这种“前向”的思考方式,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 y# l7 R$ M" I1 m* A1 X1 r
, U. f- H ~- w$ i5 z' Z* P7 A包括前面的拉面店店长,
' y: ]: S$ t3 p+ B: r% U4 V" B; G& o他在对我进行指摘之后,我会辩解,* V' P: w7 t0 f2 g4 I
这时他之所以生气,是因为,0 A. ~, ?! Z" ~4 N- J6 u
我只是在单纯地辩解,而没有表现出吸收的意愿,
) B8 C' u7 i2 |* h所以他就会看到,所说出的正确做法,这个店员没有吸收的意思,
/ ^: i* b& Y8 y |2 @% c. s1 v所以就不能确定,“下一次”的时候,这个店员是不是还会做错,: @# A$ o4 K) X( G. x
所以他会担心,担心“下一次”事情没有被做好,继续出问题,
6 v0 |5 L% D9 `所以他会批评我。
7 \% t5 J: ]- r同样,他最终的着眼点,在于“下一次”的工作能否被顺利完成。
2 `: N: P' }2 G8 ^# W+ {- q- P* `我应该的做法是,表示接受,并且下一次做好,
* ~5 f+ J4 Q& e; ]; L# W7 Q这样才是被期待的行为。& b9 C' V7 b' F8 Y& M8 Q
0 c( E% |' F9 Y0 G3 u W6 G+ K
Section 3.
. P: L7 ^: u( d. r8 X' W$ f: j从语言学校毕业的十年之后,我在日本的公司里工作。9 b* c* P8 x$ |8 p: s
在公司里遇到了新人的失误,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 G4 w" C. D" s0 |; l$ G
有一次一个新人把图纸给我,拜托我发邮件转发给台湾企业,. l7 n' y. c" f% Z7 G% V+ K$ u
台湾企业比较认真,收到图纸之后发现问题,就打电话给我问了一通。
6 Z& }7 L8 o; [; E
2 g8 H; H6 c/ i对于前期图纸,客户有提出进行修改,
# Q* S$ S7 l7 F: {这次新人提交的时候,里面有一张图纸是这一次要说的事情,' @3 G. \' \/ K( z1 F a
另外三张图纸是无关的,但是那三张图纸恰好是修改之前的前期图纸。
E' d7 X/ N7 Z& U o4 ]所以客户在这次的邮件里看到修改之前的图纸,就会疑问,就会不安,# ~& O h* D7 a
客户问我:上次修改要求提出之后,子子先生有没有将其转交给公司,
+ | `4 ]3 V/ h" m你们是按照新的要求还是旧的要求来制作的。; \2 \. f6 P' h) `; c
然后我就按照上面的事情原因解释了一下,
' y; m1 F1 T2 ]. @$ g我说另三张图纸是无关的,抱歉忘记去掉了,我们下次一定注意。
1 p9 l# D% e' X C4 V7 S您的修改要求,我们有周知,是按照新的要求来进行制作的,请您放心。2 K# W0 O, N1 [
8 A, {$ D$ l6 d, v$ b7 F
然后回头我告诉那位新人,; Q+ {6 z7 X2 _7 E
我说这次我被客户给批评了,
0 U- c. ]! w3 ?2 T$ X% K原因是你发的资料里面有几张旧图,客户看到后导致了不安。
) P- Q" `) O2 h" M& \2 G, L* Q8 B( z今后你给客户发资料的时候,检查一下会好一些,
7 x1 @4 H9 R0 K7 J无关的内容,如果放进去,是有可能造成误解的。0 E8 n5 \% s9 E2 j( `
然后他向我道歉,说下次注意,说抱歉给子子桑添麻烦了," R: `! i0 P J; C/ J4 G$ i
我说没事,! C3 n% S9 c' k0 A
客户的事情,我有别的地方给他们帮忙,所以这些事情我可以摆平。
/ Z# h' K$ T* p& c+ \只要你从这件事里有所收获有所改进就好了。0 S% y/ p2 }$ z, r% a9 y( `
然后事情就过去了。
( L" p- H4 h) |+ v1 F! j3 _
M' D9 J' Q3 R) H* E P% C. C还有一次,客户从我们公司买过一个备件,
% Z, u" N& \- k7 Q: Z6 D# e过了一段时间,到了需要安装的时候,发现尺寸有问题,
2 M5 E p( s# g4 L# X信息转到我这里,我查找了当时的订货单据和图纸,
% k& \: L2 [, n6 t1 C# q# b发现那件订单,当时是我们的一个新人对应的,8 q7 M. t+ k5 r4 l
她在订货时,使用的是旧的图纸,( i0 t9 i) S) J8 Y x
图号正确,但是是第一版的图纸,所以有问题," ?& W4 V( ]. U8 [. y
正确的做法是应该用改订后的新图,
* P( b+ f8 c2 K5 R7 I! t5 i
: P3 C) Z+ b3 f: E) `于是我去向她解释,上次你做的订货有了点问题,+ n5 }; q/ T- r5 K2 b [; X
下一次包括在订其他零件的时候,
N& Y& j) ^. {- o+ J% J尽量找最新的图纸,6 W$ s/ M4 R4 U5 X) {& @9 s
或者尽量确认图纸上写有当时的生产批号,那将是最正确的。
1 ~) F- x' W; u( Z& m6 N她说好的明白了,下次一定注意。: ?6 i" |0 n+ M! o s2 u
然后让她重新写单子订货,就好了。3 M, r. V) W( u) [1 @( @
好在那次客户不是很急用,我们免费给客户补了一件,事情就过去了。2 R4 ?5 P' M* D/ z7 J9 J9 ]2 W1 r: |
! D- e" B4 d5 v1 s2 d* Z前面陈述的“前向”的思维方式,有两个方面是值得注意的:) M# ]* y6 _1 R% C4 U" F% W8 l2 T
一方面是,指摘者,陈述的时候,明确是希望对方“下一次”能够做对,! ?6 y: h! Y6 h" I
一方面是,被指摘者,领会精神,接受并表明将在“下一次”认真照办。
. p1 b) T- D6 T; K这就是说,指摘者和被指摘者,
! g* t. R& }: o* a两者的思维方式都是“前向”的,才能把问题平稳解决。3 _* p% F& p& t8 e0 s" b$ Z0 i
0 W+ G( X1 U$ S; |
如果不够注意,往往就会出现的情况是,
2 R q9 f6 z& D指摘者抓住“过去”的错误不放,
. J$ ^( U+ d% \/ H2 p' V6 Q被指摘者对“过去”的事情进行辩解,( @7 x0 E, Z' L3 r u" Z
二者花了一堆时间,弄得不愉快也浪费时间。
! J5 I' Q4 I# F+ V! o! D% t或者是,
. G8 j' U, e* R; g$ W3 G1 s! `指摘者已经明确指出“下一次”你做对就好,
6 f/ p- D* {3 T' _/ i被指摘者则纠结与“过去”的事情,认为自己是无辜的, U) d) L {% `' m; g
这样依然是耽误时间。
& y# d! L' |1 u+ W" `1 O2 }同时指摘者没法预测,“下一次”事情会不会被做好。
# R. i6 X0 S3 K- d6 x: ?这样就不够理想。
: {8 Q; K" L N/ `+ A0 h5 M
) L: ~; e6 Q- U! x5 B我们在公司里所做的一切事情,1 E2 m/ ]6 \# ?
包括工作中的手续,学习,联络,商量,纠错,交涉,开会,协商,- k, h |7 \' f4 |
最终目的都是一个:希望工作能够在“将来”顺利地被完成。# h7 m# @& s- C; ^- h* |* U3 L
工作被完成,满足客户要求,才会付钱过来,才会使我们可以收到工资。
" w: {! t" |! K" {2 ~所以,包括上层人员,更关心于,工作能不能被做好,
( p: ~- ~# r% t# ]" c所以,我们的回答与对应,让对方对于“下一次”感到安心,
8 a. I k N9 R; v% D' t7 f/ S& {4 z这样才好。
- h% }/ `: `/ W' Y$ b( W! j O: f* I
曾经有一次,公司里的中国人R君,给商社的人发邮件,给我也cc了。
$ q9 D. w3 W5 | O6 ?1 ~他在邮件开头写的是“周林静女士,你好,……”
; r0 x* P# c5 D3 Q我知道那位周林静其实是位先生,R君因为没见过他,所以写错了。
d @0 k- Y s8 D, X- c+ o y为了提醒,我单独给R君发了一封邮件,
( G! V6 D0 }! v& ~, }“那个周林静其实是男的,你下次写邮件的时候注意一下就好。$ u G F% m: q
下次写邮件的时候如果弄不准,也可以考虑写‘某某经理’来试试。”
; Y& @) W! I9 f2 T* i- m我发邮件的目的是,
5 y# N8 ~( `1 B& o下次你给人家写邮件时别弄错就好,
5 r: P& `" [. P% X0 k同时提供一种,在对方性别不明时候的,对应方式。
% e! W; r8 L7 w9 l; g/ E% |. D! p+ Y1 u5 n# T( w: \ ^$ z
结果马上R君的邮件回过来了,内容是
% H/ l; Y/ _# l7 ^“单看名字弄错了性别,这种事情在中国常有,你至于发个邮件么。”
* I7 k, @. @5 u+ _) Z4 Z- U) z* D我又是一个culture shock。- t/ B( _+ F# M1 Q5 q8 {% J+ y0 p
我习惯于日本职场的平和的互相检查提醒的氛围,所以给他发的邮件,
; L! y4 G* U# j" a' o我预想过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但没有想到是这样。6 U/ U6 ]9 I- ?
之后我把这个事情也讲给日本人同事讲了,
4 U f6 L1 b5 _' T2 P0 w9 a同事说,子子桑的雅沙细的心情都被浪费了。
5 J+ K, p2 o" Z* w我问,日本人的反应一般不会这样吧,2 e4 z* D) `, ?+ {2 f
同事说,是的,一般会表示感谢。% i& v7 I, m9 D& i; W
! r! }* n* g, r }& d我的感觉是,
- \) R$ s; r$ ^% k即使感觉这个指摘无关紧要,或者是哪怕心里不爽,$ a) }5 D& I0 N% z ^2 ?
也应该在表面上表示感谢的,* J2 a- ~5 }5 o
因为这样可以在以后继续收到类似的提醒,, ]- o& t9 v3 e: I0 O
不至于导致“将来别人不提醒自己而使自己错过忠告”的样子。
; ?' W. J- g% v/ Y1 o$ k- J+ u- Y; d; U
这也是在收到指摘之后,一种“前向”的思维方式,5 E6 K; F% ?' _" ], ^2 h6 D
对于收到的指摘,也要考虑到“下一次”,
; F9 X7 H; |9 x" r7 e如果进行不合适的对待,那么“下一次”就会收不到类似的提醒,1 _% H# `# Q+ w. }- \8 n! h
工作中很少有别人愿意花时间提醒的,花时间同时有弄错的风险。
4 J" h+ C; r- G' s* V. {3 ^因为难得收到提醒,所以应该妥善地对待,. n0 g# B! i/ R% l7 j1 \9 V2 F
这样“下一次”才会有其他的提醒与关照,7 u* `, `+ `9 t2 `. a
谁也不会是,一下子就给你帮忙,的样子
: {$ i' ]1 {( z7 ~3 o6 Q! N都是在一些小事之后,循序渐进之后才会给你讲一些重要东西的。
0 D3 P3 e: Q6 o; T% d所以在这个时候,向“下一次”考虑一下,也是有必要的,
: P2 N+ V& @5 `7 G& X" L9 O, d哪怕只是在面子上过得去,也是好的。
: T3 b( C- X3 C2 d7 J6 C" j5 V' T$ k) D" C- p9 f
回头来试着分析R君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反应,
1 g- c& E9 {- Y: B+ m我估计,也许是R君接受过的教育过程里,
+ {, j' `7 ~: d. @4 D1 K1 b0 M以往“被指摘错误”的过程,都是“让人感觉难为情”的事情,' I( R/ |2 t3 Z4 \: p+ b
所以即使对他进行柔软的指摘,
" K- d4 a* H! H+ L% I% H他也会惯性地,有“丢面子”的感觉,从而进行反击。6 {3 O% \) ?0 ~1 Q7 Y6 h
这样一来,下次我再遇到值得提醒的事情,我都会远虑一下,9 v0 m3 G; {$ f7 I! ~$ R' V; C4 e" i
大事情我还会对他说,如果是小事情,有可能就不去提醒了。- n2 u2 H7 i2 e1 F4 D/ s
; z3 I3 q$ N4 hSection 4.6 ]$ O0 f3 h' o/ Y8 H* y/ a
陈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能够预想到可能会有的提问,
; E0 O% J$ Z' O0 X* A# i7 f有必要提前进行一些补充。4 ]( w, C1 p# F
" e9 C9 R* M1 \" R
一个事情是,$ j' S% O+ l. q/ a
或许会有人举例,说日本人不都是那么委婉宽容的,+ b3 b4 J9 X$ Q: |9 f _2 K5 t
日本人里面也会有说话没有礼貌的难缠的家伙的。
# g) D! F/ G1 c+ c5 Q那是必然的。# T. z; ]9 l" ^; A
在日本人里面,像我日语老师那样说话委婉的也只是一部分而已,
2 l4 f9 |9 w* m. @, A: A) ]" U! V% T能够遇到她是我的幸运,会去吸收,让她的教导变成我的提高。1 q8 d4 r; _1 y4 Q- x8 @# l+ ^
我会去感谢,即使毕业十年,我会每年元旦都给她写新年贺卡。
8 i' o- W5 r$ Q; F( T我在日本生活十年,那样的人也是不多见的,偶有遇见,便会感叹。
+ T5 T+ u1 T' y& Q. p生活中,也会遇到无谓挑刺的家伙,让人困扰。
0 e- B' I3 M$ g但是对待一件事物,我们还是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其中好的一面,1 Q1 T2 i% x, o0 T, K( o7 |! \' W
努力从中提取吸收一些好的东西,那样才会好一些。
. r! s: O! [3 v( T# L0 I2 b
) o7 o7 [( C8 c( [. [* b& A1 C一个事情是,或许有的人会说,
. l+ k* ?2 a& U) Y1 C8 V对于什么样的错误都对过去不追究,只希望他下次做好,这样真的好么。6 A4 U- V9 I j& h) u4 ?
当然不好。
' T# V+ M2 Y7 D生活中的事情,如果都简单地一概而论,# ~! _8 D% z5 a2 I% f% z0 \
一概柔软或者一概生硬,都是不好的。
* k' j3 B- W5 B0 Q$ _% J我们需要做的,是去分辨一些事物,! ~5 a) R* `* A4 Z
哪些事物,我们可以用柔软的方式去对待, v4 |, Y: n/ i: l( N
哪些事物,我们必须回头去弄清楚当时发生问题的原因,
$ R5 f6 ^4 ?, q; b$ T哪些事物,必须让他认清楚问题所在,. x1 z7 \: ?' ~% e: h$ z8 a- N4 t
哪些事物,是不能原谅需要负责的。
8 i1 f" ]) |' u6 T9 l对于这些事情具体分析,区别对待,这才是好的。+ A: b% _ w H$ y% J
7 F# w1 P2 L* e& a% y. g1 _一个事情是,或许会有人说,/ J& o+ }/ z+ N& A
被指摘者在口头上答应下次好好做,但是下次依然故意犯错。
3 }6 \) J+ _" M2 ~5 i% V" L/ u! _所以推断“信任他下一次”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 e: h! P' L0 S# ]! I% e这种情况下,) v0 F2 M; W9 m2 h
作为指摘者,要去看人,看一次看两次,! I3 Y( \! @# c# }9 `/ n! o
所谓管理,不是说完就完事了,
; j, w9 N7 e0 ?而是要去看,然后去修正。5 `5 G" U9 B6 j
去看,去看他下次是否做到,然后决定下次怎么做。
# N/ B1 ~ A6 k1 c& r作为被指摘者,如果想以这种不负责的方式来做事,5 E% H3 M% x) q. D
那么将来或许应该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吧。; ] o9 n0 P4 n# }
7 M) R% E# D. i: _- v5 Y另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家人朋友相处的过程中," D7 ^7 B# z! X5 Z, f1 ?# d
有时也会有指摘和被指摘的过程,
4 Y5 P, y8 i, ^" L* Z其实双方都是希望下一次会好一些,) f; b" u- O$ _$ |0 E
但是由于表达方式不够合适,2 }* R8 }: D4 p j: w$ l0 V
导致了为了争面子而耽误时间的情况,
- B+ Y, n7 A; Q8 ^) Z这些时候,是我们需要斟酌改善的地方。7 k6 g+ ?9 M0 F" K. H6 b4 N {! s
% U# C2 ` E5 U比如说孩子感冒了,丈夫问妻子,问什么会感冒,8 r- c5 U. n4 |6 h
目的是下次预防着,别再感冒了。
2 u+ `6 w+ w3 C, d比如说做菜咸了,提问方说出这一点,7 E# _- B/ P- ] E% B ?! V, x
只是希望炒菜一方在下次少放点儿盐。
# k) `: [# k% J3 t% f; j j: o比如说孩子不小心把鸡蛋打破了,
! C# ]+ T/ D. ?: `需要的是采取变化,下次别让他拿了。7 z% j% P8 E% b6 I! i9 Z
比如说朋友约会迟到了,
4 {( Y7 K$ F" S% ?2 X告诉他下次迟到打个电话,是希望下次能好一些。9 m- t4 o) o7 V3 K: X4 j: V% B! V
" B* C9 C% A4 H* ^1 h
这些事情,如果提问方表达简单的话,
( C; p( m! R: p- M5 I那么就有被理解为“责备”的感觉,; l3 B6 f( q2 [; h( i: R
然后就是互相的争执,
, S/ Y9 r: C; ?& r如果双方都能退一步,8 l! b0 t1 d0 T v. A) [
一方表达方式婉转一些,表明自己的方向,
. u7 E6 f0 g5 ^一方有台阶赶紧下,然后能当个事儿来做。
U& e' ?( d, k2 P1 L这样其实是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争论的。: Z$ ~/ z4 m6 j. O- ~% P
3 h0 e1 b s" fSummary
, \/ z! z4 i5 L6 g( ?$ J0 \错误和过失,无论是在我们的工作之中,还是日常生活之中,
4 F! Y) r: y) n5 H& A9 f都会有遇见的可能性,$ m- J* z* H& z0 r! `" ]
我们可能是去指摘的一方,也有可能是被指摘的一方,
1 a3 o/ }0 g& A4 p/ t i我们也可以参考“前向”的思维方式, l- e, S& w( ]2 X
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好的氛围,; P" G, V d8 m4 _5 t5 k! V @, o
或许会使我的工作状态及生活状态,得到一定的提升。
% ?. t8 z' I6 a1 l/ y
r: Y- a1 i) s以上,感谢阅读。
2 g& k X" [: \. H1 x: P& ?( t) E! u
欢迎回帖。
0 W( i) _) R% E B2 G5 M1 m+ I( ]
By 子子
+ g( P# f; H) y8 g i# t" x: X3 T# B) V4 k) f
2017.5.20# G" B& \. L) E
}# ~$ z" k) o4 z W
----------------------------------------------' W. d7 ?" I5 f1 `7 u
一周之后,子子登录论坛将满五周年,
& @( r2 @$ i3 @, `9 h感谢在这段日子里,老鹰版主的关照,# \$ ]4 V6 g) s) V6 S( F
以及各位论坛朋友的支持。谢谢大家。' ?/ z* g" A1 _
希望朋友们在这论坛里能够多多交流,
2 V8 p u3 d) J" _有所收获,来丰富我们的工作与人生。9 r: ^& W( f1 \( ^' k
----------------------------------------------
* D, K- _ J; N
1 D* Z; Z$ U9 Y" Q# j) k4 ~# a( P, k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